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組織教學。針對女生膽小、愛干凈、羞于活動;男生好動、好學、好勝,激發學習熱情,發展身體素質,培養健康心理。根據學生反映類型分為:1.協同型2.穩定型3.從眾型4.消極型。組織教學應充分發揮協同型的才干。激發穩定型的能力,逐步與協同型接軌,幫助從眾型形成積極的自我體育意識和行為,使消極型獲得成功感。根據學生心里特點和反應類型,進行體育教學要注意靈活運用教學節奏和練習形式:1.有序性2.針對性3.適量性4.興趣性5.多樣性6.對比性。
【關鍵詞】心理特點 ?反應類型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9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5-0205-02
中學階段是青少年生長教育的高峰期,在生理和心里上處于不成熟時期,在課堂上會出現多種心里特征和反應類型。在教學中,為更好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應根據學生心里特點和反應類型安排教學。來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以達到增強學生體質,培養健康心理的目的。
一、根據學生心理特點,組織教學
隨著體育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教與練”為主的教學法逐漸變成“學與練”為主的教學法,將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有效結合,進而充分發揮出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將“單一生物體育觀”轉變為“多維體育觀”,廣泛運用生理學、心理學、社會學知識,創造科學、合理、和諧的教學環境。特別是心理學原理運用于體育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的心理活動貫穿整個課堂教學,教師的儀表、語言、動作到教學場地、體育器械、體育教學環境的布置;體育教學的安排、練習方法的組合到教學過程的精心組織、對學生的指導,這些都能直接或間接影響學生的情緒與學習積極性.在開展學校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應把握體育心理學的應用方法,在符合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的基礎之上,使學生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不斷提高,落實素質教育這一重要目標。
(一)中學女生特點是膽小,愛干凈、羞于活動
它是體育教學一大障礙。根據這些特點,首先要求她們穿運動服上課,選擇一些比較干凈的場地教學。減少學生思想顧慮,如:體育課前把墊子打掃干凈,盡可能不弄臟衣服等。其次,對女學生月經情況登記,根據個人健康狀況,經期反應,在教學上做不同安排。此外,體育課力爭做到內容豐富,形式新穎,方法多樣。正確的學習動機和濃厚的學習興趣是主動學習的前提。使學生在多種形式的活動中不斷受新異刺激,產生探尋心理,激發練習興趣。同時,注意處理好與學生的課內和課外關系,讓學生對老師有更多了解,充分信賴。提高學生對保護幫助的認識,講明保護幫助是教師的職責,注意保護方法得當。
(二)中學男生特點:是好動、是好學、是好勝
情緒的變化直接影響著人們的工作、學習和生活,良好的情緒是人們成功地從事各種活動和健康生活的重要條件。體育教學中學生的情緒變化對提高教學質量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學生的良好情緒狀態是教學成功的關鍵,有助于學生挖掘自身潛力、發揮技術水平。體育教學在室外動態中進行,而且教材內容差異很大、難易不一。體育教學的特殊性容易使男學生產生特別的情緒狀態。
1.據好動特點,做到嚴與活相結合。男生在課上喜歡表現自己。但制約力差,注意力不集中,而傷害事故就在此種情況下發生。因此,首先嚴格要求,向學生講明只有在教師指導下,才能學好技術動作,通過科學的聯系來達到增強體質的目的。在此基礎上,嚴肅課堂紀律。做到嚴中有活,活而不亂。嚴格要求與生動活潑相結合,組織紀律嚴,課堂氣氛活;課的組織嚴,教材內容安排活;練習要求嚴,教學手段活;考核標準嚴,考試方法活。
2.根據好學的特點,做到精講與多練相結合。男生普遍有求知欲,好學的特點突出,模仿能力強。且有盲目性。對教師講解不耐心聽,急于做運動。因此講解要簡明、生動、快捷,使學生盡快理解動作關鍵,做到精講與多練結合。
3.根據好勝特點,做到因勢利導,調動學生積極性。在教學中可采取競賽方法活躍課堂氣氛。運用比賽方式振奮學生精神,激發學習熱情。發展身體素質,提高技術水平,培養學生堅毅頑強克服困難的良好品德。
二、根據學生的反應類型組織教學
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是有效體育教學的關鍵。教師整堂體育課都要隨時注意和觀察學生,通過學生的表情、眼神和動作質量來判斷注意力是否分散。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運用注意規律進行處理,合理安排教學順序以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體育課上學生的注意力容易受到場地、器材及四圍環境的影響而分散。教師要精神振作,講解生動形象,示范力求完美。同時通過簡短靈活的問答、新穎有趣的練習、機動多變的隊形操練等方式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到體育教學中來。教師要經常變換條件與要求,采用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注意力,進而達到教學要求并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提高教學質量與效果的重要途徑就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學習欲望,而合理運用體育心理學就可以達到此目的,并為整個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打下良好基礎。當學生對體育有興趣時,一方面,能產生積極情感,上體育課時情緒高昂,有助于體育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從而提高學習質量,另一方面,還會產生愉快的情感體驗,從而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難,積極主動地堅持體育鍛煉。教師還應把握學生的反應類型開展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一)協同型
