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芳
古人云:“讀書百遍,其義自見。”可見,古人早把“讀書”放在了舉足輕重的位置。這就足以警示我們,在語文閱讀教學中,一定要重視“讀”!作為一名低段語文教師,我一直在探索如何調動學生朗讀的主動性,變“要我讀”為“我要讀”,讓學生在朗讀中感受語言文字的美,用朗朗書聲表達童真、童趣。
在長期的語文閱讀教學實踐中,經過不斷探索、不斷提煉,我對朗讀訓練的認識和感悟談幾點看法。
一、激發朗讀興趣,體驗美好情感
1.利用課文情境圖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低段課文一般都有與課文內容結合的情境圖,學習課文之前,我先讓學生看情境圖,再自由讀課文,盡量營造出輕松、活潑的氛圍,讓學生帶著愉快的心情學習課文。
2.多種形式朗讀相結合。低段學生活潑好動,表現欲強,但有意注意的時間較短,因此,在教學中,我通過自由讀、同桌互讀、小組讀、分角色讀、表演讀等多種形式的讀,激發學生對課文的喜愛,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
3.師生共讀。教學實踐中,我執著堅持師生“美文共賞”,平時給學生誦讀優美的散文、詩歌、有趣的童話等。
二、咬文嚼字,有效朗讀
低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對課文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師在教學中更要引導學生“咬文嚼字”,抓住重點的詞語進行朗讀訓練,將咬文嚼字與學生實際相結合。由于自身素質、家庭條件、生活經驗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學生感悟的角度不同,對朗讀的處理也各有千秋。我們要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關注學生的感受。
三、嚴把細心朗讀關,要求一字不錯
這一環節可以抽讀,一人朗讀,其他學生仔細聽、認真評價,說說哪里加了字或漏了字,哪些字讀錯了,哪些語句讀得好。也可以同桌互讀互查,糾正讀錯的地方。然后,采用男女生賽讀、小組賽度等形式,比賽誰讀得最仔細,誰聽得最認真,最終達到準確、流利、一字不錯的朗讀效果。
四、注重“小老師”的作用
重視“小老師”有兩大好處:(1)把課堂真正還給了學生,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挖掘了學生的潛能;(2)增進了學生間的友誼,增強了學生間的榜樣作用,促進了和諧課堂的發展。
總之,在語文教學中重視朗讀,是語文老師的責任。尤其是小學低段語文教學中,全面加強聽說讀寫的同時,必須高度重視朗讀訓練和指導,巧妙地設置情境,激發學生的朗讀熱情,適時發揮好教師的范讀作用,采用多種形式,引導學生插上朗讀的翅膀,將課文讀得有情、有味、有特色。
參考文獻:
蔣陸英.讓瑯瑯書聲回蕩課堂[J].湖南教育,199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