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
【摘 要】如何進行緊密結合生活的校本教材實施的化學課堂教學呢?從生活實例導入,引導學生主動探究獨立動手實驗;引導學生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培養實際應用能力;化學實驗生活化,揭開實驗神秘面紗;倡導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課外探究,將學習延伸到課外。
【關鍵詞】化學課堂教學 ? ?校本教材 ? ?生活化
生活化教學模式應尊重學生的知識建構過程,從各個教學環節來提高實效,調動學生生活經驗,激發學習興趣,使課堂生動、高效。以校本課程中“模擬酸雨腐蝕巖石的過程”為例,教學設計是圍繞緊密結合生活的化學課堂教學開展的。生活中處處是化學,在設計化學課堂教學時,引入化學問題要盡可能從學生周圍的生活現象導入;在設計教學內容時,要充分利用現有教材,從教材里走入生活,在生活中感悟化學,讓學生置身于生活的環境中。教師要有意識地將教材知識與學生生活實際聯系起來,捕捉適宜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識,進而提煉出其中的化學問題。
一、課堂導入生活化——引人入勝
化學來源于生活,盡量結合學生生活體驗、教學內容、教學環境特點,營造貼近生活的教學引入情境,激發學生學習動機,科學地安排搭配與教材內容,實現三維目標與生活材料相結合,注重生活化素材的整合、穿插和應用。
以“樂山大佛為什么慢慢被侵蝕,又怎樣保護?”為話題引入新課,結合生活事件導入,真實感強,學生興趣濃厚,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酸雨的危害。結合初中時候講過的硫在氧氣中的燃燒,引出酸雨的成分和腐蝕性,學生的印象都非常深刻。我們教學時要注意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選擇學生身邊的、有利于學生探索的、生動有趣的事物,創設鮮明的情境問題作為素材,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機。
二、課堂教學生活化——化難為易
本課的教學采用開放式的教學方式,將學生分成六人一個小組,明確每個小組的要求:課前查資料、課上看資料,動手用知識、做完多思考、課后做調查來安排課堂內容。每個小組獨立自主完成實驗操作,指導學生運用化學知識熟練操作,培養學生處理、獲取有用信息的能力,也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語言表達能力。
本課內容基于學生已有的知識,利用學生熟悉的身邊資源,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內容包括背景知識介紹、實驗原理、操作說明、課堂思考題和課堂評價幾大板塊。教師依據實驗的安全性和校本教材,給出實驗儀器和用品,指導學生實驗,處理實驗中的突發事故,給出課程評價。學生通過課前查閱資料,課堂認真閱讀教材和獨立動手實驗,完成思考題,做出自我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本課題來源于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硫和氮的氧化物》,二氧化硫對環境的影響,及環境污染日趨的嚴重性。通過實驗,學生將書本知識學以致用,對于如何解釋生活現象起到很好的導向作用,加深學生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環保問題的意識,讓學生感受到酸雨對人類生活的危害,進而提出如何治理的方法。學生自主實驗的題目貼近生活,來源于生活。學生依據實驗原理完成“模擬酸雨腐蝕巖石的過程”和“用PH試紙測量土壤的酸堿性”兩個實驗,填寫實驗觀察記錄表。
三、化學實驗生活化——人人動手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是化學研究的手段,是學習化學知識和提高學生的科學素養必經之路,一次成功的實驗超過老師千萬次的說教,開發開足實驗教學,可增強化學學科魅力。
本節課教師準備好實驗儀器和用品,由學生獨立自主完成實驗操作,得出“酸雨對大理石的腐蝕和破壞,酸雨導致土壤酸化,對農作物會產生影響”的結論。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們能利用現有的條件,做好每節課的演示實驗,這些現象明顯的演示實驗讓學生們興奮、贊嘆,學生對知識的渴求也更加強烈。而每次的學生分組實驗,不但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升了學生的實驗技能,也使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了強化和驗證。教師只要善于發現和善于運用,將大自然和社會生活搬到課堂上來,就能增強學生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四、課后作業生活化——反思提高
我們編著的《巧用化學,樂享生活》的校本教材宗旨就是將教學回到生活中去,走出課本,走出課堂,走進生活,讓學生體驗到運用知識的成功和快樂。高中化學的內容多,教學時間短,在有限的時間、有限的空間內不能解決太多的問題。該教材在于讓學生從繁重的課業中解脫出來,引導學生做一些當地切實的、可行的科學探究,運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
布置作業,如“進行大連市酸雨的形成和危害的社會調查”等,提出關于如何治理酸雨的可行性建議,讓學生體驗與中學化學相關的工業生產生活,增加感性認識。實踐出真知,只有充分進行生活實踐,學生才能真正明白所學化學知識的價值。 化學知識源自于生活,高于生活,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努力把學校小環境與社會大環境聯系起來,把社會生活搬到課堂里來,讓學生進行社會調查和實踐,聯系社會實際書寫專題調查報告,能提出合理建議。
“生活即教育。”(陶行知)生活化的化學教學,將教學目標的要求能轉化為學生的內在需要,使學生更樂于參與教學活動,體驗“知識就是生活”“知識可以改變生活”的學習樂趣以及善于用化學知識解決生活問題,提升學生的化學素養,是值得我們學習和倡導的一種教學方式。
【參考文獻】
[1]李嬌.試論將學生經驗作為課程資源的開發策略[J].現代教育科學,2007(2):52.
[2]張莉. 整合生活知識促進有效性化學教學[J].化學教學,2009(5):37-39.
[3]張莉.倡導生活化教學,激發學生潛能[J].化學教育,2011,32(12):87-8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