周韌
摘 要:本文通過對鞍山市低碳經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進行分析,闡述如何構建鞍山低碳經濟,從而實現鞍山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低碳經濟;低碳鞍山;可持續發展
目前,隨著世界人口和經濟規模的不斷增長,能源消耗逐漸增大,大氣中的二氧化碳濃度不斷升高,從而引發的氣候變暖問題越來越引起人們的關注。在此背景下,低碳經濟這一概念被提到日程上來。低碳經濟即節能減排,提高能源的有效利用率,以最低的能源消耗獲得最大的經濟利益;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量,要求能源技術創新,開發無污染能源和可再生資源,實行能源的長期可持續供應,從而實現可持續發展戰略要求。本文以鞍山為例進行分析,闡述如何轉變老工業基地的發展方式,發展高能耗城市的“低碳經濟”。
一、構建鞍山低碳經濟的必要性
鞍山地處遼東半島中部,總面積9252平方公里,總人數350萬,擁有人才儲備充足、工業基礎雄厚、礦產資源豐富、交通運輸便利等優勢,以鞍鋼為代表的鋼鐵工業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2013年,鞍山地區生產總值為2638億,經濟總量將大幅躍升。但是,鞍山作為傳統的重工業城市,環境壓力大,能源消耗多,不符合“十二五”規劃中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因此,必須發展低碳經濟,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2010年9月遼寧省政府正式批準鞍山市建立省級低碳經濟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由此看出,發展低碳經濟是不僅鞍山“十二五“期間的重要戰略任務,也是把鞍山建設成為國家低碳經濟試點城市的迫切要求。
二、構建鞍山低碳經濟的可行性
1.政府機構的高度重視
2011年初召開的遼寧省“兩會”上,明確了遼寧省“十二五”發展目標,提出鞍山將著力走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城市,發展低碳經濟,發展綠色國民生產總值。鞍山市《關于加快低碳經濟綜合改革試驗區建設的方案》明確指定了建設“低碳鞍山”工作目標:力爭到2015年每一萬元國民生產總值和人均CO排放量均比2010年下降四分之一以上;萬元GDP綜合能耗指標減低到全省平均水平以下;新能源產業生產總值增加量在整個規模以上工業總規模增加量的比占比超過20%。
2.發展低碳經濟的資源優勢較強
鞍山擁有優質的石英砂、菱鎂等礦產資源,其中,石英砂是發展光伏產業的基礎資源,可生產玻璃纖維、非晶硅、單晶硅和多晶硅組件、太陽能熱發電集熱塔等。依據資源優勢,2010年,鞍山以精特鋼及鋼鐵深加工為重點,全面推進了鋼鐵、裝備制造、菱鎂新材料、煤焦油、光電等五大產業集群發展。另外,地熱水也是鞍山寶貴的礦產資源,是鞍山市低碳經濟發展的別的地方無可比擬的優勢?!笆濉币巹澨岢鲆寻吧酱蛟斐蓙喼逌厝糜纬鞘校瑥亩鴺嬛鞘邪l展新局面。
3.鞍山產業結構已逐步發生轉變
“十一五”期間,鞍山以高能耗、高排放、高污染的鋼鐵冶金為主的產業結構正在發生轉變,單位消耗能源量大幅度減低,每年下降至少5%,慢慢地發展為由原來的高消耗、低產出、蔓延式生產方式往節能降耗、技術創新、結構調整等效能經濟狀態的變化。對鎂制品、鋼鐵、水泥三個典型的行業開展“集中整治”,停產治理、限期治理、取締、關停工廠共524家,用高新技術對傳統產業進行低碳化改造。目前,以新能源、新動力、新光源和新熱源為重點的光電產業,以節能裝備和大氣污染治理為重點的節能環保產業等正在速發展,大力推進循環經濟,培育壯大低碳產業。此外,鞍山物流、金融、中介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迅猛,地區生產總值中服務業比重不斷提高。
4.科技創新給低碳經濟發展提供技術支持
2009年,鞍山一舉并購了十余家外國科研性質公司,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發展到了五十余家,吸引十余家國外科研機構,發展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企業技術中心七十余家。鞍山市2009年被評為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市。在“十二五”期間,鞍山繼續發揮中鋼熱能、中冶焦耐、鞍鋼設計院、中冶北方、鞍鋼技術中心等科研機構的強大技術優勢,著力發展建筑設計、科技研發、工業創意等高科技技術服務行業,實現低碳經濟的良好發展。
三、實現鞍山市低碳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政策和措施
1.推行可持續的生產模式,實行低碳生產
