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亞西 洪淩娜 楊紹花等
摘要為了解小型城市生態環境中野生脊椎動物的生存現狀,通過走訪調查法、問卷調查法和資料查閱等對玉溪市紅塔區野生脊椎動物的種類以及保護現狀進行了研究。結果表明,紅塔區境內有陸生野生動物53種,其中兩棲類占全國3.60%,占云南省8.90%;爬行類占云南國3.39%,占云南省8.55%;鳥類占全國1.59%,占云南省2.49%;哺乳類占全國1.68%,占全省3.33%。其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2種,二級保護動物有6種。在此調查結果的基礎上,提出了相關保護建議。
關鍵詞紅塔區;野生脊椎動物;保護現狀;保護對策
中圖分類號S185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517-6611(2015)16-143-03
Exploration on Protection of Wild Vertebrates in Urban Ecoenvironment
MA Yaxi, HONG Lingna, YANG Shaohua, LI Hongmei* et al
(Yuxi Normal University, Yuxi, Yunnan 653100)
Abstract In order to figure out the survival status of wild vertebrates i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of small city, species and protective status of the wild vertebrates in Hongta District of Yuxi City were studied by methods of interview, questionnaire survey and documents review.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totally 53 kind of wild terrestrial animals in Hongta District, of which amphibian, reptiles, birds and mammals accounted for 3.60%, 3.39%, 1.59% and 1.68% separately in China, while they were 8.90%, 8.55%, 2.49% and 3.33% separately in Yunnan Province. The corresponding protective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 in accordance with the investigation results.
Key words Hongta District; Wild vertebrates; Protective status; Protection measures
在小型城市生態環境的建設發展中,野生動物作為自然生態系統中不可替代的部分,對于維持城市的生態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小型城市生態環境的規劃建設是城市長遠發展必須考慮的問題。做好生態環境中野生動物的保護,不僅保護了重要的生態資源,而且對于保護生物多樣性,促進可持續發展也具有重大意義。筆者以玉溪市紅塔區為例,對城市生態環境中野生動物的保護進行了初步探究。
1材料與方法
1.1研究區概況
玉溪市紅塔區位于云南省中部,屬于中亞熱帶半濕潤冷冬高原季風氣候,冬無嚴寒,夏無酷暑,氣候宜人。紅塔區四面環山,森林覆蓋率為62.6%,國土面積1 004 km2,其中山區占總面積的85%,壩區占總面積的15%,玉溪大河橫貫壩區[1]。近年來,隨著生態立市被玉溪市委、市政府作為發展戰略之一,作為玉溪市政府所在地的紅塔區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城市中野生鳥類等動物數量明顯增加。在建設生態玉溪的過程中,野生動物的保護與棲息地的規劃發展備受關注。
1.2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查閱、走訪調查、問卷調查和實地考察等方法收集資料。
1.2.1
文獻查閱法。通過互聯網、電子期刊、專著等對城市及其周邊野生動物的保護現狀及保護措施進行相關搜集與整理,收集目前研究專題中的主要觀點和內容以及不足部分,綜合整理資料,提出相應保護意見。
1.2.2
問卷調查法。通過編制調查問卷,了解紅塔區野生脊椎動物的保護現狀及其保護措施,調查樣本從鳳凰路街道、北城鎮、春和鎮、大營街鎮、研和鎮、高倉鎮、小石橋彝族鄉、洛河彝族鄉、北山林場選取。采用“集中調查、當面填寫、當場收回”的方式,保證了填寫問卷的質量和回收率。
