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平
【摘 要】農村地區的中小學,教學條件落后,教學方法陳舊,學生厭學惡學,老師無奈無趣,從而導致學生喪失自信心,消極地對待學習。
【關鍵詞】政治課教學 ? ?興趣 ? ? 情感 ? ? 素質
政治課是一門理論性較強的課程。把政治課講活,讓學生變厭學為愛學,是當前政治課教學值得研究的問題,也是對農村中學的政治教師嚴峻的考驗;在農村,政治被當成“副課”,更是難教。下面我就對農村中學的思想政治課教學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在政治課教學中要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
興趣與認識有著密切的聯系。一般感興趣的事物,總容易使人產生積極的情感,而情緒積極的人更容易在工作和學習中取得成功。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講究教學藝術,激發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
1.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就要在課堂內精心設計教學結構,大膽改進教學的方法,變“形式單一”為“精彩紛呈”,力求教學方法靈活、新穎、有趣。現在的學生不僅興趣愛好各異,個性也不相同,又具有不同于成年人的性格特點,獨立意識、逆反心理較強。如果課堂教學呈現出單一化、成人化、模式化,就會使教學單調、枯燥,缺乏吸引力。 在課堂教學中,應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參與課堂教學,把課堂還給學生。
2.很多學生不喜歡上政治課,主要是覺得政治課所講的理論和自己的實際生活相距較遠,因為政治課總是給人以“假、大、空”的印象。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課堂教學中,根據學習政治課的目的提示,教師要以教材為出發點,立足課本,化抽象為具體,系統、形象地通過課堂教學,使學生獲得知識,提高能力,接受教育,學會做人;使學生認識到認真學習與個人將來的發展、祖國未來的建設息息相關,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學習興趣,產生巨大的學習動力。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編排一些情節或圖片,如根據教學內容編排一個小品故事,就能讓學生產生濃厚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3.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政治課教學中,還要注意喚起學生求知的好奇心。好奇心是人們獲取新知識的內在動力。如果學生的好奇心得到了滿足,就會產生極大的興趣。在教學中,還可以為每個學生提供成功的體驗,給他們以成就感,特別是成績相對落后的潛質生,教師可以提供一些相對容易的題給他們做,讓他們獲得成功的體驗,并不失時機地加以肯定和贊美,從而激發其學習的興趣。
4.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教師必須轉變教育觀念,認真鉆研業務。在備課時,不僅要深鉆教材,而且要鉆研學生。當前,社會迅速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不斷地更新,給學生帶來各方面影響,給政治課提出了新要求。所以,教師要有敏銳的政治嗅覺,不斷地捕捉各種社會信息和社會熱點,分析學生思想上存在的疑難和困惑,觀察學生言行中所出現的情況,掌握學生的思想,了解學生共同關心的問題,及時地調整、補充教學內容,理論聯系實際,有的放矢地進行教學。政治教師要擴大眼界,拓寬視野,要講政治、多學習、善分析,努力提高自己的素質和理論水平,改變思想政治課理論脫離實際的狀況。在教學方面,教師要有敢于創新的精神,要有積極主動地接受新知識的容量。
二、在政治課教學中要充分利用情感因素
情感因素是影響課堂教學效果的重要因素。在政治課教學中,就是指教師要學會和學生“換位”,要學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去感受世界。通過換位,教師就能正確地了解學生在學習中的感受,學生就會感到自己被理解和接納,容易對教師產生理解和信任。“親其師則信其道”,良好的師生關系,彼此信任的課堂氣氛,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的時候完全打開心扉。
在政治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端正教育思想,找準自己的坐標位置,放下“師道尊嚴”的臭架子,樂于與學生相處,當好學生的良師益友。在課堂內,教師采用談心教學法,充分發揮情感因素的作用,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真正做到用心和學生交流;在課堂外,注重平等待人,友好相處,采用無拘無束的交談方式,與學生打成一片,增強情感交流。
三、在政治課教學中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素質
長期以來,在應試教育的影響下,學校只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了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當前,在素質教育的大浪潮中,學校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學生能力的培養和素質的提高上來。在教學的過程中,要理論聯系實際,提高學生應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真正把應試教育轉到全面提高學生能力和素質的軌道上來。
1.培養農村中學生的能力,就要樹立新型的人才觀。并是求每個人都升學,而是要求個個都要成才,要求學生做到學以致用。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就要解決傳統課堂教學“一言堂”的不足,促使學生積極思考,主動發言,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2.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教師還要應用現代教學輔助技術和媒介,突破傳統課堂的局限,提高教學效率,最終達到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合理地運用網絡、多媒體教學會對教學質量的提高和教學目的的實現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要讓學生多參與教學活動。
作為農村中學的思想政治課教師,只要我們任勞任怨,一絲不茍,積極創新,勇于探索,在教學中能注重激發學生的興趣,不斷培養學生的能力和提高學生的素質,我們就會看到農村孩子在新時代繽紛的舞臺上馳騁飛翔。
【參考文獻】
[1]葉奕乾,何存道主編.普通心理學[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8).
[2]皮連生著.學與教的心理學(第四版)[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2).
[3]伍新春編.兒童發展與教育心理學[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