(1)嚴格落實可持續發展的戰略思想,加快制定并完善發展低碳經濟的相關法律法規
在“十二五”收尾時期,應加強相關方面的機構設置,把低碳經濟作為企業考評、規范生產的主要衡量標準,相關的職能管理部門要成立一把手負總責、分管領導具體抓、具體機構指導協調、業務部門具體實施的科學框架下,把相關指標整合到各項規劃與政策中去(如開征碳稅等),充分發揮法律、經濟、行政等方法,構建環境友好的、資源節約型的綜合發展模式。2009年12月26日國家頒布了《可再生能源法(修正案)》。就鞍山而言,應在此基礎上,通過地方人大立法和政府立法,制定相關的地方性法規和地方性規章,強化清潔能源、低碳能源開發和利用的鼓勵政策,從而為鞍山走新型工業化的道路提供可靠的法律保障。
(2)從源頭控制高碳產業項目的引進與審批,創建低碳經濟園區
強化項目能耗源頭控制,繼續嚴格限制新上高污染、高能耗項目,對國家明令限制、淘汰、禁止、不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的,不予審批和引進。著力推進示范和試點工作的開展,開展建立鞍山市低碳經濟產業園區,可以以部分生產低碳產品為主的公司,如遼寧重機軸承有限公司、遼寧光電科技有限公司、海華油脂化學有限公司等為基礎,形成低碳產業鏈,拓展低碳產業發展空間,使鞍山市低碳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實現快速發展。
(3)要發展清潔能源,構建新興低碳能源體系
結合鞍山現有的能源狀況,大力發展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項目,同時不斷擴大新興能源利用規模,推動能源結構的低碳化,制定實施生物質能源規劃。如圍繞新光源、新能源、電子元器件、新熱源及新動力等集中產業群,著力推進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照明、光電子材料與元件及光電顯示和光電裝備等產品。針對湯崗子溫泉資源,全面推進建設大型旅游綜合體項目,形成集康復保健、皇家御溫泉等為一體的旅游示范區,創建形成一座“亞洲溫泉旅游城”。
(4)要加大科技投入,支持低碳產品創新和推廣使用
應建立專項財政發展基金,對低碳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使用提供資金支持。低碳技術包括碳捕集和封存技術、替代技術、可再生能源利用技術、綠色消費技術、生物技術等,同時還應加強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科學、戰略與政策的研究,從而使企業開發出更好的產品,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及能源的利用效率。另外,既要應用和發展本地低碳技術,同時必須要從世界各地吸引先進的技術和資金,控制污染氣體排放量,進一步尋求能源資源、氣候變化和經濟發展之間的平衡發展,推動鞍山市低碳經濟的發展。
2.提倡可持續的消費模式,實行低碳消費
(1)加力宣傳,倡導科學消費理念
低碳經濟是一項新生事物,需要加大宣傳力度,要在全市大力宣傳低碳經濟和節能的重要性和緊迫性,使廣大民眾了解低碳經濟發展的好處,并變為全社會自覺行動。應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等大眾傳媒,加強宣傳引導,使公眾了解什么是低碳經濟,為什么要發展低碳經濟,怎樣發展低碳經濟,以促進全市生產、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的轉變。
(2)開展低碳生活方式進社區活動,形成低碳經濟社區
有組織地引導社區居民開展垃圾分類回收活動,推行和開發生活垃圾中再生資源的循環再利用。倡導建設生態景觀,鼓勵社區居民認養綠地,推廣住宅小區使用太陽能路燈和聲光控制節能燈具。要求和引導廣大人民群眾從小事做起,從日常生活著手,節約用水、用電,強化人民群眾的環保意識,為推進發展方式轉變,發展低碳經濟做貢獻。
綜上所述,鞍山作為一個以重工業為主的老工業基地,推行低碳經濟是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大力發展低碳經濟,切實加強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才能夠促進鞍山產業結構調整和優化,加快經濟發展轉變方式,從而實現鞍山經濟向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譚娟.政府環境規制對低碳經濟發展的影響及其實證研究[D].湖南大學,2012.
[2]黃灼明.深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研究推動綜觀經濟理論發展[J].南方農村,2012(01).
[3]唐海玥.綠色低碳社區之路的探索[J].安徽建筑,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