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曉文
〓〓推行精細化管理,是學校管理者不斷追求卓越、實現教育夢想,適應素質教育,促進學校內涵式發展的有效途徑,提升學校競爭力的必然選擇。
一、制度建設規范化,提升管理的法治性
我校依照國家和地方制定的法律、法令、條例,結合學校的實際,修訂完善了《臺山市華僑中學制度匯編》,明確學校德育、教研、安全、后勤等方面的各項規定和要求,規范教職工日常工作行為,讓每個教職員工的行為都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時減少管理中的人為因素,有效克服管理的隨意性和主觀性,增強學校精細化管理的規范化和法治性。在《臺山僑中中學生行為規范》、《臺山僑中宿舍管理條例》等制度的基礎上,編訂《臺山市華僑中學學生手冊》,從文明禮儀、學習規范、宿舍紀律、獎懲措施等方面,保證了學生在校每一個環節都有章可循。并通過統一組織新生學習手冊,讓每一個學生盡快地熟悉學校管理制度,自覺適應學校管理要求,使我校學生管理工作上一個新的臺階。
二、職能分工目標化,落實管理的明確性
為了更好地貫徹和落實各項制度,做好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我校成立由校長任組長、各分管副校長(副書記)任副組長,涵蓋德育、安全、教學、學科改革、校本課程開發、師資培訓、辦公、后勤等八個領域的領導小組,在此基礎上逐漸形成了五大管理體系:(1)由分管副校長、德育處、團委、級長、班主任、心理教師、宿舍管理教師等建立起來的德育安全管理體系;(2)由分管副校長、教導處、教研室、科組長、備課組長等建立起來的教學科研管理體系;(3)由分管副校長、辦公室、秘書室等建立起來的辦公宣傳體系;(4)由分管副書記、總務處、后勤人員等建立起來的后勤服務體系。(5)由黨總支、教職工代表、家長代表、學生代表組成的學校管理和民主監督體系。
在每一個體系中,采取主管領導負責制,大膽放手讓班子成員工作,調動了管理人員的積極性,發揮了管理人員創造力。分工明確的管理機制,縮短了指揮鏈,減少了管理層之間的管理損耗,使各部門的事權和人權相互協調,責任與權利相統一,大大提高了管理效益,達成“時時有人管,事事有人管”的管理目標,形成了全校工作“一盤棋”的良好局面。
三、德育建設現代化,構建管理的時代性
1. 建立“中學生德育管理平臺”
學校的德育管理是一項非常繁雜的工作,為了便于我校的管理工作,減輕德育管理團隊的負擔,學校建設了一個“學生德育管理平臺”,利用信息技術,分門別類的登記學生的各種基本信息和行為表現,讓每個學生的情況都記錄在案,形成一個立體的“學生成長檔案”。如某一天,某班某學生遲到,某學生違規實用手機,某學生做好人好事,都在系統中有專門的欄目進行記錄,做到“人人有記錄,事事有記錄。”
使用學生德育管理平臺是學校德育管理的一項改革與重要手段。校園內無論是宿舍管理、年級管理都是具體記錄到學生本人,并在“臺山僑中學生德育管理平臺”上獎或扣了相應德育分;每天教學區、宿舍區的管理情況都以信息反饋匯報給年級抓級行政和班主任。這樣,年級領導或班主任就算不在學校,也能對本班學生一天學習、生活的情況了如指掌,更有利于針對性的教育。班主任每周一都會對學生的德育操行分總結,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律性。這也是我校德育管理的一大特色。
2. 建立校園智能“一卡通”系統
在日常管理過程中,與電信企業合作,建立了校園智能“一卡通”系統。學生的校園卡,不僅能用于學生在校打電話、食堂打飯、消費,還有一個重要的功能就是通過校門時的打卡,系統會自動發送短信告知學生家長子女出入學校的信息。此外,學校還在生活區安裝了考勤系統,利用校園卡的系統來管理學生,讓教官第一時間通過電腦來了解學生出入宿舍的情況,杜絕了由于傳統的人手點名而容易出現的漏洞,提高了安全管理水平和效率。
責任編輯 邱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