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婧
【摘 要】
著名教育家呂叔湘先生說:“少數語文水平較好的學生,你要問他們的經驗,他們會異口同聲地說得益于看課外書。”看來,要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要讓學生打下堅實的作文基礎,單靠課內閱讀是不夠的,必須向課外延伸,課內、課外閱讀兩條腿走路,然而我們現在的閱讀教學中存在著不少束縛學生手腳、抑制其閱讀能力提高的問題。
【關鍵詞】
小學生 課外閱讀 現狀 方法
一、課題的目的和意義
本文為了了解并掌握小學生課外閱讀的有關現狀,旨在落實《新課程標準》中關于學生課外閱讀的有關要求。通過發放問卷,電話詢問,調查走訪學生及家長等方式,了解到現在的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現狀。
二、當前小學生課外閱讀現狀
為了更好地加強課外閱讀的策略研究,提高課外閱讀的質量,我們在學區隨機抽取不同年級250名學生及其家長和相關教師,采用問卷調查,座談的方法進行了學生課外調查,調查中發現的問題如下:
(一)對課外閱讀的價值認識不足
課外閱讀與成績關聯度從以上調查匯總表可以看出:開啟智慧之門的課外閱讀受到了如此無辜的“冷落”,有些孩子甚至還認為課外閱讀會影響考試的成績。有些語文老師雖然有些想法,但是在應試教育的浪潮中還是把書本知識放在首位。
(二)學生自覺閱讀的氛圍不濃
令人擔憂的調查結果顯示高達44.8%的學生只是偶爾讀課外書。而且讀書的同學當中40%的學生讀課外書是家長和老師的要求,只有27.2%是愛好。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有了課外閱讀的興趣,就不需要老師家長去督促,當學生形成了閱讀習慣,一切都水到渠成了。所以培養孩子閱讀的興趣尤為重要。
(三)教師方法指導不當
目前,存在著部分教師語文教學意識不強,加之應試教育的影響,使他們只注重課堂教學的研究,而忽略了課外閱讀指導的探討與研究。調查也表明30%的語文閱讀課沒有用來閱讀,而是挪作他用。
三、指導小學生課外閱讀的嘗試
(一)抓住閱讀的關鍵——讓其想讀
常言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影響學習活動的最直接、最活躍的因素,我嘗試著采用如下方法:
1.巧用故事懸念誘發閱讀興趣。學生對聽故事是樂于接受的,家長、教師可利用這個機會引導學生看書,推薦書目,達到激發興趣,擴大閱讀量的目的。
2.在班里建立起一個小的讀書區。在讀書區里的這些書必須是孩子喜歡、適應學生的讀書能力。利用家長會使他們明白了閱讀的重要性,得到了他們的支持。也可以搜集一些孩子比較喜歡的圖書,比如很多孩子很愿意將自己看過的圖書帶過來與大家分享,這樣會有越來越多的孩子參與到閱讀中來。
3.談自己的讀書感受激發興趣。家長、教師要經常講述自己(或組織學生講)閱讀讀物后的收獲和體會,用“現身說法”激起學生情感上的共鳴,使之產生強烈的閱讀欲望。
4.利用家長會推薦家長親子閱讀。讓家長和孩子同讀一本書,讀完后交流閱讀感受。這樣家長既給孩子樹立了好的榜樣,而且也能充分利用課外閱讀時間,并且在交流中,思想擦出火花,讓孩子對閱讀的內容理解更深刻。
(二)掌握閱讀的方向——為其導讀
教師作為閱讀的指導者,應適時地給以引導,教給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的方法,讓學生有好書可讀,是提升閱讀能力必不可少的一步。指導選擇讀物時應注意:
1.讓閱讀與學生的心靈世界息息相通。小學生活潑好動,對社會、對世界充滿好奇感,愛幻想是他們的天性,這就決定了他們喜愛讀帶有幻想色彩的故事。許多童話故事里面的人物都是虛構的,事件、情節也不是來源于生活,但更貼近孩子們的世界,往往能寄托他們的理想和希望。
2.閱讀與語文教學聯系緊密。要想學好語文,能較具體地理解一篇文章,不掌握一定的背景資料,是有一定難度的,因此,我們要根據所教文章的特點,開展拓展閱讀,加大學生的閱讀量。比如在學習童話故事類型的文章時,我先讓孩子了解這篇童話故事的出處,進而推薦他們去閱讀更多的童話故事。
3.閱讀與學生的生活密不可分。學生有一定的生活經驗,選擇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文章來讀,文章的內容很容易與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建立起聯系。
(三)傳授閱讀的方法——引導巧讀
學生要進行大量的課外閱讀,離不開科學的閱讀方法。因此,我們要利用課堂,把閱讀方法的指導寓于課堂教學之中。我根據自己的經驗總結了幾個方法:
1.讀寫相結合。新課標要求學生在中高年級每學期寫一定數量的讀書筆記,這樣使課外閱讀與讀書筆記相結合,讓學生把課外閱讀中見到的好詞佳句摘抄下來,并寫一定篇數的感悟,對學生閱讀能力、寫作能力以及語文綜合能力的提高有巨大的作用。
2.精讀法。就是對于某些重點文章,集中精力,逐字逐句、由表及里、精思熟讀的閱讀方法。在中高年級的課堂教學中,我已經開始培養孩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也就是孩子在自己閱讀的過程中可以把自己的一些隨想寫在文章的旁邊。這種方法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這種閱讀方法要求學生全身心地投人,做到口到、心到、眼到,逐漸養成認真讀書的好習慣。
3.閱讀和表演相結合的方法。這種方法特別適合低年級的孩子。比如我們在學習《猴子種果樹》這篇童話故事的時候,在課堂上我有意識地引導孩子抓住人物形象的動作、語言、神態等描寫,通過生動的表演,孩子們特別喜歡,學得很開心。學習這篇課文順勢引導孩子在以后閱讀童話故事的時候也可以采用這樣的方式,在班級開展表演童話故事的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