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類別】造型,表現
【任課教師】勞育英
【授課對象】小學一年級學生
【教學內容】繁忙的大街
【教學目標】
1.觀察馬路及周邊景物,表現出大街上繁忙的交通景象。培養學生的觀察、造型能力。
2.能抓住道路形狀和不同種類汽車的特征,提高觀察、記憶能力;能描繪出大街的繁忙,提高繪畫表現力。
3.建立交通規范的認識,養成良好的公共意識和交通習慣。
【教學重點、難點】
1.體會、感受“繁忙”并嘗試用自己認識的方法進行表現。
2.如何引導學生從觀察入手,大膽把大街上繁忙的交通景象表現出來。
【教具】
圖片、示范工具、課件等。
【學具】
繪畫工具等等。
【教學過程】
教學過程作為整個教學的核心步驟,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在不斷的探索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從而開發學生的頭腦,感受美術創作的樂趣,實現教學目標。
一、復習
這一部分的教學時間應當占據課堂教學時間的十分之一,利用課前的幾分鐘時間,教師要進行舊課內容的復習。一方面是為了讓學生將舊知識和新知識進行有效的聯系,從而在之前所學的基礎之上進行更大程度的提升。
二、新課
新課的講授主要需要教師在教學方法上進行幾點創新:
1.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我們都知道,對于小學生來說,學習內驅力基本是和興趣等同的。教師要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進行課程內容的講解,并能讓學生很好地掌握,就必須要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美術教學中來。就本課內容而言,“繁忙的大街”,教師就要鼓勵學生通過自己舉手發言,完成我們平常生活中的街道形象,從而為之后的繪畫學習提供素材。
2.引導學生發散思維。小學生由于世界觀和價值觀都與成人不同,對很多東西的認知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教師要做的就是善于發現他們這些點滴的靈感,并能善意地進行引導。例如,引導式地提問“為什么”,學生就會很天真地回答:“因為在廣場上游戲很快樂”等等。這就是美術教學的魅力所在。
三、新課小結
每一課的內容講完之后,教師都應該對本課進行一個小結。通過精練的語言概括本課的重點,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從而獲得更大的提高。
四、作業拓展
作業布置是教學的最后一個環節。課后作業的布置正是考驗學生“學以致用”的能力,讓學生通過所學內容進行舉一反三,從而完善自己。本課內容是“繁忙的大街”,教師就可以將作業設置為“安靜的書房”。都旨在練習學生對事物的繪畫描述,異曲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