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全球一體化進程的加快,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變得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國際上通用的語言,當今已成為了各國教學中的必備學科,從我國英語的教學現狀來看,雖然英語的學習有所提升,但卻一定程度上忽視了民族文化的教導,特別是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出現了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狀況。本文主要就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狀進行了探討,講述了當前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存在的具體原因,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中;英語教學;中國文化失語癥;本土文化
任何一個國家的文化都離不開語言的傳播,從語言的特征中我們能夠讀出一個國家所具備的文化,所以語言與文化是不可分割的。如今,隨著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愈益的密切,英語成為了國際上的一種主導語言,各國都加強了對英語語言的教育,但同時也加入了本土話的元素,然而從我國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卻忽視了民族文化的融入,這就使得我國的英語教學中出現了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狀,面對這一情形,值得我們去探討和解決。
一、高中英語學習中導入中國文化的必要性
隨著西方經濟以及文化的不斷入侵,我國的本土文化受到了一定的沖擊,社會中甚至掀起了崇洋媚外的思潮。我國加強對英語的學習,是為了能夠讓學生們掌握一定的英語知識和能力,讓他們具備與外國人交際的能力,進而能夠將我國的文化傳播出去,然而現實情況是英語的教學中出現了一邊倒的教學現狀,忽視了對中國文化內容的教導,違背了學習英語的最初宗旨,所以加強中國文化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和必要了。
二、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具體原因
(一)缺乏本土文化意識
高中英語的教學中,由于老師自身對本土文化的意識不夠堅定,導致他們在英語的教學中僅僅注重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和文化的教導,這樣一邊倒的教學模式是很多高中英語老師存在的教學情況,另外,由于應試的壓力,導致英語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直接以應付考試為教學的最終目標,所以基本是試卷中考什么內容,老師講課就講什么內容,根本毫無意識去教導本土文化的內容。
(二)教學的理念存在偏差
老師作為高中英語教學的主體,所以對于英語的學習中存在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象,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英語老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學的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課堂上,英語老師為了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定都會注重對英語文化以及風俗習慣等內容的教導,然而卻忽視了對本土文化以及社會習俗等內容的教導,這就直接使得學生們對中國文化的掌握不夠全面,不能夠通過英語來表達本地文化。
(三)教學內容的設置不夠合理
根據絕大多數高中英語老師的反映,高中英語教學的內容不能夠達到提高學生文化意識的原則和效果,缺乏對東西方文化差異的揭示,對本土文化的介紹基本不存在,所以老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很難去進行本土文化的教導。
(四)教學方法過于單一
從當前高中英語教學的現狀來看,老師教學的方法都過于單一,一般都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解,而學生只局限于聽課,沒有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自主性調動起來。另外還存在一邊倒的教學局面,英語老師僅僅注重對英語知識以及英語文化的教導,而忽視了對本土文化內容的教導。
三、將中國文化融入到高中英語教學中的具體措施
(一)將中國文化導入到英語教學大綱之中
從高中英語教學的大綱中我們可以發現,高中英語的教學一般就是注重學生對英語基礎知識的掌握,以及在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上,此外還包括在口頭表達、閱讀以及書寫能力上提高,大綱的主要內容基礎都是圍繞如何提高學生的英語知識以及實際應用能力,并沒有注重對中國文化的導入,因而這就使得在高中英語的教學中,老師只注重對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卻忽視了本土文化的融入,所以要想解決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象,首要就要在英語教學的大綱中融入中國文化,這樣才能讓老師和學生意識到英語教學中融入本土文化的重要性,進而從根本上解決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象。
(二)將中國文化融入到英語的教材當中
英語教材是老師進行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依據,同時也是學生英語學習的直接資料,英語教材中除了有相應的語言知識以外,也有介紹英語語言文化以及相關國家風俗習慣、思想觀念等內容,然而卻極少有關于我國本土文化的內容。如此安排下的教材內容就直接導致學生在學習英語的只能學習到有關外語文化的教育,卻不能接受到本土文化的教育,所以為了避免在英語教學中出現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象,可以在英語的教材中融入一些中國文化的教育內容,以此來促進學生對中英語言文化的共同學習。
(三)將中國文化導入到英語的考試測評中
對于高中生而言,對英語的學習有相當大的一部分原因是為了升學,所以英語的學習對他們來說就是要努力在考試中獲得高分。當前高中英語成績的評價基本都是通過考試的形式來定,然而不論是從平時的期中期末考試來看,而是從最終的高考來看,英語的考卷中很少有涉及到中國文化的內容的,這就使得學生在英語的學習中會直接忽略了對本土文化的學習,因而在高中的英語教學中應當將中國文化也導入到對英語的學習測評中,將中國文化作為考卷中考查的一部分,這樣不論是對學生而言,還是對老師來說,都會促使他們加強對本土文化的學習。
(四)將中國文化融入到英語課程的教學當中
老師作為教學的主體,針對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象,英語老師應該要更新教學觀念,改變教學方法,要從自身加強對英語教學中融入中國文化重要性的充分認識,然后落實到具體的教學過程當中,在英語課程的進行過程里,老師可以通過英語的形式來向學生們講訴中國文化的內容,在培養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時候,可以選取有關中國文化的教材內容,進而有意識地在教導學生英語知識的同時,提高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識和掌握。
四、結語
在進行英語的學習過程中絕對不能忽視本土文化的學習,對于我國高中英語教學中已經存在的中國文化失語癥的現狀,高中英語老師和學生應該要對此予以重視,老師在英語的教學中要加強中國文化的教學,要在有意識地讓學生在接受英語學習的基礎上,也能學習到本土文化。
【參考文獻】
[1]谷晶晶、葉菡.高中英語教學中“中國文化失語癥”存在的原因及對策[J].英語教師,2012(09)
[2]邢麗莎、魏耀章.高中英語教學中的中國文化失語現象[J].科技信息,2012(33)
作者簡介:侯瑤,陜西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2012級碩士。學科教學論(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