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英花
摘 要:幼兒園主題教學是當今比較流行的教學模式,但是還不太成熟,應用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很多,比如流于形式、缺乏整體性與層次性。那么在這種情況下,應該怎樣進行授課,以提高幼兒識字的能力,擴充其知識量呢?
關鍵詞:幼兒園;主題教學;識字能力;有效性
一、前言
幼兒園作為學生教育的啟蒙階段,這期間最重要的是進行識字能力的培養、知識的積累,為其他學科的學習奠定一個堅實的基礎。然而,由于幼兒仍處于智力發展的狀態,理解能力差,接受能力弱,教師作為幼兒園學習生活的主導者,應該創新授課方式,讓學生產生識字的興趣,自主積極地去認識漢字。
二、有效性識字教學的幾點建議
識字對學生來說至關重要,教師應該找到有效的方法進行漢字的教授,從而使他們快樂學習,輕松掌握漢字,提高識字技能。
1.游戲、故事趣味教學
在授課時,應該結合幼兒的特點。這個階段的幼兒普遍年齡小,愛玩游戲,對事物的好奇心與探索心比較強,因此教師可以將一些小游戲融入識字教學的過程中。比如,在玩過家家的時候,把每個角色的名字寫到彩色卡紙上,貼到幼兒衣服上;在學習有關動物類的漢字時,可以讓幼兒按自己的理解畫出動物,同學之間相互交互,彼此猜字,讓他們在玩樂中學習到漢字;教材中一些文章的趣味性比較低,乏味枯燥,極大地降低了幼兒的學習興趣,這個時候教師可以將這些文章改編成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培養他們的學習熱情。當然,教師還可以導入一些兒歌與諺語,吊起他們的胃口,增加他們學習過程中的樂趣,達到識字的目的。
2.利用漢字規律,教會幼兒識字方法
漢字雖然博大精深,數量很多,但它的學習并不是沒有規律可循的。首先要教幼兒認識拼音,拼音可以幫助他們正確發音,是他們認識漢字的前提條件;其次,還要根據漢字發展的特點來授課,比如一些象形字、形聲字的學習;最后,要根據偏旁總結,比如帶“三點水”的字和水有關等,這些漢字規律可以教會他們學習漢字的方法,減少他們的記憶負擔。
3.創設識字環境
通過《孟母三遷》的故事我們知道,幼兒總是受周圍環境的影響,因此教師應該利用這一點,來加強幼兒的識字教育。比如,在班級后面的角落里創建一個“漢字園地”,每天在上面張貼幾張漢字圖片,然后經常在課下的時候組織幼兒玩“誰是漢字王”的游戲,讓他們爭著搶著讀,并給予他們一些小獎品和口頭上積極的鼓勵;教師還可以在上課時根據教學內容,適當地添加一些音樂與美圖元素,播放一些優美動聽的音樂,展示給他們一些好看的漫畫等。
4.結合生活,進行社會環境教育
幼兒每天上學、放學的路上,可以看到很多廣告牌和商店,這上面有大量的漢字信息,教師可以鼓勵幼兒遇到不認識的字向家長尋求幫助,然后在上課的時候可以利用他們樂于表現的心理,問他們:“你們今天在路上又學到了什么新字啊?”幼兒肯定會爭先恐后地回答。
三、結語
幼兒園識字教學對幼兒以后的學習有著很重要的影響,教師應該避免粗暴地強制性教學,比如在學習一個新字的時候,讓他們大量地抄寫,這會引起幼兒的反感,對漢字學習喪失興趣,直接導致課堂質量的下降。相反的,應該結合他們這一階段的認知規律與心理特點,比如愛玩、好奇、樂于表現等,利用一些小游戲、寓言故事,導入音樂、圖片,增強識字的趣味性,促使他們積極主動地學習漢字,并在學習的過程中,適當地傳授一些識字的方法,掌握漢字的規律,從而輕松愉快地掌握漢字,提高識字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劉立艷.淺談興趣識字教學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2(01).
[2]董桂銀.在識字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思維品質[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09(09).
[3]盧錢菲.幼兒園大班學生的趣味識字教學[J].學園,20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