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福娟
兒童文學,是指以兒童為閱讀對象的文學作品。《兒童文學》是一種期刊,其可貴之處在于一方面完成其社會角色,另一方面還能在意識形態的邊緣,尋找縫隙秉承文學使命,引領中國兒童文學的發展。之所以在這里關注《兒童文學》,是因為在當今快餐閱讀盛行的社會大氣候下,我們的教育應該關注如何引導兒童從膚淺的閱讀中走出來,走到本該屬于兒童的閱讀天地。
那么,《兒童文學》如何作為語文閱讀教學的一隅,走近兒童的閱讀視界呢?
一、將《兒童文學》中的文章分類,選擇恰當的閱讀時機拋給學生
我們現在使用的人教版教材,以主題單元的形式,選用了國內外許多大家的經典作品,傳承了中國歷代教育教學的精華,凝聚了許多教育專家的先進理念。我們的語文課堂已經在著眼于單元,用“單元整組教學”理念進行閱讀教學。那么,“單元整組教學”模式下的語文課堂,勢必達到了省時的目的。省下的時間就是給教師自由發揮的空間。“課外閱讀”是學生課堂學習外的一種閱讀活動,如何利用有限的時間指導學生閱讀呢?這就需要教師的恰當選擇。如學習完了五年級上冊第六組課文后,因為單元主題就是“父母之愛”,教師就可以以“愛”為話題,引出課外作品中的文章。
師:同學們,生活中除了有父母之愛,還有哪些愛?
生:師生愛、同學愛、長輩愛……
師:我們現在就去體會一下不同于父母的愛。
出示《兒童文學》中的文章《姥姥在牙齒里》《開往秋天的地鐵》,讓學生進行研讀。
這就是抓住了課內和課外的契合點,用“拿來主義”的方式,引導學生走進兒童文學的閱讀。利用課內、課外兩種教學資源,將結構類似、主題相同的文章歸結在一起,拓展教學創新空間,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再如,教師帶領學生學習六年級上冊第五組“初識魯迅”文章后,就可以做這樣的引導:
師:同學們,這一單元我們了解了魯迅,認識了這樣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革命家。那么,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需要我們認識的人,如新生代作家湯湯。你們想不想了解這個人?
生:想。
教師簡介湯湯。
師:說了這么多,你們想不想去作品中了解一下湯湯呢?請同學們走進他的文章《一個小雞去天國》《土土土》中,去感受一下作者的創作文風吧!
《兒童文學》中,每期都有相關作家的介紹,如果教師這樣長期培養學生進行閱讀,學生一定會對《兒童文學》這本兒童文學讀物感興趣。
二、教會學生運用閱讀策略
為什么要教閱讀策略?簡單地說,閱讀能力是通過學習才能得到的。透過閱讀,幫助學生對所讀材料有較深度的思考,而不是淺嘗輒止。閱讀策略一般包括預測策略、聯結策略、摘要策略、找大意找主旨策略、做筆記策略等。實際教學中,當教師選擇《兒童文學》這本讀物時,就應以“整本書閱讀教學”為著眼點,分欄目、分主題地進行相關策略的教學與應用。
1.預測策略的應用
預測是指讀者閱讀時會根據讀過的信息及相關背景知識去推測文章內容的發展,包括作者或主角的情感、想法和行動。預測用在閱讀前,包括看標題、猜內容;看插圖、猜內容;看上段、猜下段。在教學中,運用好預測策略,可以讓學生對文本的閱讀興趣大大提升,同時也可在驗證猜測結果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并展示學生的情感世界,達到學生的心靈與文本碰撞、與作者碰撞、與主人公碰撞。
預測,可以是對整本《兒童文學》的預測,也可以對《兒童文學》中的各個欄目進行預測,而更多的運用是對文章的預測。如指導學生讀《姥姥躲在牙齒里》這篇文章,就可以讓學生先對題目進行預測,說一說看到文章題目,你能預測到什么情節,再通過閱讀驗證自己的預測。預測帶有一定的神秘性,但又包含著邏輯推理關系,天長日久訓練下去,學生就會預測得越來越準確,達到和作者對話,和文本對話的境界。
2.聯結策略的運用
使用聯結策略,能在學生閱讀時激發其背景知識,還能檢驗學生的學習進程中對文本的理解深度。一旦用好這種策略,學生就會在閱讀文章時,主動建立句子間、段落間的聯結,建立生活經驗與文章內容的聯結,建立相似文章的對照聯結。教學使用聯結策略的重點在于根據文章的主題、文章的結構與過去經驗相結合。如帶領學生讀《狐貍的圍脖》這篇文章時,就可以讓學生想一想,曾經讀過哪些寫“狐貍”的書籍或文章,并根據這些文章,說說自己對狐貍這種動物的看法,學生在交流中,就建立了一種悄無聲息的聯結。日后,當他們讀到某些文章時,就會不自覺地建立自己的聯結方式,從而提高閱讀水平。
3.做筆記策略的運用
做筆記策略,是指在學生進行一篇或多篇文章的閱讀體驗后所形成的對文章結構、謀篇布局、寫作特點、中心等全方位、多角度的提煉與總結。筆記的呈現形式可以多樣化,如做海報、發布消息、形成概念圖、結構圖等。
如指導學生讀完一期《兒童文學》后,可以讓學生做一期手抄報,畫一個結構圖,對其中的某些文章可以找到共性,形成概念圖。
三、給學生創造展示平臺
當《兒童文學》以兒童文學的身份走進學生的世界后,教師要想辦法給學生搭建展示平臺,讓他們有機會展示自己的讀書收獲,有機會與別人分享交流閱讀成果。如語文綜合實踐活動課上,可以舉辦《兒童文學》讀書會,辦一期《兒童文學》優秀作品賞析報,舉辦一場演講比賽,“小文章大舞臺”劇作創編等。只要教師肯把課堂交給學生,他們一定會創造出無數的精彩瞬間。
學語文是為了應用,要讓學生在讀書中有所收獲,在讀書中形成技能。只有這樣,才能達成小學語文的三維目標,才能為了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