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海霞
【摘 要】農村中學由于教學環境相對差,文明禮儀教育比較落后,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學生未來的個人發展。本文將對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的不良習慣進行淺析。
【關鍵詞】農村 ? ?中學生 ? ?文明禮儀 ? ?分析
在社會正常生活的維系過程中,人際交往中的文明禮儀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文明禮儀不僅能維護社會道德規范,同時也會提升民族的整體素質。文明禮儀作為現代人必須掌握的一種無形基本素質,是中學生必須接受的一項義務教育,因此,如何提升農村中學生的文明禮儀程度是當下禮儀教育的重中之重。本文將對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掌握程度的現狀進行探究討論,對矯正農村中學生不良文明禮儀行為的方法進行淺顯的分析。
一、當下農村中學生的文明禮儀表現
由于經濟來源相對封閉,科技文明接觸程度較低,農村的教育環境處于相對落后的狀態。因此,農村中學生不良文明禮儀行為出現的頻率較高。當下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的不良表現主要有以下幾點:
其一,對文明禮儀的認知度不高。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與孩子對基本禮儀教育沒有應有的重視。
其二,由于受教環境現代化程度不高,農村中學生對文明禮儀的學習只能來自實際的生活中,更具體地說,是來自父母的言傳身教以及教師的指導。但是,農村的整體文明素質較低,對文明禮儀相關知識的關注度不高,導致中學生對文明禮儀知識的了解不夠深刻。
其三,農村的少年大多缺少來自家庭與學校的管教。這就導致學生在成長的過程中失去了應有的合理約束,缺少了對文明禮儀概念的認識,這樣自然不能用文明禮儀來正確引導自己的行為。
二、農村中學生出現不良行為的原因
(一)父母對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缺失
為滿足家庭的經濟需求,多數家長需要外出打工,這就使農村少年從小就缺失了來自父母的文明禮儀教育。某些家長雖然沒有外出打工,但其受教育的程度低,對人文認知的見識淺,生活中的舉動行為較為粗魯,例如經常酗酒、賭博、口出臟話等,這就在無形中影響著中學生的行為活動。
(二)學校對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缺失
由于我國升學模式主要看中的是分數,因此許多教師在對中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過于重視學生的考試分數,認為提高其分數就是對其人生的負責。這種想法也會影響學生,使學生產生只有分數才是排在第一位的認同感。這種單一的教育,是一種不合格教育,教師對學生的思想與能力進行全方位的培養才是一種合格的教育。
(三)社會對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缺失
社會中存在的各項不良活動,都在潛移默化中對農村中學生產生著影響。農村中學生對外界信息的獲取較少,對新鮮娛樂活動都會產生極大的興趣。但是沒有家長與學校的正常引導,正處于智力發展階段的中學生不能很好地克制自己,就會造成不良行為的出現。
例如,新聞中報道某中學生在看到某些帶有“黑社會”色彩的電影之后就進行模仿,從而引發了犯罪。某些學生對物質的欲求超出正常范圍,比吃比用比穿的行為屢屢發生。而泡吧、觀看色情影像等行為在農村中學生中也屢見不鮮。如果沒有被正確地引導,中學生很容易就出現曠課、暴力、吸煙、酗酒等不良的行為。
(四)個人因素
中學生正處于智力的發育階段,在這個階段中,對事物的判斷力非常模糊。某些不良的行為被中學生誤認為是一種“個性”的展現,幫助朋友打架才能顯示出“哥們情誼”的現象經常出現。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出現的原因。
三、進行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教育的方式
(一)家庭教育環境的改善
因為現實問題,家長去外地務工,不能及時對孩子進行文明禮儀的教育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有能力在孩子身邊進行文明禮儀教育的家長,一定要規范自己的行為,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為少年做一個好榜樣。在少年出現不禮貌行為的時候,要注意用科學的教育方式對其進行正確引導。總之,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中,父母要時刻謹記,自己的行為隨時會被孩子模仿,所以要時刻注意自己的行為舉止是文明的、合理的。
(二)改善學校的教育重點
教師可以被稱為學生的第二父母,其責任之艱巨可想而知。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注意時代的變化,要注意人民整體素質的變化,不要只關注學生的學習成績。教師要對學生言傳身教,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與思想教育;要注重對學生文明禮儀思想的培養,提升學生運用文明禮儀行為進行社會交往的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培養學生成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全面發展型人才。
(三)完善社會文明禮儀制度
當今社會,利欲熏心,為了生存,大人們忽視了對祖國花朵的照顧。例如售賣煙酒的店內,常能看到中學生在買煙買酒,在馬路上也會不時發現未成年人吞云吐霧。在網吧中,未成年人的身影幾乎隨處可見。
由此可見,完善社會文明禮儀制度是非常有必要的。要加強對文明禮儀的宣傳力度,讓“文明禮儀”這四個字能夠引導和規范人們的日常生活。
四、結語
綜上所述,農村中學生不良行為的案例相對來說較多。而初中教育階段是中學生形成文明禮儀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只有通過禮儀教育,形成文明的家庭環境、學校環境以及社會環境,并在對學生進行知識教育的同時加大對學生整體素質的教育,才能使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的教育得到全面發展,使農村中學生文明禮儀素質得到應有地提升。
【參考文獻】
[1]成尚榮.禮儀教育的追問[J].中國德育,2011(2).
[2]侯愛霞.抓文明禮儀教育,促進學生行為轉變[J].中國德育,201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