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曉霞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非常重視寫作教學中的情感態度因素的優化,重點強調要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和自信心,激發學生愿意協作、熱愛習作的情趣。第一學段“目標與內容”中明確地強調“對寫話有興趣”。
低年級學生的識字量少,生活經驗不夠豐富,面對寫話,很多時候不知如何下筆,就是語言表達不流暢。而“仿寫”最大的好處是不用給學生專門講寫法、講思路、講用詞,并且仿寫與課文緊密相連,學生的思維與課文相接,不會發愁寫什么和怎么寫。于是,我就讓學生從仿寫入手,激發學生寫話的興趣,逐步提高學生寫話的
能力。
第二冊課本上有好多篇課文適合仿寫。如,學習《識字3》中的兒歌:“問問小朋友,你也有一大把彩色蠟筆,你會畫出怎樣的一幅畫呢?”請你照樣子說一說。
學生爭先恐后地舉手,一個學生說:“紅蠟筆,畫太陽,藍蠟筆,畫天空,青蠟筆,畫草地,白蠟筆,畫羊群。”一幅草原美景圖出現在眼前。
一個學生說:“紅蠟筆,畫蘋果,紫蠟筆,畫葡萄,橙蠟筆,畫橘子,黃蠟筆,畫香蕉。要問我畫的什么,我畫一個大果園?!?/p>
一個學生說:“紫蠟筆,畫茄子,綠蠟筆,畫青菜,紅蠟筆,畫番茄,橙蠟筆,畫南瓜。要問我畫的什么,我畫一個大菜園?!?/p>
學生越說越開心,于是我讓孩子把剛才說的寫下來,孩子們提起筆一會兒就把自己編的兒歌寫出來,有的還配上了畫。
再如,學習了《雨點》一課,請學生想象雨點還會落在哪兒,在哪兒干什么。學生同樣是興趣盎然。寫出了一句句充滿童趣的句子:
雨點落在我的花傘上,在花傘上跳舞。
雨點落在我的傘上,在我的傘上打鼓。
雨點落在教室的玻璃窗上,在給玻璃洗澡。
雨點落在柳葉上,跟著柳葉蕩秋千。
……
又如,學習了《鮮花和星星》這首詩歌,讓學生也來學做小詩人,學生一聽自己也能做小詩人,心情一下子變得激動起來。隨著一幅幅精美的畫面展示,學生寫出了一首首小詩:
白云和羊群
我最喜歡草原上的羊群,這里一群,那里一群,真比天上的白云還多。
我躺在草地上,望著天上的白云,這里一朵,那里一朵,真比草原上的羊群還多。
小鳥和小魚
我最喜歡樹林里的小鳥,這里一只,那里一只,真比小河里的魚兒還多。
我最喜歡小河里的魚兒,這里一條,那里一條,真比樹林里的小鳥還多。
……
隨著一次次課文句子的仿寫,到片段的仿寫,學生對寫話也越來越感興趣,每天會把自己感興趣的事記下來。臨近期末,學習非常緊張,我讓學生不要每天寫話了,可是很多學生還是要求我把寫話本發給他們,他們要繼續寫話。學生的寫話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期末考試的看圖寫話,很多學生寫得很精彩,如陶同學寫的:夏天到了,三個小伙伴來到一個池塘邊,他們看到荷葉像一把綠色的雨傘,粉紅的荷花也綻放了。蜻蜓在辛勤地捉蚊蟲,青蛙在荷葉上快樂地歌唱。三個小伙伴說:夏天的小池塘真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