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逐步成為一種新晉的強勢語言,正在席卷全球的語言學習課堂。本文從對外漢語教學存在的問題以及已經取得的成果兩方面來論述目前對外漢語教學的現狀,針對目前對外漢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以促進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和進步。
【關鍵詞】對外漢語教學;現狀;對策分析
一、引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高,中國的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越來越多的世界各國人民認識到學習漢語的重要價值,漢語國際地位的提高為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契機,同時這也是我國對外漢語教學面臨的新挑戰。由于漢語本身的一些特點,漢語不但是一門語言,而且是凝聚了我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和文化的文化符號,因此漢語作為一種特別的語言,出現在第二語言的教授課堂上,需要教師賦予其更多的意義,而且還需要結合世界各國的歷史文化來提出和思考更科學合理的學科教學理論。
二、對外漢語教學的現狀
1.對外漢語教學的課程設置現狀
目前我國對外漢語教學的課程設置中的課類主要有語言課、文學課、漢語知識課和其他課程。這幾方面是就漢語的特點以及語言教學的特性根據課程內容劃分出來的大的課程類別,而具體的小課程的開設需要不同的漢語學院結合當地實際開展和設計。對于符合教學對象狀況的促進其漢語水平提高的課程都應該列入教學內容的范圍中,而不符合教學對象學習漢語實際情況的一些課程可以適當地停止。另外在實際教學中通常將每類課程中的相關內容分解開設計專門課程進行教學活動,將每一個大的課類劃分為小型的、專門具體的課程,如語言課劃分成語音課、字形課、拼音入門課、口語交際課等,將不同的聽說讀寫技能劃分為專項技能訓練的單元,通過說話、寫作、聽力、閱讀等不同的課型將漢語的專項技能與特別要求結合起來,可以設計報刊閱讀、詩歌寫作、新聞聽力等課程。而在課時的要求上,現行的對外漢語教學大多依據不同的課型以及教學對象的漢語基礎進行周課時和總課時的設計工作。
綜合來看,我國對外漢語的課程設置較為靈活,其中課程設計占據了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總體和核心地位,涉及到了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方方面面,因此做好課程設計工作是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具備針對性、可持續性的重要前提和基礎。
2.對外漢語教學所取得的成果
由于國家的有力推動,對外漢語教學如今取得了一些令人驚喜的成果。基于漢語本體的研究進展成效顯著,對外漢語教學研究工作對于不同國家人民的漢語學習情況進行了深入分析和研究,因此如今可以站在一個新的角度來討論和審視對外漢語教學工作,以新的問題或課題帶動對外漢語教學研究,促進教學和科研工作的共同發展。
過去對外漢語的教學安排主要為以漢語預備教育和短期語言培訓為主,現在逐漸增加了正式漢語教育的比重。我國對外漢語教學規模日漸擴大,學科教學體系的日趨完善,這些都為國內高校設置對外漢語專業提供了條件。而對外漢語學科的發展也已經累積了多年的教學實踐和研究,國內對外漢語教學隊伍的專業性也保證了我國對外漢語教學方式的豐富多樣,比如現在越來越多的對外漢語教師能夠利用多種多樣的教學法對世界各國人民進行教學工作,能夠充分地引進和消化吸收不同的對外漢語教學理論來輔助自己的工作。
3.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出現的問題
外國友人根據自身對于漢語和中國的熱愛,走進了我國設立在國外的孔子學院,在完成了一定階段的漢語學習后參與到HSK考試中來。但是目前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出現了一些新的問題,阻礙著對外漢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比如,來到中國國內學習的留學生基本上沒有漢語基礎,一方面要考慮到留學生來自世界各國,其文化背景和認知能力都有所不同,因此經過一個學期的漢語學習之后,有的學生表現很好,而有的學生由于母語與漢語發音和字形等方面差異太大而考試成績不理想,這些情況都是正常的,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將學生來自不同國度和不同文化背景這一因素考慮進自己的教學計劃之中。如果使用一種教學方法對待所有的留學生,那么教學效果會大打折扣。目前很多對外漢語教師考慮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并沒有采取有效措施來解決這個問題,長此以往就會影響到對外漢語教學的發展。
另外,HSK考試和日常教學之間存在的沖突和矛盾也進一步將對外漢語的教學工作導向了應試教育的框架之中。讓外國留學生為了通過HSK考試而學習,他們對漢語的興趣和熱愛就容易失去,久而久之,留學生的漢語沒有得到提高,而且“為了考試而學習”的怪圈也容易使得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產業化、商業化。但是重經濟效益而忽視教育本身目的的行為,也不利于對外漢語事業長期的發展。
三、對外漢語教學中出現問題的解決對策
1.將考試與日常教學有效結合
為了通過HSK考試而學習漢語的態度是不端正的,不過HSK考試的專業性、客觀性也使它成為了留學生漢語專業考試的最佳方式。日常的對外漢語教學應該結合HSK考試的規則和內容來進行計劃和安排,雖然考試不是講授和學習語言的唯一目的,不過考試與教學二者的結合能夠使學生在通過漢語了解我國歷史和文化的同時也取得一定的漢語級別鑒定證書,而且對外漢語教學人員也能夠以考試為導向,在日常教學中融入聽說讀寫譯訓練,HSK考試另一個層面也成為了鑒定對外漢語教學人員教學效果的工具。
2.優化對外漢語教材編寫工作
不同國家的留學生的漢語基礎不同,因而教師必須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指導和滿足班級學生的學習需求。對外漢語教材的編寫過程中,編寫人員必須認識到教材的覆蓋面需要廣博,內容多樣,要提高編寫教材的質量,不斷對內容和編排方式進行創新,使漢語教學工作與時俱進。
3.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水平的提高
對外漢語教師應當努力加強自身素養,將自己定位在較高的位置上進行對外漢語教學工作。而課堂教學質量是教育教學工作的核心,教師需要認真鉆研教材和教法,認真備課,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導作用。教學活動一定程度上直接決定了課程的質量,教師不僅要按照自己現有的知識水平安排教學目標,還要考慮到教學活動的文化性和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積極性,在輕松活潑的氣氛下完成漢語的學習,并且增長關于中國歷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識。
四、結語
中國綜合國力的強盛,帶來了我國漢語國家推廣事業的飛速發展。中國文化和歷史受到世界各國人民矚目的同時,越來越多的留學生和國外對中國懷有熱忱之心的友人來到了漢語言的課堂學習漢語。目前我國對外漢語教學規模日漸擴大,我們更要正視對外漢語教學工作的現狀,不僅要看到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已經取得的成果,也要看到對外漢語教學工作出現的問題,然后從考試與日常教學有效結合、優化對外漢語教材編寫工作、課堂教學質量和教師水平的提高等方面出發加強我多對外漢語教學學科建設工作,以此推進國際漢語教育工作的拓展和深入。
參考文獻:
[1]包文靜.對外漢語教學中“上”、“下”等三組方位詞的認知分析[D].新疆大學.2012
[2]高會.網絡對外漢語教學交互設計[D].北京語言大學.2013
[3]馮芳.對外漢語教材評價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0
[4]李靜波.對外漢語教學問題探析[D].山東大學.2011
[5]姜丹丹.面向對外漢語教學的插入語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0
[6]李茉.個別化教學在對外漢語教學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10
[7]陳煒.對外漢語教學成績測試效度研究[D].上海外國語大學.2010
作者簡介:
周曉利(1989~),女,河南省濮陽市人,工作單位:貴州師范大學文學院,職務:學生,研究方向:漢語言文字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