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苗
【摘要】音樂對于人的發展和個性、特性形成均有著極大的影響 而良好的音樂教育則是通過音樂教學的手段,達到培養新一代適應時代發展需要的人才。
【關鍵詞】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綜合能力;師生情感交流
一、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0世紀初美國著名實用主義教育家杜威提出:“為了激發學生的思維,必須有一個實際的經驗情境,作為思維的開始階段。”因此,要以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來表現音樂內容,方可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誘導學生積極思維,使其產生內在的學習動機,并主動參與音樂教學活動。
(一)生活引入課堂提高學生積極性
把現實生活引入課堂,豐富課堂的現實內容,使學生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不知不覺巾獲得音樂的情感體驗,加深對生活的認識。比如流行教學歌曲《常回家看看》:首先欣賞歌曲;其后讓學生說出自身對歌曲的理解,從這首歌去體驗音樂中的人問真情,再聯系現實生活,讓學生舉出自己的實例,隨后設想將來自己工作后,不能經常在父母的身邊,會用什么樣的方式去關心和體貼父母。通過這樣的的方式讓學生親身感受生活,使音樂與情感、體驗相結合,在音樂巾親身體驗情感,以情感體驗來學習、感知、掌握歌曲。在興趣中自主、白悟,達到感受美、表現美、創造美的能力,同時也提高r學生的音樂素質。
(二)調動課堂氣氛發揮學生主動性
活動最有利于發揮學生的主動性、獨立性和創造性。人的生命力和豐富的個性只有通過活動,才能充分表現出來。活躍的課堂氣氛,在發揮學生主動性的同時,也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果。例如民問音樂教學樂曲《春節序曲》:首先欣賞音樂,讓學生說出腦中產生的面面;然后介紹這個作品的音樂背景和作曲家;最后針對作品本身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再聽一遍,回答問題。為了更好的加深對這首曲子的理解和掌握,我提前準備一些生活用品及打擊樂器,把學生分組去練習樂曲里典型的節奏,然后合奏讓氣氛活躍起來。通過這種教學模式加深了學生對音樂作品的理解,還應鼓勵和引導學生可以用肢體動作去感受、表現音樂的內容。讓學生親身實踐、體驗、探索的活動,從而形成內發的持久不衰的學習動機。
二、想象、理解、表現能力的培養
音樂課巾基礎樂理知識、視唱練耳這些是相對較枯燥的學習課程,為了更容易讓學生接受,引起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在設計教學過程中一定要靈活掌握,大膽創新。可以開展類似小組競賽式音樂小擂臺活動。每節課利用課前2-3分鐘,清同學上臺表演。表演的內容允許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特長來決定,可以是:獨唱、重唱、獨奏、歌舞表演、詩朗誦、講述音樂小故事、生活小品等。通過表演這種形式,學生表現出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和豐富的想象力,因而每個同學在膽量得到鍛煉的同時,提高了表演能力、開闊了視野、學習音樂的積極性也相對得到提高,從而引導學生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挖掘每個學生的潛能和智慧。作為教師就要創設一定的學習環境,使學生獲得直接的體驗,并激發其創造的欲望,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
三、強化師生的情感交流
教無定法,貴在得法。要改變以前“灌輸式”的教學模式,首先要解決教師白身的觀念問題,變“生硬教書匠”為思想豐富的設計師、出謀劃策的總導演、學生良好的合作伙伴。長期以來,有些教師習慣將自己處于課堂上的“主導”作用,習慣性的把學生當作教學的對象、知識的承載體。在音樂課上,教師為了確保“基本技能”和“基礎知識”教學目標得到落實,一味地強求學生進行枯燥的技能訓練,不厭其煩地長時問地講解樂理知識,要求學生背誦大量音樂家的生辰年月、代表作品,這種把學生當作教學活動的客體的做法,極大地損傷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積極性,影響了學生個性的發展。作為一名即將要加入教師T作行列的我認為,教師應把自己看成是課堂教學的總導演,學生才是音樂課上的臺前主角。在教學過程巾老師應是一個組織者、引導人,而不是一個好與壞、對與錯的評判人。引導學生學會運用組織、設計、分工、合作、討論、協商的方式開展音樂學習與實踐活動。既然要讓學生去創新,就要給學生創造一個民主、融洽、生動活潑的課堂氣氛。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巾,心理狀態是復雜多變的,即有上進心、自信心,也有自尊心、羞恥心、還有自卑感、疑俱感等,不同階段這些心理狀態暗示著他們的學習行為。如何讓學習的心理狀態處在有利階段,這時教師就應該要營造民主,自由爭論的外部學習環境,以促使學習過程向積極方面轉化,讓音樂走出死板的課堂。首先可以對上課場地做適當的改變。例如讓大家圍成一個圈,不要講臺,我們可以走到學生巾去,與學生圍坐在一起,在講授知識時與他們用商量的語氣,共同討論,征求他們的意見。我們既做為老師,也成為學生的朋友、合作伙伴,允許他們有自己的觀點,鼓勵他們標新立異。從表面上看,這只是上課形式的變化,其實是教師隱退為整個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服務者。營造了和諧的師生互動的教學氛圍,以學生為教學活動的主體,為學生創設高度自由的想像與創造的環境,這也是一種音樂教學創新。
四、結論
總之,讓學生積極自主地熱愛音樂,注重學生對音樂課的有效參與;讓學生自主地學習,不斷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主體參與程度,縮短與學生的距離,這樣才能真止促進學生生動、活潑、積極、主動的發展,放手讓學生在音樂的環境中學習音樂、理解音樂、感悟音樂、表現音樂,真止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個鍛煉的機會、一個成功的體驗。讓學生由教育教學的“被動角色”變為“主動角色”,成為學習活動的主體,我想這就是音樂教學改革與創新的一種成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