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香
【案例背景】
多年來,語文教學中存在諸多問題,如,傳統教學重知識輕能力、方法;傳統課堂上學生處于被動學習狀態,主動性不強;傳統教學針對性不強,不能針對不同水平層次的學生進行“就近學習區”教學。
為了解決傳統教學中的問題,我們提出了生本教學理念,強調以生為本,努力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結合學校課題《合作學習理念下前置學習單的設計與應用研究》,我決定從前置學習單在語文教學應用中的實效性這個角度進行細致分析研究,努力使前置學
習單切實為實現高效課堂服務。
【案例描述】
對于第一課時教學,我一向不敢掉以輕心。課前,我總是精心設計前置學習單,課堂教學就會順利,效率高。可以說,前置學習單是我用來組織學生自主學習的好幫手。
今天,我們要學《黃山奇松》。課前,我就精心做了安排。
我將學生分為四人一小組,根據他們的學習能力強弱,分別編為1號、2號……(只有事前做好安排,學生合作學習時才會井然有序)
上課開始了,各小組學生根據學習單安排,很快進入學習狀態。他們根據學習單要求小組合作,互相檢查生字詞的認讀和課文的朗讀,組長將本小組學生感到困難的字詞句記下來。在他們學習過程中,我觀察、記錄學生前置學習情況。
(一)檢查學生初步學習情況
1.每一學習組的4號學生將本組學生預習時覺得難讀的詞語讀一遍。
【4號學生是本組中學習基礎弱的一位,老師請他們將本組預習時遇到的易錯詞讀一遍,起到有針對性地強化鞏固作用。】
2.我從各組匯報的難讀詞語中找出有共性的詞語出示在屏幕上,先讓學生自由認讀,然后請每組派出3號學生進行抽讀比賽。
【因為我事先了解了學生預習情況,對學生覺得難讀易錯的詞了然于心,所以這里只把學生普遍覺得難讀的詞語出示出來,使字詞教學針對性更強。又因為3號學生是學習小組中學習基礎不強的,因此老師將這次的詞語過關交給他們完成,小組之間的比賽更能激發他們讀好詞的愿望。】
3.接著,我出示一個教學難點:出示“絕”的不同意思,讓學生為“絕勝處”中的“絕”選擇正確解釋。
一個小組搶先回答這個問題:“極,最”。盡管他們答對了,我還是沒讓他們坐下,我要考驗一下他們合作學習能力。“你們是怎么做出這個選擇的?說說理由。”起初,他們面露難色,但很快就你一言我一語討論起來,最后,組長做了綜合陳述。看來平時精心安排的一次次合作學習已經使他們初步具備合作學習能力了。
接下來,我將帶領學生攻克本節課第二個難關:學會概括主要內容。
依然借助學習單,我先讓學生根據學習單的要求在學習小組內互相說說對每一節意思的理解,對課文大意有初步的認識,并在學習單上做好記錄。
(二)組織學生運用討論的方式概括主要內容
1.出示第一自然段。
生1:課文第一小節主要講了黃山奇松是黃山一大奇景。
師:你是怎么想出來的?
生1:我是看課外資料上這樣寫的。
師:概括主要內容要從文章內容入手,在讀懂的基礎上自己提煉,不能拿來主義。這樣,請你們這組學生將這小節齊讀一遍。
師:現在再來說說這小節講了什么?我們是怎么得出這個答
案的?
生2:這小節主要寫人們對黃山“四絕”中的奇松情有獨鐘。因為這小節中有一句話“人們對黃山奇松,更是情有獨鐘”,我們認為這句話在本小節中起到概括主要內容的作用。
師:哦,抓住重點句進行提煉,是概括主要內容的好方法。
【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告訴學生主要內容不如教給他們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老師首先借助學習單讓小組學生互相說說每節大意,學生有了準備,課堂上老師重點引導學生總結概括方法。依然是借用小組的力量,讓組內學生互幫互學,共同進步。】
2.出示課文第二自然段。
師:課文第二小節較長,剛才概括的學生覺得有點困難,現在你們能將第二小節簡練地概括嗎?我們來小組搶答。
生1:課文第二小節主要講了黃山的迎客松好像在迎接客人。
師:我們請第三小組的學生對他的概括做個評價。
生2:我覺得他沒講完。
生3:這一小節不僅寫了迎客松,還寫了陪客松、送客松。
師:對呀,概括主要內容既要簡練,還要全面。誰再來概括?
生4:黃山上“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給游人增添了無限樂趣。
師:是的,概括主要內容,要做到全面、簡潔,注意把話說完整。
【通過前置學習單,老師了解到學生基本能概括每一節意思,但不善于抓住重點句子,語句不夠簡練或內容不全面等,于是設計這個環節,引導學生抓重點句進行全面、簡潔概括。訓練過程中,依然借用小組形式,如,小組比賽搶答、小組互相糾錯。】
【案例反思】
(一)精心設計,有備無患
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教學也是如此,課前老師要精心備課,做到心中有學生,心中有教案,方能有備無患。但是,新課程理念強調“生本理念”,把課堂還給學生,以學生學為主,教師不過是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協調者,所以,我認為現在的老師備課還應該加上一條:“備學案”。老師課前要精心設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的學案,學生在課上的自主學習才不會盲目、無序,才能真正實現“有備
無患”。
課前,我設計學習單引導學生先行學習,然后運用小組合作機制,讓學生互相檢查、互相促進,并將前置學習情況記錄在學習單上。接著我根據學生前置學習情況有針對地設計修改教案。
(二)師生預習,奪得先機
以往的預習作業都是老師給學生布置,在前置學習單的引導下,不僅學生要根據學習單做課前學習,老師也要課前了解學生學習狀況,做到師生共同預習,為上好課奪得先機。
看似簡單的預習,老師卻是煞費苦心,將學生分成學習小組,先讓學生借助小組合作學習形式,解決較容易的預習內容,記下易錯有困難的地方告知老師,這樣老師上課時就可以對學生的學習
情況心中有數,教學時針對性就會更強。由于借助了前置學習單,老師課堂上就能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效率提高了,時間節省了。
(三)滲透學法,授之以漁
第一課時常常被老師忽略,大家總是把教學的重心放在第二課時,其實第一課時對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訓練學生的語文能力非常重要,概括能力就是其中一項重要內容。這個環節,課前,老師利用前置學習單引導學生課前學習準備,讓學生課前組內交流,試著概括;課上引導學生小結概括主要內容的方法,教學生抓主要內容概括、利用重點句型概括。前置學習單的運用加上小組合作的形式使課堂教學針對性更強,學生參與面更廣,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
課堂上,我緊扣重點句子,引導學生讀懂重點小節,學會概括主要內容。接著以學習單為抓手,組織學生合作學習,老師通過學習單的反饋了解學生學習情況,再有針對性地進行后續教學,解決學生學習上的困惑點、質疑點,使課堂教學針對性更強,努力達到學生會的不講,學生困難的重點講,能讓學生自己學會的老師不講,實現課堂教學的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