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露
【摘 要】翻轉課堂也稱顛到課堂,通過對教學流程的顛倒安排,改變了傳統教學中的師生角色并對課堂時間的使用進行了重新規劃,實現了對傳統教學模式的革新。在翻轉課堂中,信息技術和活動學習為學習者構建出個性化協作式的學習環境,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通過圍繞翻轉課堂的起源、概念與特點的分析,結合我國基礎教育的國情和現狀,構建出初中英語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
【關鍵詞】翻轉課堂;信息化;教學模式;高中英語
一、翻轉課堂的起源
國外最早于2000年,美國Maureen Lage, Glenn Platt and Michael Treglia在美國邁阿密大學時采用“翻轉教學”的模式,但是他們并沒有提出“翻轉課堂式”或“翻轉教學”的名詞。2000年,J.Wesley Baker在第11屆大學教學國際會議上發表了論文“The classroom flip: using web course management tools to become the guide by the side”。
2007年,美國科羅拉多州化學教師喬納森·伯爾曼(Jon Bergmann)和亞倫·薩姆斯(Aaron Sams)Woodland Park High School 的化學老師 Jonathan Bergmann and Aaron Sams使用屏幕捕捉軟件錄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講解并把結合實時講解和PPT演示的視頻上傳到網絡,以便幫助課堂缺席的學生補課。更具開創性的是,兩位教師逐漸以學生在家看視頻聽講解為基礎,節省出課堂時間來為在完成作業或做實驗過程中有困難的學生提供幫助。他們由此提出了“翻轉課堂”(The Flipped Classroom)的理念并在實踐中逐漸形成了 “翻轉課堂式”這種創新教學模式,并推動了這個模式在美國中小學教育中的使用。隨著互聯網的發展和普及,翻轉課堂的方法逐漸在美國流行起來并引起爭論。
二、翻轉課堂的定義和特征
“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是從英語“Flipped Class 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一般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傳統的教學模式是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布置家庭作業,讓學生回家練習。與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同,在“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下,學生在家中或課外通過觀看教學視頻中教師的講解完成知識的學習,而課堂變成了老師學生之間和學生與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包括答疑解惑、知識的運用等,從而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隨著教學過程的顛倒,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也隨之發生了變化。
(一)重新建構學習流程
“翻轉課堂”顛覆了傳統課堂的教學模式,由傳統的“教—學”到“技術支持的學—教”。 “翻轉課堂”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了重構。“技術支持的學”是學生在課前進行的,老師不僅提供了視頻,還可以提供在線的輔導;“教”是在課堂上通過互動來完成的,教師能夠提前了解學生的學習困難,在課堂上給予有效的輔導,同學之間的相互交流更有助于促進學生知識的吸收內化過程。
(二)教師角色的導師化
“翻轉課堂”使得教師從傳統課堂中的知識傳授者變成了學習的促進者和指導者。教師應該運用新的教學策略促進學生的學習,但不能干預學生的選擇。教師不再是知識交互和應用的中心,但他們仍然是學生進行學習的主要推動者。當學生需要指導的時候,教師便會向他們提供必要的支持。教師從知識的灌輸者、行為的強化者逐步轉變為學習環境的營造者、多元智能的開發者、學習過程的建構者。這不僅要求教師角色的轉變,而且對教師的教學能力、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都有著較高的要求。
(三)學生角色的主動化
“翻轉課堂”發展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翻轉課堂讓學生自己掌控學習并且是需要學生高度參與的課堂。學生是翻轉課堂的主角。在技術支持下的個性化學習中,學生成為自定步調的學習者,他們可以控制對學習時間、學習地點的選擇,可以控制學習內容、學習量。在技術支持下的協作學習環境中,學生需要根據學習內容反復地與同學、教師進行交互,以擴展和創造深度的知識。它發展了學生安排學習的能力、思維認知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豐富了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樹立起學習自信心。
(四)信息技術的支持
自20世紀70-80年代以來,多媒體、計算機、互聯網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推動人類社會進入了信息時代。“翻轉課堂”是在信息化教育日趨成熟的背景下滋生的新型教學模式。信息技術已經遠遠突破“輔助教學”的概念,成為教育教學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從課前的教學視頻、網絡資源等“知識獲取”手段、到課堂“個性化協作學習環境” 都需要借助于現代化信息技術手段的支持。只有借助于信息技術的支持, 教師制作的在線教學視頻才可以供學生觀看學習, 學生才可以在自主學習過程中通過網絡交流平臺同教師、 同伴就自己的疑惑展開討論。 學生才可以真正成為信息加工的主題和知識意義的主動構建者,教師才可以真正成為學生建構意義、探究問題的幫助者、促進者,而不是知識的灌輸著和課堂的主宰。
三、英語教學中建構“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一)“翻轉課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
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明確提出英語教育應做到人文性與工具性并重,使學生在英語學習過程中既能夠發展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又能夠學會如何學習,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翻轉課堂”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是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最有效的督促手段,因為這一模式真正以學生為中心,要求先學后教。“翻轉課堂”可以讓孩子按照自己的節奏學習,提高自主學習能力。它會讓教學更有針對性,更能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是主動自主學習,教師是有針對性地個別指導。
(二)“微課程”資源豐富和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
新的英語課程同時強調要開發課程資源,豐富和拓展英語學習的渠道。應根據教和學的需求,提供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時代的英語學習資源。教師要因地制宜,創造性地利用和開發現實生活中鮮活的英語學習資源,積極利用音像、廣播、電視、書報雜志、網絡信息為學生拓展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同時,教師還應積極鼓勵和支持學生主動參與課程資源的利用和開發。微課程資源作為這種創新課堂教學方式的變革手段,是按照新課程標準及教學實踐要求,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有機組合。它為“翻轉課堂式教學模式”的成功實施提供基礎,但不是教學的全部,教師應深入開展“微課程”設計與研究,將它與課堂教學相整合,是提高初中英語課程質量的重要途徑。
(三)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趨勢
《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 年)》指出“教育信息化的發展要以教育創新為先導,以優質教育資源和信息化學習環境的建設為基礎,以學習方式和教育模式的創新為核心” 。教育信息化是一個追求信息化教育的過程,應充分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所提供的全新交流平臺和豐富的網絡學習資源,實現一種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以學生為主體的培養創新人才的教學模式。
我國地區之間、城鄉之間存在巨大差異。在發達地區,學生人手一臺平板電腦,而在西部農村地區一所學校也只有幾臺電腦。這就使得“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在中國的實施必須采取尊重差異、穩步發展的策略。在教育資源豐富的地區,名校名師積極探索,開發微視頻,可以較早獲得課堂翻轉的經驗。中西部農村地區可主動接受名校名師的輻射,利用微視頻,讓學生充分享受優質教育資源。沒有網絡條件,人們可以為農村學校提供光盤或U盤,學生可以提前學習微視頻。
參考文獻:
[1]The flipped classroom[EB/OL].[2012-03-16].http://digitalsandbox. weebly.com/flipped-infographic.html
[2]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 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 2012
[3]金陵.“翻轉課堂”,翻轉了什么?[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 (9):18
[4]張金磊,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 (4): 46-51
注:該文為甘肅省2014年度“十二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普通高中英語課外閱讀校本課程的開發、實施與管理研究》(課題立項號GS【2014】GHB1125)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