1.2.3
走訪調查法。以提出問題的形式詢問走訪地區相關人員,并提供野外常見動物圖鑒[2]讓被走訪者辨認。做好各鄉鎮、街道辦事處、自然保護區的走訪調查記錄。同時,通過相關主管部門協助來確定主要珍稀物種的保護現狀。
1.2.4
實地考察法。在各鄉鎮野生動物棲息地觀察其生活環境,并向當地人了解研究區內野生動物的生活習性。
運用分組歸納整理法和對比分析法等對調查資料進行分析,分析紅塔區野生脊椎動物保護現狀。
2結果與分析
2.1野生脊椎動物種類及組成
由表1可知,此次調查共有紅塔區境內共有陸生野生脊椎動物53種。
由表2可知,紅塔區野生脊椎動物種類(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哺乳綱)占云南省總種數的3.88%,占全國總種數的2.10%。其中,兩棲類種數占全國總種數的3.60%,占云南省總種數的8.90%;爬行類種數占全國總種數的3.39%,占云南省總種數的8.55%;鳥類種數占全國總種數的1.59%,占云南省總種數的2.49%;哺乳類種數占全國總種數的1.68%,占云南省3.33%。屬于國家 Ⅰ 級保護動物的有2種,國家 Ⅱ 級保護動物的有6種。主要分布于小石橋彝族鄉、洛河彝族鄉。
紅塔區境內野生脊椎動物種類中屬于玉溪紅塔區林業局重點調查和監測的野生動物有14種,因其是紅塔區野生動物中較為珍貴的、有益的、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野生脊椎動物自1992年以來被紅塔區林業局列為重點調查和監測對象。哺乳類3種:野豬、果子貍、穿山甲;鳥類8種:雉雞、白腹錦雞、白鷴、鷓鴣、畫眉、雀鷹、普通鴷、竹雞;兩棲爬行類3種:棘胸蛙、蟒蛇、滑鼠蛇。這些動物的數量在逐漸減少。非重點調查和監測野生脊椎動物(麻雀、野兔、白鷺等)種群數量在迅速增加。巖羊、赤露、蒼鷹、中白鷺、布谷鳥、草鸮、野鴨、脆蛇晰、黑眶蟾蜍、云南臭蛙、眼鏡蛇、王錦蛇、金環蛇、銀環蛇、虎紋蛙等總體上呈現種群數量降低的趨勢。此次調查還發現,曾經常出現過的野豬、穿山甲等動物目前已經很少出現,調查中僅看到出現的痕跡,并未見到動物本身。
表1玉溪市紅塔區野生脊椎動物資源名錄
序號綱名目名科名屬名種名拉丁學名國家保護等級[3]三有名錄[4]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5-6]
1兩棲綱無尾目蟾蜍科蟾蜍屬黑眶蟾蜍Bufo melanostictus Schneider√
2華西蟾蜍Bufo andrewsi√
3蛙科虎紋蛙屬虎紋蛙Hoplobatrachus ruguloususⅡ易危
4蛙屬棘胸蛙Paa spinosa√易危
5云南臭娃Rana andersonii Boulenger√易危
6滇蛙Rana pleuraden
7昭覺林蛙Rana chaochiaoensis
8澤蛙Rana limnocharis Boie
9雨蛙科雨蛙屬華西雨蛙Hyla annectans Jerdon
10鈴蟾科鈴蟾屬微蹼鈴蟾Bombina maxima√易危
11爬行綱有鱗目蟒科蟒屬蟒蛇Python molurus bivittatusⅠ極危
12眼鏡蛇科眼鏡蛇屬眼鏡蛇Naja naja √瀕危
13眼鏡蛇科環蛇屬銀環蛇Bungarus multicinctus√易危
14游蛇科頸槽蛇屬紅脖頸槽蛇Rhabdophis subminiatus√
15蜥蜴目蛇蜥科脆蛇蜥屬脆蛇晰Ophisaurus hartiⅡ√瀕危
16蛇目游蛇科鼠蛇屬滑鼠蛇Ptyas mucosus√瀕危
17錦蛇屬王錦蛇Elaphe carinata√易危
18黑眉錦蛇Elaphe taeniura√易危
19頸棱蛇屬頸棱蛇Macropisthodon rudis√
20眼鏡蛇科環蛇屬金環蛇Bungarus fasciatus√瀕危
21蝰科蛇屬竹葉青Trimeresurus stejnegeri √
22龜鱉目平胸龜科平胸龜屬平胸龜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瀕危
23鱉科中華鱉屬中華鱉Trionyx Sinensis易危
24哺乳綱偶蹄目豬科豬屬野豬Susscrofa√瀕危
25牛科巖羊屬巖羊Pseudois nayaurⅡ易危
26鹿科麂屬赤麂Barking deer√低危
27食肉目靈貓科花面貍屬果子貍Paguma larvata taivana√
28鱗甲目穿山甲科穿山甲屬穿山甲Manis pentadactylaⅡ低易
29兔形目兔科兔屬野兔Python molurus
30云南兔Lepus comus√近危
31樹鼩目樹鼩科樹鼩屬樹鼩Tupaia belangeri√
32猬目猬科毛猬屬鼩猬Neotetracus sinensis
33嚙齒目竹鼠科竹鼠屬銀星竹鼠Rhizomyidae
34鳥綱雞形目雉科雉屬雉雞Phasianus colchicus
35原雞屬原雞Gallus gallus易危
36錦雞屬白腹錦雞Chrysolophus amherstiaeⅡ易危
