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英
【摘要】眼睛是人體重要的感覺器官,視力障礙影響了學生的生活和學習。而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提高視障學生的功能性能力,對他們的視覺缺陷進行補償教學,提升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能力,實現學校的教育目標。本文闡述了視力障礙對學生的影響以及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視障學生的作用,研究學校運用多媒體教學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多媒體輔助教學 ?視力障礙 ?數學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130-02
1.視力障礙對學生學習的影響
眼睛是人類重要的感覺器官,人們獲得的信息有超過90%都是通過視覺感知的。視力障礙阻礙了學生對事物的認知,獲得信息的來源也相對狹窄,同時學生的認知能力思維以及心理發展也受到了影響,所以視障學生難以把握生活和學習中涉及到內容的本質特征,難以進行抽象的概括和總結,最終不能夠將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由于視力障礙,學生不能夠準確的認識物體的形象以及變化的過程,形象和空間思維能力的發展也受到了影響,尤其是數學的學習,視障學生學習的困難將會隨著知識難度提高而增加。
2.多媒體輔助教學對視障教育的意義
現代化的教育不僅注重教學質量的提高,同時還注重多媒體技術等信息技術的運用,豐富教學的內容和方式,推進了視障教學的發展。多媒體輔助教學是指在視障教學中維持或者提高視障學生的功能性能力,尤其是補償視障學生缺陷的技術和輔助教育設備。多媒體輔助教學能夠通過視障學生的其他感官來彌補視覺的缺陷,提高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能力。
3.多媒體輔助教學的運用
3.1 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由于視障學生難以用眼睛直觀的感受世界和了解事物,在小學高年級數學教學中,教師可通過信息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情境,讓學生用耳朵、手指以及身體來感受事物,從而獲得知識,理解并且運用。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基本性質”課程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語音設施來引入猴王分香蕉的故事。花果山的猴子們很喜歡吃香蕉,有一天猴王在樹上采了12根香蕉,準備分給三個小猴子吃。猴王首先給了第一只猴子2根香蕉,這是老師提問:第一只猴子分到的香蕉用分數怎么表示?學生回答過程中,教師要有效的引導學生思考。接著,第二只猴子看見了香蕉說:我要更多的香蕉,我要3根香蕉。第三只猴子說:我要比他們更多,我要4根香蕉。猴王聽了之后非常的猶豫,它想要滿足猴子們的要求,可是又擔心分配的不均,它該怎么分配呢?同學們能不能幫助猴王出出主意呢?在故事的吸引和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們都會積極的、認真的為猴王思考解決的方法。
3.2 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生的探究動機
數學與生活有著緊密的聯系,因此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數學學習與實踐生活的聯系,營造良好的探究問題場景,通過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思維能力。例如,在教學“元、角、份的認識”課程時,借助觸摸道具和多媒體語音設備,教師將教室布置成簡易的水果店,并且利用語音設備播報商品的價格,蘋果4元一個,香蕉2元6角一根,橘子2元1角一個。為學生準備好蘋果、香蕉和橘子,并且為學生準備好零錢,讓學生分別扮演營業員和顧客,買最想買的水果。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能夠聯系生活,對錢有了更好的認知。此時,老師提問:現在老師有30元錢,誰能幫老師算一算最多可以買多少個水果?學生的思考能力和想象能力得到拓展,一定會積極地思考問題。
3.3 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進行互動性學習
視障學生由于視力的缺陷,與他人的交流和溝通較為困難,此時,老師應該通過多媒體輔助教學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師生之間的互動,從而形成互動性學習。數學教學過程中,教師要保證視障學生的主體地位,鼓勵學生思考和表達,同時鼓勵學生之間相互合作和交流。通過積極的互動,學生在討論中理解和感悟知識。例如,在學習除數是小數的除法時,首先,教師利用已學的知識提出第一個問題,142除以25等于多少?學生們很快便能夠回答出答案。接著,教師提出第二個問題,142除以2.5等于多少?此時,學生就難以回答了,但有的同學就會猜想能不能將小數轉化成整數,怎么樣進行轉化呢?此時讓學生進行交流,學生討論怎么轉化、怎么計算,有沒有什么計算方式?教師要在學生討論中進行引導,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
視障學生由于視力障礙,難以直觀的認知和感受事物,因此要促進視障學生對事物、知識的正確和深入的認知,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能力,促進學生的綜合感官能力,更好的適應時代需求。而多媒體輔助教學的出現則大大的改善了盲校教育現狀,教師可借助多媒體輔助教學為學生創設更好的學習情境,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實現教學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徐盛華.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好處多[J].考試周刊.2014(24)
[2]陳永發.多媒體輔助教學過程中不容忽視的幾個問題[J].中學課程資源.2008(10)
[3]何德懷.反思多媒體輔助教學在數學課堂上的運用[J].數理化學習.20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