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小學生心理不夠成熟,對他們吸引力最大的仍舊是玩耍,因
此在進行識字寫字教學時必須注重教學策略的使用,提高小學生的識字寫字效率,并在教學過程中保證小學生良好的學習心態,為
以后更好的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一、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學重點存在偏差
對小學生識字寫字教學必須建立在對生詞意義的理解上,例如對于“激勵”一詞的學習,首先讓學生理解其真正含義,之后再進行拆解教學。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忽略了對詞義的重視,僅僅注重拼音讀法,讓學生掌握其準確的讀音,并能夠通過讀音默寫出相應的詞語即可。這種教學方法只能讓小學生一時記住生詞,當詞匯量和生字達到一定數量時就會相互混淆,由于不了解詞義,一時難以找到頭緒,導致張冠李戴。
2.對生字的教學沒有進行鞏固
對于學習的生字必須進行及時復習才能加深記憶,小學生在復習上難以做到自覺,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必須注意進行相應的引導,讓學生通過教師的感染不自覺地加深對生詞的理解記憶。
然而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忽略了復習的重要性,導致很多生字在初次學習后就被忽略,在后續學習中并未涉及前面學習的生字,學
生往往出現學了新知識忘了舊知識的情況。
3.識字寫字教學不注重科學方法的使用
教師在對生字的講解時太過隨意,僅僅從筆畫上進行拆解,并
未結合字形進行更為形象的講解。例如對于“日”和“曰”的教學方法基本相似,都是讓學生掌握準確的筆畫順序,但在結構上并未做太多解釋,因此一些學生難以分辨。另外對一些比較難的漢字沒有進行不同部分的拆分講解,導致學生難以掌握復雜漢字。
二、對小學低年級識字寫字教學存在的問題的思考
1.注重結合詞義理解記憶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對一些復雜詞匯詞義的介紹。小學生掌握的詞匯基本來自簡單的生活對話,對一些生活中不常用到的詞匯在不知道其意思的情況下難以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教師必須重點介紹一些詞匯的具體意思,讓小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記憶,并結合一些句子展現詞匯的用法,鞏固小學生對生僻詞匯中生字的印象。例如學生在理解的情況下就不會將“暢享生活”寫成“唱響生活”。
2.及時復習學過的生字
為加深小學生對學過的生字的印象,必須及時進行復習,教師在教學中切不可出現喜新厭舊的想法。在進行新生字的教學中可以結合以前學習的生字組成句子,加深學生的記憶。同時可以定期展開生字默寫,并通過相應的獎勵,例如寫出十個生字即得到一定的獎勵,以此鼓勵小學生自覺進行生字的記憶與拼寫。
3.注重科學方法的使用
漢字的創造是有一定規律的,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這些規律加深學生對漢字的記憶,例如在講“囚”這個字時,可以看作人被困在一個密閉的空間,即被囚禁;“山”可以看作幾個連在一起的山峰;“藥”源自中醫草藥,因此是草字頭和絞絲旁,中藥的食用都是通過熬煮的形式,通過勺子入口,因此右下角是一個“勺”字。通過這些科學的方法能夠提高識字認字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對漢字的認識以及拼寫是語文乃至整個學習階段的基礎,只有掌握基本的讀寫能力才能進行更深入地學習,因此小學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必須引起教師的高度重視,教學要采用高效的教學方法,克服傳統教學的弊端,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邱彩萍.小學低年級的識字寫字教學的問題與思考[J].學科教與學,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