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穎
【摘要】音樂欣賞課是培養中職學生音樂情操和審美情操的重要手段。在中職音樂欣賞課教學中,應以生為本,變革教學手法,豐富課堂內容,讓課堂教學形式多樣,方能切實有效地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中職;音樂欣賞課;教學觀念;教學方式
音樂欣賞課在中職音樂教學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提升中職學生審美能力和綜合素養方面都有著不可低估的作用。但是,因為一些教師觀念陳舊,教學手段僵化,使得中職音樂欣賞課一直處于邊緣化地位,學生缺乏學習興趣,教學的效果也很難令人滿意。筆者作為一線的音樂教師,也一度困惑于此問題,經過幾年的探索實踐和思考總結,筆者以為,要提高中職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切實有效地提高音樂欣賞課的教學效果,就必須要大膽創新,不斷優化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策略。
一、轉變教學觀念,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職學生大多數喜歡唱歌和聽歌,他們對歌唱的喜愛非常強烈,但是,在初中階段學習的音樂知識比較少,因此對于音樂欣賞課的興趣遠遠趕不上對歌唱的喜愛。教師要激發中職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興趣和參與熱情,就必須轉變觀念,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
(一)選擇學生喜歡的樂曲,激發學生的音樂欣賞興趣
一些教師在音樂欣賞課的教學過程中,一味拘泥于教材,只給學生播放教材中安排的經典樂曲,或者只是依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樂曲,這種做法盡管能夠為學生提供“高大上”的欣賞樂曲,但是因為這些樂曲中職學生很少能夠理解,因而欣賞起來難度大,興趣自然很難被激發出來。教師在備課過程中就應當要充分了解學生,才能在教學中找到學生的興趣點,圍繞學生的學習興趣開展教學。現在的中職學生乃至大部分中學生,都非常喜歡諸如周杰倫、潘瑋柏等一些青年歌唱演員,那么,在Rap音樂欣賞課上,教師就不妨在教材提供的曲目之上加入部分這些青年歌唱演員的作品,比如周杰倫的《龍拳》和潘瑋柏的《快樂崇拜》等等;在中國風音樂欣賞課上,則可以加入河圖的《鳳凰劫》和許嵩的《清明雨上》。此外,教師在指導學生開展音樂欣賞之余,還可以鼓勵中職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改編歌曲,通過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參與熱情,提高他們對音樂欣賞課的學習興趣。
(二)情境引導,培養學生聆聽音樂的習慣
在中職音樂欣賞課上,應當要雅俗共賞,即讓學生;聆聽他們自己喜歡的流行歌曲,也讓他們聆聽經典的名曲。而且,在讓學生聆聽經典樂曲的時候,要引導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展開聯想和想象,仔細品味那種陽春白雪和高山流水的優美意境,進而獲得對人生的理解,逐漸養成對音樂的聆聽習慣。比如,在指導學生欣賞《高山流水》時,教師可以設置如下問題引導學生進入情境:“用心感受一下這首樂曲所蘊涵的意境,每一棵草木、每一彎清泉、每一座高山、每一片流水,在你們的心中,它們是什么樣子的?”學生通過討論,各自說出自己的感受的同時,就會獲得對音樂作品的理解,并且進一步提高自己的音樂審美能力。
二、創新教學方式,使音樂欣賞課堂更精彩
傳統的中職音樂欣賞課教學形式僵化單一,課堂沉悶,自然難以激發中職學生的參與興趣,教學效果也不理想。因此,必須創新教學方式,豐富課堂內容,才能使音樂欣賞課堂變得精彩
(一)視聽結合,讓音樂欣賞不再抽象
中職學生在音樂欣賞過程中,會受到理解能力、想象能力、感知能力等因素的制約,因此往往出現“短板”效應而使教學效果大打折扣。這就需要音樂教師改革教學方式,積極探索有效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才能使學生對音樂欣賞課的熱情不減。在音樂欣賞課上利用視頻資料或MV,讓學生在聽賞樂曲的同時,用視頻資料來印證自己頭腦中的想象畫面,一方面可以激發學生的想象,另一方面還能擴展他們的視野。比如在指導學生欣賞《青春舞曲》時,就可以學生播放這一樂曲的MV,緊緊抓住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在MV中人物舞動場景的帶動下感受這首舞曲所散發的魅力,從而生出身體律動的想法。再如在指導學生欣賞西洋管弦樂器時,可以為他們播放《彼得與狼》的表演視頻,與此同時為學生介紹西洋管弦樂器的特點,以及樂隊的編排規則等,以此提高他們的音樂知識底蘊。
(二)加強指導,提高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
指導學生學會欣賞音樂的旋律,感受樂曲的意境,這是從大處著眼,屬于比較感性的層次。要切實提高中職學生的音樂欣賞能力,就必須還要加強對中職學生在音樂節奏、曲調、和聲等細節的鑒賞指導,使學生的音樂欣賞水平上升到更高的層次,從根本上解決中職學生厭倦音樂欣賞課的問題。比如,在指導中職學生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時,在旋律和意境等方面形成了總的印象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對樂曲的首部單二段曲式中第一段和第二段主題的旋律存在的差異和節奏進行深層次的探究,使學生能夠對這些經典樂曲的優美旋律不但能夠“知其然”,而且能夠“知其所以然”。此外,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欣賞不同載體的民歌,感受其間的異同點,比如欣賞小調和山歌,找到它們之間的異同,小調多源于城鎮,節奏整齊、結構變化豐富;而山歌多源于農村,句法簡單、節奏自由。通過這種深層次的探究,不但可以提高學生的音樂賞析能力,而且能夠大大豐富中職學生的音樂涵養。
評價中職音樂欣賞課是否有教學效果,不僅要關照每一節課,而且更應著眼于整個中職階段學生音樂審美的成長狀況。作為教師,應該要朝著使學生逐漸養成聆聽音樂、賞析音樂的良好習慣,逐步積累欣賞音樂的經驗和形成賞析音樂的能力,并且變得情趣高雅的方向努力,就一定能夠在中職音樂欣賞課教學的改革之路上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謝華.創設活動 優化中職音樂欣賞課的教學[J]職業技術,2011(05).
[2]陳鵬遠.感受音樂韻味 談中職音樂欣賞課的教學策略[J].北方音樂,2014(12).
[3]王曉輝.關注人文,練就才華——論中職音樂欣賞課的人本化回歸[J].音樂時空,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