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瓊華
【摘 要】本文通過對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試題命題趨勢進行分析,進而優化平時課堂教學模式及學生的做題習慣和擇題方向。重在提高學生的自我學習能力和實際應用能力及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化學;中考;試題結構;趨勢
前言
初中化學作為一門抽象性及邏輯性較為復雜的自然學科,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及困難。那么,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于實施,中考化學試題的出題思路、考察方向也越來越趨向于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傳統的應試技巧。那么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要積極做出改變,優化教學模式。學生在擇題訓練方面就要積極做出調整,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同時利用課堂所學的化學原理去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1.近幾年中考化學試題的變化趨勢
1.1聯系生活實際、涉及面越來越廣
通過對近幾年中考化學試題結構分析可以看出,化學試題的背景知識涉及面越來越廣。但是題目越來越趨于基礎化,但是涉及面較為廣,聯系生活實際的現象越來越多。這也就體現出教師在平時指導學生訓練過程中就要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培養,利用化學原理分析及解釋生活現象的能力要不斷提高。例如;2012年“世界環境日”中國主題為“綠色消費,你行動了嗎?”,這一主題旨在強調綠色消費,節約資源,保護生態環境。下面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
A.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提高農作物產量
B.工業廢水處理達標后排放,防止水體污染
C.限制使用塑料購物袋,減少白色污染
D.推廣利用太陽能、風能,緩解溫室效應
這一題目實則不難,僅僅是考察學生利用化學原理來分析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以及生活常識的問題。這就需要學生在生活實際有關方面進行針對的聯系及關注,從而增加自己的化學常識背景儲備能力。
1.2學科交叉現象越來越多
初中化學屬于一門抽象性及邏輯性較為強的自然學科,其與物理、數學學科的交叉現象越來越緊密。從近幾年的中考化學試題出題形勢可以看出,很多知識都需要具有一定的數學方程解題能力,這樣才能較為高效的解決實際問題。例如;在農業生產中,常用15%~20%的氯化鈉溶液選種。為了測定某氯化鈉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該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質質量分數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應。過濾分離出沉淀的質量為28.7g。
(1)反應后所得溶液的質量為多少。(2)通過計算確定該氯化鈉溶液是否符合選種要求?(計算結果精確到0.1%)
分析:解決這一題目就需要學生借助數學知識背景,通過列出方程式,進而解決化學問題。我們可以設氯化鈉溶液中NaCl的質量為x,通過化學方程式NaCl+AgNO3=AgCl↓+NaNO3;從而建立方程
■=■,進而解出最后結果。
1.3突出學科特點,重點考察科學探究
從中考化學出題背景及重點考察方向可以看出,當前化學試題更多的還是突出學科特點,重點考察科學探究。很多題目考察為了突出學生的探究能力及自主思維能力,讓學生通過對實驗結果及現象進行觀察,并針對實驗現象及結果繼續擰逆向推證、猜測、驗證。最后依據實驗現象推出正確結論。例如;下圖為某學習小組探究金屬化學性質時所做的四個實驗,仔細分析后回答下列問題:
(1)描述A中的實驗現象 ? ?。
(2)寫出C中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 ?。
(3)要證明Cu、Fe、Ag的活動性順序,至少要做的實驗是 ? ?(填序號)。
(4)開始反應后D中溶液逐漸變為黃色,原因是 ? 。
2. 基于中考化學題目考察形式對今后初中化學教學提出幾點建議
2.1規范化學用語和專有名詞、注重“雙基”教學
教師在平時教學中一定要注重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強化重要的化學用語及元素化合物知識和與其他相關學科的交叉知識點,尤其是與日常生活聯系較為緊密的單質及化合物的強化教學。同時加強初中化學知識及原理在科學、技術、工業、社會上的應用,著眼于提高學生的化學學習興趣,又要注重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的能力。
2.2加強實驗教學,注意培養實驗能力
教師在平時教學過程就中要加大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培養,鼓勵學生自主的設計實驗、完成實驗。并引導學生在試驗中重視實驗過程的學習,以期提高他們的主動思維能力及推理能力。在學生自主設計、探索的實驗過程中,教師要時刻給予學生關鍵的指導,并鼓勵他們之間互相討論、資源想法共享、相互批判。在交流、批判中不斷完善實驗設計方案、思路、過程。從而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實驗探究能力及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3重視學生綜合分析,培養問題解決能力
由于初中化學學科抽象較強,那么教師在教學中就要注意知識點的有效整合、科學梳理知識結構。多鼓勵學生舉一反三的思考問題,不斷加大學生將所學知識點交叉融合的能力。同時在平時教學與復習中,要鼓勵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引導他們能夠主動發現問題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能僅僅注重解決問題的結果,還要善于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反復思考、不斷進步。同時,強調理論和實踐結合,學以致用。
3.總結
總而言之,隨著新課程標準的頒布與實施,中考化學試題的出題思路、考察方向也越來越趨向于考察學生的綜合能力,而不是傳統的應試技巧。那么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就要針對教學改革大綱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分析問題的能力,優化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高興邦,周春露.評初中化學新版課程標準的變化[J].化學教與學.2012(11)
[2]吳歧廷,潘淳,牛富.對人教社新課標教材調整、整合的認識與思考[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2(11)
[3]錢揚義,王祖浩.國內外初中化學教材編寫的比較研究[J].化學教育.2003(03)
(作者單位:云南省玉溪市紅塔區大營街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