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朝霞
【摘要】小學英語教學中,運用電教多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培養創新勇氣、樹立創新意識;其次,創設創新情境、誘發創新欲望;再次,提供創新素材、指導創新實踐;最后,評價創新成果、提高創新水平。教師要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遵循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創新動機,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關鍵詞】小學英語 ?教學 ?電教 ?創新精神
【中圖分類號】G623.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02-01
以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的素質教育是當今教育改革的主旋律,課堂教學則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及實踐能力的主陣地。把多媒體教學引入英語課堂是英語教學發展的趨勢和必然,那么我們又如何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電教媒體,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呢?
一、培養創新勇氣、樹立創新意識
在教學中運用現代電教媒體,結合教材的具體內容,向學生介紹英語史料、英美國家文化習俗、英語童話故事等,向學生展示英語的美、趣、妙,幫助學生揭開創新的神秘面紗,體會到創新并不神秘,有利于培養學生創新勇氣。
在教學中還利用多媒體的閃爍和色塊的作用,結合教材內容,制作CAI課件,在畫面上巧妙設計“Information gap” ——信息溝,啟發、誘導和鼓勵學生從多方面、多角度去尋找問題的答案,大膽發表不同的見解,培養學生積極求異的創新思維能力,從而逐步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創設創新情境、誘發創新欲望
創新欲望是創新學習的基礎,是創新的最大的動力。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欲望”,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新舊知識的聯系與交替不時在學生的認識過程中造成沖突。教師要充分運用現代電教媒體,利用或制造這些矛盾沖突把學生帶進問題情境,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探究愿望,讓學生沖出重圍。因而,培養學生學習興趣,誘發創新欲望是培養創新精神的重要前提。
針對小學生年齡小、活潑好動,興趣易激發、易減退的特點,在教學中運用計算機多媒體技術,把教材中單調的文字內容,通過文字、聲音、圖像相結合的多媒體方式,形象、生動、逼真的展示出來,創設出更具直觀性、感染力和挑戰性的情境。使整個過程圖文并舉、聲情并茂、視聽結合,渲染了氣氛,激發了學生的參與意識、創新意識,使其主觀上產生對新知識追求的動力。
如,教“Time”一課,利用多媒體的演示,通過看琳瑯滿目的鐘表,圖文并茂、生動形象、豐富多彩、激起學生強烈的好奇心。使學生在短暫的時間里,領悟到學習和掌握時間的重要性。同時設計不同地區在同一時刻的時差顯示的課件,讓學生在學習鞏固時間表達法的同時,了解世界各地的時差,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進入樂學的狀態,達到誘發創新欲望的目的。
三、提供創新素材、指導創新實踐
創新離不開實踐。提供創新素材,指導學生創新實踐是培養創新精神的有效途徑。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應充分挖掘新活動的素材,把握時機,利用各種電教媒體為學生提供創新實踐活動,如給故事配音、想象故事結尾、猜謎語、唱歌、游戲活動等。
對于小學生來說,一堂四十分鐘的課,確實很難始終如一、高度集中注意力,尤其在課臨近結束時,特別容易分散注意力,降低課堂效率。因此,在一節課進入尾聲時,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示幾幅對話場景,讓學生自由對話,然后看動畫,隨著畫面的變換給動畫配音,使他們在輕松活潑的氛圍中,進行交際性練習,培養他們仔細觀察事物、善于用英語思維和表達的良好習慣,同時實現創新目標,體驗創新樂趣。
四、評價創新成果、提高創新水平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在人的心理深處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要,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兒童的精神世界中,這種需要特別強烈”。課堂教學中,學生是否是一個發現者,研究者,探索者,主要通過教師的評價和同學的贊賞來體現的。
在課件設計的練習中,通過多種形式(符號、聲音、文字等)生動有趣的評價,每當學生答對時,電腦屏幕上就出現唐老鴨的“笑臉”及“Very good.”或一陣熱烈的掌聲;學生答錯時,電腦就會發出一種怪怪的聲音,還會鼓勵學生“Don?蒺t worry,Try it again.”“不要泄氣,再試試。”例如,在教學“Colours”一課,做鞏固練習題時,我通過電腦設計出顏色各異的種子,讓學生按電腦錄音提示的顏色選種子,如果選錯了,地面則會出現一個怪物說到:“種子被我吃掉了,請再種一次”;如果選對了,地面上就會長出那一顏色的花朵,并發出“Very good!”的聲音。只有這樣經常給予學生積極的鼓勵和肯定的評價,使學生感受到自己是一個成功者,學生才能自覺去創新,自覺地提高創新水平。
總之,教師要積極運用電教媒體,遵循學生的心理規律,利用創新教育的主陣地——課堂教學,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讓學生主動參與、主動發現、主動探索,樹立學生的創新意識,激發學生的創新動機,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