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班主任工作是中職學校學生管理的主要內容,也是教育教學的重中之重。如何開展好學生管理工作,不僅要求班主任了解學生、懂得教育,更需要班主任掌握有效的管理策略。本文結合中職學校學生情況,談了談班主任管理的對策。
關鍵詞: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策略
中職學校由于學生的素質狀況問題,學習、心理承受、自控等能力都不高,表現在平時的班級生活中,管理難度大,教育需要付出的精力和心血多。面對日益發展的職業教育,如何提高人才素質,在有限的課堂學習時間中形成好的素質,為班主任的管理提出了新的難題。
一、中職學校學生的現狀
中職學校學生由于生源和意識的誤差,總體現狀不容樂觀。生源大多是沒有考上理想的高中學校,退而求次進了中職學校,學習成績差,行為習慣不好,求知欲望得不到滿足等。中職學校學生年齡在16~20歲之間,這一年齡段的學生處于從心理“斷乳”向成熟過渡的時期。在這一時期,學生對父母、家庭或他人的依賴程度較高,身心發展仍不平衡;學生正逐步走向獨立與成熟,是個體一生中最易出現心理及行為偏差的時期。
從班級管理角度看,對中職學校學生來說,他們是一個特殊的群體,文化基礎普遍薄弱,未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小學至初中,大部分是班中的“問題學生”。學校的任務是把他們培養成為有覺悟、有文化、懂技術的職業人才,他們也曾想以此作為自己的宏偉理想,但社會上重學歷、講文憑之風的負面影響,職校畢業生的“悲慘遭遇”,使得中職學校學生產生了心理失衡;另外,學校里相對復雜的人際關系,如師生關系、同學關系,往往也使他們無所應對,導致心理失衡。因此,加強班主任的管理顯得尤為重要。
二、當前中職學校班主任管理的策略
(一)身教言傳,樹立班主任威信
班主任的威信不是吹出來的,也不是打出來的,更不是憑空而來的,它需要班主任具備崇高的敬業精神,具有高尚的師德修養、扎實的教學功底和嫻熟的專業技能,用自己的人格魅力贏得學生的尊重和認可。班主任的一言一行會對學生產生直接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嚴于律己、言行一致、為人師表、率先垂范,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學生養成文明的行為習慣,自己要首先做到對人有禮貌、談吐文雅、外表端莊、衣著整潔。只有先給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榜樣,教育學生才會有說服力,正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比如我要求學生上課不遲到,我就提前幾分鐘到教室候課;在勞動課上親自動手帶領學生勞動,不是只做看客,在一旁指手畫腳。再如不允許學生抽煙酗酒,我就從不在學生面前抽煙,從不會酒后進教室;要求學生衣著整潔、注重儀表,我在學生面前從來都穿戴整齊,甚至連涼鞋都不穿,更不穿拖鞋,頭發隨時都保持寸發;從不體罰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從不翻學生的舊賬,任何時刻只是就事論事。任何的事情只要班主任以身作則,就可以融洽師生的關系。班主任的這種示范表率作用在學生的身上會轉化為一種巨大的教育動力,這樣的班主任就能邁好班級管理工作首要的一步。
(二)心靈溝通,增進師生感情
青少年都有青春期和叛逆的心,具有否定一切的勇氣和想法,并且初步具有了自己的價值觀和社會觀?,F代的青少年個性都很強,也比較叛逆,他們不愿意被人管,喜歡自由、自主地做事,對父母和師長的傳統教育形式和方法有一種從心底上本能的抵觸。中職學校的學生更是如此,他們大多數人不愛學習、不想學習,由于學習成績一直不好,所以一直飽受批評,受盡屈辱,從不被重視,做的事從來得不到認可,而青少年又具有叛逆心,致使他們養成了不守紀律、不懂禮貌、抽煙酗酒、打架斗毆的不良習慣,以引起學校和社會的關注。作為班主任,如果我們一味地以師長的姿態居高臨下地用學校的制度去批評學生,必然會引起學生的反抗,最后可能導致教師和學生都下不了臺,甚至會激發矛盾,產生更糟的后果,以致會出現學生故意與教師做對,故意刁難教師,使班級教學秩序無法正常維系。所以,班主任要放下架子,了解學生的心理動向和學生的性格特點,才能做出科學的、具有針對性的管理策略,對學生進行有效的管理。
只有班主任能做到欣賞學生、尊重學生、心系學生,用一顆平等與寬容的心對待學生,才能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學生才會“親其師而信其道”并感受到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
(三)自我管理,提高管理效率
一是引導學生制定目標,培養學生的自主精神。制定目標是班級自我管理的前提條件,而學生的自主精神是班級管理的靈魂。每個學生都是班級管理的主人,他們既是被管理者,又是管理者。因此,作為班主任,首先要從思想上更新管理觀念,確認每個學生在班級中的主體地位、權利和義務,尊重學生的人格、個性,加強自主意識和民主意識的教育,以“我是班級管理的主人”為主線,引導學生參與班級管理目標的制定。這樣,學生通過參政目標的制定與實踐,增強了主人翁意識與責任感,使班級管理目標內化為學生的自覺行動,為班級管理奠定了基礎。
二是建立班級自我管理機構,培養學生的管理能力。班級常規管理是一項整體的育人工程,把學生的積極因素調動起來,才能形成合力,共同構筑學生自我管理機制。因此,班主任必須想方設法構建學生自我管理體制,為學生設置多種崗位,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上崗,有服務同學、鍛煉自己、表現自己、提高自己的機會。譬如建立值周制度、班干部的選舉方法等都是學生自我管理的好方法。班主任利用這種形式多樣、人人參與、各司其職的自我管理機制,使學生學會了自己管理自己、自己教育自己,自主意識明顯提高了;同時也為每個學生提供了參與 管理的機會和條件,使他們在班級中找到了滿意的位置,擔當成功的角色,促進了整體素質的提高。
總之,教育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班級管理技巧的全部奧秘就在于熱愛每一個學生,而班主任對學生愛的表達和傳遞同樣具有科學性和藝術性。十幾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使我深深感到師生情感交流的重要,讓班級學生感受到班主任的愛,是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前提。
【參考文獻】
[1]王曉麗.怎樣做好中職學校班主任工作[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0(07)
[2]王俊山.中小學班主任的情感素質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1
作者簡介:馬靜,鄭州市商業貿易高級技工學校助理講師,研究方向:會計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