37鷴屬白鷴Lophura nycthemeraⅡ
38鷓鴣屬鷓鴣Francolinus pintadeanus
39竹雞屬竹雞Bambusicola thoracica
40雀形目鹟科噪眉屬畫眉Garrulax canorus√
41燕雀科金翅屬黑頭金翅雀Carduelis ambigua
42文鳥科麻雀屬麻雀Passer montanus
43隼形目鷹科鷹屬雀鷹Accipiter nisus
44蒼鷹Accipiter gentilis
45鴷形目啄木鳥科蟻鴷屬普通鴷TorquillaⅠ
46鸛形目鷺科白鷺屬中白鷺Mesophoyx intermedia√
47秧雞科田雞屬小田雞Porzana pusilla√
48鸚形目鸚鵡科鸚鵡屬緋胸鸚鵡Psittacula alexandri Ⅱ √易危
49鵑形目杜鵑科杜鵑屬大杜鵑Cuculus canorus√
50草鸮科草鸮屬草鸮Tyto longimembris
51雁形目鴨科鴨屬野鴨Mallard
52鴿形目斑鳩科斑鳩屬珠頸斑鳩Streptopelia chinensis
53山斑鳩Streptopelia orientalis
表2 紅塔區野生脊椎動物數量分析
綱名目數科數屬數種數占云南省總種數[7]的比例∥%占全國總種數[7]的比例∥%國家 Ⅰ 級保護動物種數國家 Ⅱ 級保護動物種數
兩棲綱145108.933.601
爬行綱4712138.553.3911
鳥綱91318202.491.592
哺乳綱799103.331.6812
合計213344533.882.1026
2.2 野生脊椎動物保護現狀及分析
目前,紅塔區境內野生脊椎動物的保護條例都是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8]、《中華人民共和國陸生野生動物保護實施條例》、《云南省陸生野生動物保護條例》、《云南省重點保護陸生野生動物造成人身財產損害補償辦法》[9]等法律、法規、規章來執行對野生脊椎動物的保護措施。
玉溪市紅塔管轄區域多屬于城鎮,野生脊椎動物資源相對稀少,群眾了解野生動物的機會不多,導致人們對野生脊椎動物保護意識不強,有些物種已成為瀕危物種。由于所處地位、環境、物種、文化、經濟等的不同,使紅塔區野生脊椎動物資源保護面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為:①野生動物棲息地遭到破壞。野生脊椎動物的棲息環境同時也是山區鄉鎮的群眾生活、生產的區域,人類的大量活動影響了野生脊椎動物的生活規律。人類的伐林擴地、亂砍亂伐[10]使野生脊椎動物的棲息地減少,許多物種由于環境原因不能在棲息環境中自動擴散繁殖,導致近親血統多,成活率低,進一步影響物種自我繁殖能力,加快野生脊椎動物減少速度。同時,由于人們生產生活方式的轉變,森林植被落葉及灌叢雜草無人清理,森林地表腐殖層較厚,加之氣候干旱,極易造成山林野火,毀壞森林,破壞野生脊椎動物的棲息地。②人民群眾缺乏野生動物保護意識。野生脊椎動物保護是政府與群眾相互合作的工作,由于長期形成的觀念使群眾缺乏對野生脊椎動物保護意識。近年來,市場上對野生動物需求量較大,導致一些不法分子鋌而走險,非法獵捕、販賣、食用野生脊椎動物。③保護協調機制不完善。紅塔管轄區域內涉及野生動物保護管理的部門主要有農業、林業、工商、公安、環保、交通等[11]等部門,在這些部門中野生脊椎動物的保護存在多部門交叉管理,容易導致對野生脊椎動物保護工作不能引起足夠的重視。
3野生脊椎動物保護的建議
野生動物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自然界的物質循環、能量流動和信息傳遞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任何一種野生脊椎動物的消失都可能造成生態系統平衡失調,從而導致自然災害頻繁發生,對于人類以及子孫后代都是有害無益的。因此,保護野生脊椎動物是非常重要的,不再是被動消極地保護,而是挽救與持續利用相結合,挽救與恢復重建相結合的積極行動。
3.1社區共管,加強科普宣傳教育
保護野生動物就是保護人類自己,人們為了眼前的利益對野生脊椎動物進行亂捕亂殺,因此要加強野生保護宣傳力度,加強社區共管。①通過各種媒體或人口密集地宣傳欄上廣泛進行宣傳,重點宣傳保護野生脊椎動物的重要性及保護措施[12]。②進行科普宣傳與教育活動,編寫野生脊椎動物識別“小冊子”,并發放到社區居民手中,讓大家了解當地常見的野生脊椎動物種類,注意標注這些野生脊椎動物在當地的名稱,同時利用野生脊椎動物圖片、標本和相關法律法規等進行宣傳。③利用一些案例通過新聞媒體廣泛宣傳,以教育廣大群眾,提高全民素質和保護意識,使當地群眾自覺地投入到保護野生脊椎動物中來。
3.2利用當地的民風民俗,做好相關保護工作
每個地區的民風民情、文化、經濟、所存在的野生脊椎動物等情況都不相同,人民群眾對于野生動物的敬畏與保護也各有傳統。在執行保護條例的基礎上,應充分利用當地的民風民俗實施野生動物保護。例如,紅塔區的小石橋彝族鄉、洛河彝族鄉是野生脊椎動物聚居的主要地點,當地彝族群眾較多,他們的宗教信仰以及對動物的崇拜對于動物的保護具有積極的意義;彝族對鷹比較崇拜,從不射殺。根據民風民情,鼓勵、支持一些與動物保護有關的風俗習慣,讓群眾認識動物保護的重要性以及動物與人類息息相關。