此類特點是組織紀律強,練習游戲,比賽主動,認真、積極、刻苦、爭強、好勝。此類學生所占比例不大,一般對體育課興趣極強,對他們應信任重用,嚴格動作的規格要求,充分發揮他們的才干。
(二)穩定型
此類學生動機與結果都處于相對平衡的發展狀態,對學習能力有信心,但超越自我意識,競爭意識不強。表現為自覺積極,按計劃完成學習任務。此類學生所占不利較大,教學管理上應采取誘導方法,培養競爭意識,給予激發能力的機會。提供自我表現條件,在掌握技術上和考試成績上有所突破,逐步與協調型接軌。
(三)從眾型
他們表現以仿效遵從迎合構成與他人的伙伴關系。缺少自立、固定、主動體育行為。此類最大。教學中采用誘導兼刺激辦法,誘導他們自我主體意識和對體育的興趣。強化對體育健身悅心和發展人際關系的認識;刺激是心理上和行為意識 對體育的興趣。強化對體育健身悅心和發展人際關系的認識;刺激是心理上和行為上的激勵。適時適度的是學生體驗不同的刺激效應。如:在學習群體中把他們劃歸為協同型和消極型之中,使其受到不同群體中不同體育模式的誘導和刺激,不斷激發對體育學習行為的積極作用,克服消極作用,形成積極的自我體育意識和行為。
(四)消極型
他們表現出情緒低落,無熱情不認真,少練習,甚至拒絕體育行為。這種體育行為,可能是基本一貫性的,也可是間斷性的,或局限于某些教材的運動項目上,其管理可用教育誘導和約束強制相結合的方法,在教學中有目的的強化體育意識與強化體育行為對現代人的塑造和終身體育的教育。對一些學生可采取定時、定量、定指標的強制負荷練習,使他們獲得成功感。
三、學生的心里特點反應類型,體育教學時靈活運用教學節奏和練習形式
(一)體育教學時教學節奏的靈活運用
所謂教學節奏指課堂教學活動節奏。它是通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講解示范的快慢,教學實踐的掌握及教學任務的安排松緊程度,在課堂活動中的張與馳等方面體現出來。在教學過程中,根據實際情況對那些體質較弱接受力較差的學生,在教授教材的難點、重點宜采用緩慢節奏。即教師講解慢些,示范采用分解形式,在組織學生練習時不慌不忙。對身體素質較強的學生,在復習課時采用快速節奏,示范多用完整法,學生練習速度快,教學上教師對不同性質的教材內容搭配合理重點突出,講解示范速度的快慢適應教學,時間掌握準確以便更好的切合學生實際情況。
(二)體育教學時練習形式的靈活運用
在體育教學中,學生在進行基本部分練習時,有一定量的運動負荷施加給身體,這不僅使肌肉處于緊張狀態,而且使運動中樞神經系統處于高度興奮狀態。體育課的結束部分是體育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少教師只注重整理活動中身體的放松,教學比賽經常安排至基本部分的最后,使學生在快下課時仍處于生理心理活動的高度興奮中。根據體育學科的發展趨勢,更注重研究體育教育教學過程中的心理現象,特別側重研究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心理特點和變化。體育教學的主要目標是運用身體練習促進學生的整體健康發展,以此達到培養人的目的。體育心理學側重研究如何通過體育教學的手段與方法增強學生參與體育學習、活動的動機,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提高學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調節學生的情緒狀態,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競爭意識。
為了提高練習效果,在練習的安排上做到以下幾點:
1.有序性:練習設計首先安排練習順序,使練習與練習之間相互銜接,相互促進、逐步增加練習難度,提高練習質量。
2.針對性:練習安排要從大多數學生實際情況出發,處理好練習的密度、難度和進度。適合大多數學生的聯系水平與接收能力。要針對學生練習個體差異,在練習難度、練習步驟、和運動負荷上提出不同的要求,使學生經過一定的努力能跟上進度,達到預期的要求。
3.適量性:練習時要合理安排練習的量與強度,處理好量與強度的關系。
4.興趣性:要采用新穎、有趣生動活潑的練習內容和練習形式,增加練習的樂趣。
5.多樣性:練習時要求練習方式多樣化,做到隊列隊形多樣化、準備活動多樣化、基本教材練習多樣化。
6.對比性:教師可采用形似技術對比,正誤動作對比,練習提高對比方式,使學生知道什么是正確動作。什么是錯誤動作。從而提高對動作的鑒別力和判斷力。
總之,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教師應加強對學生心理特征和反應類型的調控,以便形成良好學習氛圍,教師應了解學生的個性特征,把握其心理活動規律,使之掌握體育技能,提升運動能力。達到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的。
參考文獻:
[1]黃燊.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體育》,2002.
[2]周瑛,付建中.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學術心理輔導與教育》,2003.
[3]齊愛麗,郭樹冠.《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
作者簡介:
韓紀會(1971-),男,河北省唐山市第十二中中學一級體育教師,多次評為區市優秀體育骨干教師。在教學第一線已工作二十年,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和理論水平,這篇文章是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心得結合現代學生的特點深入研究,調查和實踐非常實用,針對性非常強的文章。對現代中學體育教學有非常好的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