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秀
【摘 要】近年來,新課程改革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課堂教學不再單純的以知識結論為主,知識觀的多維性和動態性逐漸受到教師的重視。在中學學習階段,數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初中數學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把握新課改的各項要求,提升課堂教學成效。本文就如何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成效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在傳統的數學教學中,教師占據著主導地位,教師的講授占了絕大部分時間,這就使得數學教學長期處于封閉狀態,學生無法將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踐中。要切實改變這種狀況,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成效,就要不斷改進教學方法,讓數學課堂煥發生機和活力。
一、新課程理念與傳統數學教學的對比分析
傳統數學教學注重學科的科學主義,對數學教育的文化價值則相對忽視,讓學生始終處于冷漠、抽象、枯燥和呆板的學習氛圍中,束縛了學生的思維。長期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數學課程的本來面目逐漸被掩蓋,數學教學的主要手段和終極目標就是做題和解題,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新課標強調,數學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貫徹落實新課標的各項要求。在內容設置上,主要分為實踐與綜合應用、概率與統計、空間與圖形、數與代數四個領域;探索、體驗以及經歷等過程性目標逐漸被納入到具體目標中; 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以及動手實踐等新型學習方式逐漸被采納;此外,練習形式逐漸豐富多樣,精美插圖使得練習冊變得生動有趣,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數學學習欲望和熱情。
二、緊密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熱情
新課程標準指出,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和個性發展需求,為學生創造個性發展平臺,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讓學生始終保持學習的激情,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成效。
生活實踐是知識的主要來源,知識又將最終服務于生活。在實際生活中運用到的數學知識十分之多,幾點起床、穿幾件衣服乃至于建筑工程投資資金等都涉及到數學知識。在教學實踐中,數學教師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將數學知識與生活實際進行有機的結合,盡可能將生活中的數學問題引入課堂中,讓學生體會到數學知識的無處不在,逐漸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主動投身到數學學習中。同時,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數學思維,學會用數學眼光看待周邊的人和事。比如,生活中的房子為何要以三角形人字架作支撐?為何汽車的車輪都要設計成圓形?以這些問題引入,學生可以更加直觀的理解三角形有著最強的穩定性,而且圓能夠旋轉。由此,學生就能體會到數學學習的樂趣,從而積極投身到數學學習和實踐中。
三、加強師生互動,切實提升課堂教學成效
有效的師生互動能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參與意識,教師在課程導入環節可以設置有效的提問,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的魅力,幫助學生形成數學思維。特別值得注意的是,教師要合理設計問題,逐步攻克教學重難點,加強與學生之間的對話和互動,讓學生在討論、嘗試和發現中發現數學學習樂趣,從而更好地掌握數學知識。
比如,教師在講解三角形的相關知識時,可以事先要求學生準備木棒,然后在課堂上搭建三角形,然后詢問學生是否只要有三根木棒就可以搭建一個三角形?教師可以要求學生動手實踐,搭建完以后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教師可以就結論啟發學生思考,思考為何會產生這種情況?在互動中,學生會逐步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
四、創建學習小組,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創建學習小組,為學生課后交流和學習創建平臺。每位學生的學習基礎各不相同,對課堂知識點的理解和認知程度不同,在小組合作學習的過程中,有利于學生之間交流學習心得和體驗,能夠實現優勢互補,從而建構起學生完善的知識網絡結構。此外,在小組學習中,組內成員既有合作、又有競爭,能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欲望和探究意識。
五、建立科學有效的課堂評價體系,多給學生善意的鼓勵
科學有效的課堂評價體系能幫助學生更好的融入課堂學習中,進而營造出和諧、輕松的課堂氛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建構課堂評價體系時,要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和老師評價等納入其中,教師可以從課堂發言情況入手,給學生正面的鼓勵。在評價學生學習表現時,教師要將師評、互評和自評進行有機結合,對表現良好的學生予以精神或者物質獎勵。近兩年,筆者將這種課堂評價體系放在主導地位,同學們普遍較為接受,能夠在課堂中尋求樂趣,提高課堂教學的互動性、參與性,學生由此便會愛上數學課。
除此之外,教師要尤其重視對落后學生和普通學生的鼓勵和肯定。初中生正處于生理和心理的發育階段,心智不成熟,他們迫切需要得到教師的認可和稱贊,學業上暫時落后的學生尤其希望得到教師的認可,這部分學生的學習效果和狀態直接影響著課堂授課成效,善意的表揚和鼓勵能幫助其樹立學習自信心, 進而以最為飽滿的精神狀態投身到學習中。比如,筆者班上本來有一些學生的成績不甚理想,但在我表揚了他們幾次以后, 他們逐漸找回了學習的信心和熱情,數學成績在短時間內有了顯著提升和進步。
六、總結
總而言之,在新課標的影響下,教師要逐步解放思想,不斷創新教學模式和方法,進而引導學生進行有效學習,讓學生用數學思維和眼光審視社會問題和現實,切實解決生活中的問題,逐漸發掘出數學所蘊含的巨大價值。
【參考文獻】
[1]張輝蓉,朱德全.初中數學主題式教學實驗研究[J].中國教育學刊,2007,(12):64-66
[2]紀寧.關于初中數學教學法的實踐研究[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4,(12):46-46
[3]張海青.初中數學高效課堂教學方法探討[J].教育教學論壇,2012,(10):179-180
(作者單位:山東省無棣第三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