43卷16期
馬亞西等城市生態環境中野生脊椎動物保護探究
3.3加強管理機構協調力度
保護野生脊椎動物人人有責,它是一項社會工程,涉及面廣,牽涉到多個行政主管部門[13],因此必須加強管理機構協調力度,明確責任,聯合執法。加大對基層執法人員的業務培訓力度,著重從對本區域內常見的野生脊椎動物的識別、鑒定和救護等。配足專業技術人員,嚴格執行野生動物各項管理規章制度。
3.4落實補償機構,加強執法管理
野生脊椎動物的保護與經濟發展,即對立又統一,對保護野生脊椎動物所造成的經濟損失,國家有關部門應給予補償,并制定相應的補償標準[14],但需要細化、協調好補償相關問題(如用欺騙而獲取補償,或人民群眾不了解法律而尋求幫助等),因此要進一步按照補償范圍和標準落實好補償方法,使補償機制規范化、法制化、制度化。面對舉報販賣、捕殺野生脊椎動物的不法分子應給予獎勵,從而充分調動廣大人民群眾保護野生脊椎動物的積極性。相關管理部門應及時做到有法有依,違法必究,密切合作,嚴厲打擊破壞野生脊椎動物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有效遏制野生動物案件。
3.5加強野生脊椎動物棲息地保護,做好生態城市建設規劃
林地是野生脊椎動物的棲息地,是野生脊椎動物最豐富的區域,也是維持生物多樣性的最有效措施[15]。紅塔區堅持
“全面規劃,積極保護,科學管理,永續利用”的方針,全面落
實保護林地的方法,讓動物有良好的棲息地。在棲息地保護、規劃開發方面實施民主監督,強化公眾的監督意識。實現野生脊椎動物保護信息公開化,加強野生脊椎動物保護決策民主化[16],實行動物公益訴訟,使廣大民眾真正學會運用法律武器來保護野生脊椎動物。同時,建立野生動物科研和監測體系,加強地區間的合作與交流,將野生動物棲息地保護與天然林保護工程相結合,在城市建設規劃中擴大野生動物為導向的規劃范圍。
參考文獻
[1]
玉溪市紅塔網紅塔概覽自然概貌[EB/OL].http://www.hongta.gov.cn.
[2] 周長發,趙強,高偉,等.野外常見動物圖鑒[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6-254.
[3] 陳孝一.中國保護動物圖譜[M].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2004:1-89.
[4] 王志寶.國家林業局令第七號—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J].野生動物,2000,21(5):49-82.
[5] 汪松,解焱.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二卷(上):脊椎動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591-741.
[6] 汪松,解焱.中國物種紅色名錄第二卷(下):脊椎動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1-588.
[7] 季維智.中國云南野生動物[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1999:1-37.
[8] 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J].農村養殖技術,2001(5):1-2.
[9] 李玉銘.《野生動物保護法》知識問答[J].農村養殖技術,2002(21):4.
[10] 梁宗利,王孝偉,喻智勇,等.金平縣野生動物保護現狀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林業調查規劃,2011,36(6):68-72,75.
[11] 樊紅獻.淶源縣野生動物保護現狀及對策研究[J].農民致富之友,2013(4):76-94.
[12] 董小麗.星子縣野生動物保護現狀及對策研究[J].現代農業科技,2010(4):337.
[13] 葉先華,曾永海,劉翠,等.四川冕寧縣野生動物資源保護現狀與對策[J].四川動物,2005,24(1):78-80.
[14] 劉寧.現狀與展望:中國動物保護立法的思考[J].中國地質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10(2):32-37.
[15] 張家銀,廖進平,羅建峰,等.浙江九龍山陸生野生脊椎動物資源現狀及保護對策[J].溫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30(4):1-6.
[16] 吳艷.試論如何保護野生動物資源[J].農家科技(下旬刊),2011(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