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楠燕
【摘 要】數學是一門工具性、實用性非常強的學科,這門學科在學習的過程中對學生已有的基礎知識與技能的要求比較高,面對這樣的要求,面對我們所教授的小學生,我們如何提高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如何提高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建構效率成了我們要重點分析和解剖的內容,而情境教學也是應運而生的教學策略,本文就筆者在實踐情境教學過程中的收獲進行分享。
【關鍵詞】現狀;能力;內在興趣
正文:在我們小學數學教學探索和實踐中,李吉林老師的教育主張和其創建的“情境教育”為筆者的數學教學成長指明了方向,也一直促使著筆者在小學數學教學道路上的不斷實踐、探索、反思、總結、再實踐。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的情境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得不考慮和深入踐行以下幾個原則:
第一、基于學生現狀的情境創設
我們小學數學教學的對象是小學生,小學數學雖然比較簡單,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還是有其本身的思維難度和思維疑點的。面對這種客觀存在的現狀,我們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無論教學的難點和重點如何?無論教學內容在整個教材中的地位如何?我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分析學生的現狀,做到以學定教。只有這樣才能滿足學生的真正需要,促使學生的真正提升。所以,分析學生已有現狀后,我們就要基于學生現狀進行情境的創設,創設符合學生學習興趣、學習需求的情境來服務于教學內容的開展。比如在低年級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學的難度相對較為簡單,很多家庭數學學習氛圍較濃的孩子都在課堂學習以前建構了很多數學知識和技能,如果教師在課堂中再進行單純、生硬的知識教授的話,學生會很快失去學習興趣,甚至厭煩。為此我們就可以采用游戲情境來滲透相應的數學知識,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中感受到數學知識的趣味性、實用性,也讓學生在游戲過程中注重數學現象的采集和轉變,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知識存在于我們的游戲中、生活中、學習中,并因為自己能用數學知識解決相應問題而感到喜悅、幸福,讓學生在游戲的數學情境中收獲學習的幸福。
第二、基于能力提升的情境創設
素質教育課程的改革以來,數學課堂的教學更大程度上注重三維目標的滲透和達成,注重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動經驗的積累。而教學的過程不再單純的為了解題、考試、升學,而是通過教學行為的開展和達成來實現學生多方位能力的提升,不僅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構建起相關的知識與技能,而且還能在知識與技能的構建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觀察分析能力、動手操作能力、論證推理能力等等。而情境的創設就需要激發學生的思維、引領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的思維,從而通過情境創設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比如在蘇教版五年級《圓》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如何構建一個有效的情境來激發學生對圓的認知,讓學生在情境中學會觀察、分析圓的特征就是關鍵,教師在這個過程中不再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是知識的引領者。比如我們可以用一個游戲情境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讓A學生站在一個固定點不動,讓B學生站在離A學生2米以外的地方,再讓C學生也站在A學生2米的另一個位置,后面的學生依次跟上,可以讓學生自己在游戲中發現B以后的學生不知不覺就圍成了一個圓,而潛意識的發現圓上所有的點到圓心的距離都是相等的,類似的情境還有很多,比如學生自己動手去畫圓,并進行對折等等。這樣類似的活動情境不僅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到課堂之中,而且還能讓每個學生都能深刻感受到知識與規律的形成是那么潤物細無聲。學生在情境中,各種能力得到充分的展示和提升。
第三、基于興趣提升的情境創設
小學數學教學是學生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起步階段,這個起步階段,不僅需要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積累對客觀現象的概括能力、分析能力、匯總能力,還要積累學生對實際問題的觀察、分析、轉化能力。如果這些能力的積累和提升是學生后續學習的硬件基礎的話,那么學生在這個過程中不斷積累起來的內在學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望、內在的數學思維能力就是學生可持續發展的軟件基礎。因此,在情境教學的過程中,我們的興趣再提升是必不可少的,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比如在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的《角的初步認識》的學習過程中,我們在教學活動開展的一開始并不急著給學生介紹什么是角及其分類,而是讓學生在借助自己思維中已經構建起來的角的認知,找找教室里的“角”,比一比誰找的又多又準,接下來在學生已經會找角后,我們再拿出兩根小棒,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用兩根小棒拼出多個不同大小的角,再比一比一次性能拼出多少個角?這樣的活動情境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動眼、動手、動腦等活動中,在活動中逐漸深入到對角的探索和認知中,讓學生通過觀察和動手操作,知道角的特征及角各部分的名稱,這樣的情境創設即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又激發了學生探索和團結協作的意識,豐富了學生的空間觀念,促使學生在數學活動中獲得成功的體驗,促使學生興趣的可持續激發。在我們的基礎教學過程中,我們不僅要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表象興趣,更要注重情境中內在價值的激發和引領,注重學生在相應環節中的可持續發展,即內驅力的持續激發。
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創設符合學生需求情境活動,讓學生在情境活動中找到學習的興趣,找到知識形成的幸福,讓自己徘徊在實際問題的形象與數學問題抽象的磨合之中,逐漸提升自己的數學素養,并形成自己對數學素養的不斷追求和努力,促使數學素養的可持續積累。
(作者單位:江蘇省常熟市東吳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