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云
摘 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小學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的整合不僅促進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提高,還能夠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針對此主要分析了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策略。
關鍵詞:現代教育;小學數學
多媒體技術集聲、光、動畫為一體,在小學數學中積極運用,可以為學生提供生動、形象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眼、耳、腦多種器官同時感知,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參與意識,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得到提高。那么,如何讓現代教育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整合起來呢?
一、現代教育技術激發學生興趣
數學學科是一門思維性、邏輯性非常強的學科,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促進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提高自主學習能力是非常重要的,而現代教育技術的運用正好能夠實現這一目的。例如,在學習“角”的知識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通過動畫效果為學生展示一個活動角,當定格之后用量角器量度數,還可以引導學生判斷角是銳角、直角,還是鈍角,通過這樣的教學,學生的學習興趣得到提高了,學生積極地掌握了角的各種知識,也培養了學生一種主動觀察的能力。
二、現代教育技術豐富學生表象
小學生對于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興趣,然而對于事物的認識還停留在從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階段,這就需要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豐富學生的想象力,拓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提高學習的效率。例如,在學習“面積單位”知識的時候,學生很難對1平方厘米、1平方米的面積大小進行理解,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展示由1平方厘米構成的小方塊或者展示類似物體,培養學生的二維空間大小,引導學生展開想象,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學習。
三、現代教育技術突破教學重、難點
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僅注重讓學生掌握數學的
基礎知識,還應該注重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終生學習的能力。充分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重視了學生學習知識的過程,學生可以通過思考、探究、討論等展開聯想,拓展思維,提高自學能力。例如,在學習“長方體”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用多媒體展示長方體,用不同顏色表示前后、左右、上下面的長方形面積,讓學生討論如何計算長方體的表面積。通過現代教育技術,有效突破了長方體表面積公式這一重點、難點,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提高,在遇到其他圖形的時候也能夠運用此方法進行有效運算。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推進現代教育技術與教學積極整合,促進課堂效率最大化,全面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推進素質教育不斷發展。
參考文獻:
曲衛平.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的整合[J].信息技術教育,20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