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霞
幾年來,我一直工作在中年級,三年級帶的多,我認為三年級的學生是最不好帶的,它是一個重大轉折點,升入三年級的學生一下子由兩科轉為四科,特別是開始了正式學習寫作,這使他們有點難以招架,所以不免要出現心理的躁動不安,表現出逆反、萎靡不振等現象。所以,每接一個班我都要把學生的心理疏導工作放在首位,幫助他們樹立克服困難的信心,引導他們確立目標,堅持育人在先,教書在后的原則,因為我認為成才比成績更值得期待。結合學校文明班和衛生班兩項常規工作,我以培養學生良好的習慣為主抓,在開學初就給學生確立班級奮斗目標,從衛生區的分工到個人衛生的保持,從中午的習字到讀書課上的閱讀,從校本課到綜合實踐課,我都有具體的要求。在貫徹落實的過程中,我從細節入手:地面、樓道、窗臺、展板等每天擦三遍(學生管這個叫三擦),桌面要整潔,領巾要干凈,指甲要常剪;課間活動時桌面不許擺放任何東西,上課的站姿、坐姿、寫姿、讀姿要規范;我十分注重小班干部的培養和使用,手把手地教給他們如何協助教師參與班級管理,大膽放手,填寫三表三簿,早午自習值班,檢查班內衛生,我都讓學生去做,因此培養的班干部個頂個地強,升入高一年級乃至初中、高中,他們仍然活躍在班級管理的前沿。
歷年來,我在班級管理中,都十分注重家校合力。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我經常深入學生家庭,積極與家長溝通、交流、切磋,有許多家長都成了我的好朋友,他們積極參與班級管理,獻計獻策,出力流汗。有一次,我們進行教室文化布置,王佑一(化名)的家長高雪蓮(化名)同志親自來到教室幫我們,從整體設計到細節的制作都由她一個人承擔,布置完以后大家都贊不絕口;楊澤潤(化名)的媽媽在六一演出當天,起早來到學校幫我給學生化妝;李佳洋(化名)的媽媽在我們參加鎮級班會比賽前,為了讓學生主持好,她一字一句地教,反復錄音,反復指導,不辭辛苦,張新宇(化名)的家長在給劉貴勤(化名)老師捐款時讓學生拿來了五百元,我認為太多,和家長溝通,家長說:這是幫助有困難的老師……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架起了我與家長之間的友誼橋梁,形成了家校共育未來的美好氛圍。使我充分認識到:班級管理離不開家長的配合,有了家長的配合,班級管理才會如虎添翼!除此,在班級管理工作中,我還實行獎勵機制,只要學生有點滴進步,我就給他們相應的獎勵。獎品有課外書、各種筆、本、毛絨玩具、遙控小汽車等,學生在我的鼓勵下,爭先創優的意識大大增強。幾年來,我帶的班,在學校文明班衛生班評比中,成績始終名列前茅,我兩次在鎮級班會比賽任務中得了一等獎。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我們都能取得優異的成績。
在語文課上,我一貫堅持將閱讀與寫作指導融入到語文活動之中,將歡聲笑語貫穿于整個課堂,在引領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我注意引領學生積累語言,運用語言,還自編各種小游戲、系列課本劇等,使課堂成為學生施展才華的舞臺,學生從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探究,增長了才干,得到了鍛煉。三年級是人生的寫作基礎階段,這個階段的學生基本上處在寫作盲區,為此,我把自己多年自編的寫作順口溜以教師支招的形式呈獻給學生,讀了這些順口溜,學生在懼怕寫作的不安中會心地笑了,寫作從此變得簡單有趣了。
從師德的角度出發,我們有義務給學生營造一個快樂的課堂,讓他們在其中展現本真的快樂,加入到“樂學”的隊伍中來。這也是我打造高效課堂的主要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