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少莎
從教二十一年,也做了二十一年的班主任,從為師的青澀到逐漸成熟,既經歷了酸甜苦辣,也收獲著春華秋實,有感悟,有喜悅,也有收獲。多年來,在工作中,扮演著多種角色,引領學生成長。
一、大膽放手,給予學生最大的自主空間,做一個“懶”老師
小學班主任要做的事情是紛繁復雜的,尤其是小學一年級。學生識字少,經常由教師收發作業,這樣做費時費力。經過思考,我就把語文、數學、英語、美術這些科,每科安排8個課代表,每個課代表負責給8個同學收發作業和收發課本。收上來之后,在教師的桌子上放8摞,等待批閱。一個課代表負責7個學生,我讓他們自己想法子,做記號,怎么樣既能收發得快,又不能出差錯。任務布置下去了,各種法子也出來了,有的學生在本皮上用簡單的三角形做記號,有的課代表利用下課的時間快速地記住了組內同學的名字。各個組收得井井有條,從沒有出過差錯。64本作業,1分鐘之內就可以收發完畢。
教師的任務就在于激發每一個學生的潛能,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成就感,都能感覺自己很棒。如果凡事都要教師親力親為,那么教師就會沒有時間思考、觀察,所以我覺得工作中要大膽放手,相信學生,做一個“懶”老師。
二、勤于聯系家長,勤于組織活動,做一個“勤”老師
1.跟家長聯系“勤”
在我的書包里,一直帶著班級學生家長的電話號碼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記著家長的電話號碼,有了這些號碼,我能為學生隨時出現的各種情況與家長聯系。
我帶的班級還建立了班級QQ群,所有家長開通飛信,每天傍晚學生走出校門,我便坐在電腦前發飛信,把這一天對學生的要求以短信的形式發到家長的手機上。每天晚上,我忙完家務,就坐在電腦前跟家長聊一聊,學生的事情,班級的事情,什么都說。朋友般的交往,使大家走得很近。
我深深地覺得我是學生的師長,家長是他們的“軍長”,是“司令”,只要常溝通,常聯系,對學校、對班級、對學生,他們更具熱情,更具愛心。
2.組織班級活動“勤”
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一段話:“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就是,不要讓任何一顆心靈的火花未被點燃,而要使一切天賦和才能都能最充分的表現出來。”我覺得只有讓學生參與活動,喜歡活動,多多活動,才能讓他們彼此欣賞、體驗成功、快樂成長。甚至可能因為某一次活動,而成為一個學生一生成長的轉折點。
我們班粘燦(化名),數學學得不好,經常考及格。但是他從一年級開始學卡通動漫,在繪畫方面比班里別的學生高出一籌,他的卡通作品在比賽中獲得過金獎。我經常表揚他畫畫好,老師表揚他,他就喜歡老師。粘燦慢慢地喜歡上數學課,到了二年級,粘燦的數學考試每一次都是優秀。
為了讓每一個學生都展現自己的特長,我們班經常開展比賽:古詩背誦比賽、變廢為寶小制作比賽、跳繩比賽、綜合實踐作業評比、教室文化建設、口算比賽等一系列的活動。通過這些活動,班里的學生更活潑健康、團結向上;學生更加熱愛班級、班級凝聚力更強。
三、給學生更多表達愛的機會,做一個“弱”老師
愛是一個口袋。往里面裝,產生的是滿足感;往外掏,產生的是成就感。一個人在被他人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價值。一個學生在被教師需要時,才能感受到自己行為的意義。
周五衛生大掃除,需要把班級的燈和吊扇擦一下,無奈我的高度不夠,只好在燈下放一張桌子,桌上摞一個板凳,需要踩著桌上的板凳,才能夠得著燈管。我有些恐高,身材又有點胖,勉強爬上桌子,已經開始兩腿打顫,要爬上桌上的凳子,我就不敢了。老師在學生心目中是強大的,我要不要磨滅在學生眼中的偉大形象呢?思考中我想起來這句話:換個位置,換個形象,給學生更多展示愛的機會,讓學生做高山,學生就會長成山;讓學生當大傘,學生就能頂天立地!
于是我毫不猶豫地說:“這么高的桌子,老師挺害怕的。”話音剛落,立刻有幾個學生圍上來“老師,我扶著你!”“老師,我幫你扶著凳子。”“老師,你小心一點!”……關懷聲、問候聲,聲聲入耳。此時我感到很快樂,但我也感到,學生感到自己很強大,他們更快樂!
四、加強學習,爭先創優,做一個“強”老師
在三尺講臺前站了二十年,我深感責任的重大。我堅信:只有高素質的教師才能帶出高素質的學生。為了給學生樹立一個強勢的榜樣,我嚴格要求自己把每一件事情都盡力做好。平日里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授課育人水平,業務方面在學校必須是出類拔萃的。學校組織的活動,我也盡力要求自己做好。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取得了一點成績,當我的照片在學校校刊上出現時,學生驚叫:“嵇老師!”這個時候,我問心無愧地告訴孩子,只要你們努力做好每一件事情,也會像嵇老師一樣優秀!他們以“強”老師為榜樣,扎扎實實,本本分分把屬于自己的一份事情干好,班級工作便會遙遙領先!
總之,教師要扮演多種角色,引領孩子成長,懶老師、勤老師、弱老師、強老師,種種角色,都是為了一個字:愛。愛是教育的起點,是教育的手段與方法,是教育的技巧與策略,愛更是一種偉大的情感,我將帶著這份愛,帶領我的學生走向更燦爛的明天。
編輯 李 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