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華蓉
【摘要】本文主要簡單的介紹了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互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意義,探討提高小學語文互動探究性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以保障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據此,有利于培養學生對小學語文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從而實現小學語文教學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小學語文 互動探究性 思路 有效措施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47-01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各中小學校也紛紛開始實施教學改革,以適應新時期下的教學要求。小學語文是我國素質教育改革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予以高度重視,不容忽視。現階段,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仍然存在著不足之處,有待于進一步解決和完善。為提高我國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則必須轉變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可繼續沿用“填鴨式”教學法,要創新語文教學理念,突出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地位,以培養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當實施互動探究性學習,要重視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根據教材內容來實施有效地教學活動,從而使學生能夠自行發現問題、探索問題并得出相應的結論。
一、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互動探究性學習的重要意義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應用互動探究性學習,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增強學生的合作意識,使學生能夠更好地掌握所學的內容;有利于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使教師和學生能夠開展有效的互動,可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境,使其能夠自主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開展互動探究性學習,可提高學生的社會實踐能力,加強學生與他人的溝通,以鍛煉學生各方面的能力,保障學生的全面發展。這種互動探究性學習,充分體現了現代教育的特點,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趨勢,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二、提高小學語文互動探究性學習效果的有效措施
(一)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設計好教學內容
小學語文互動探究性學習活動的開展,雖然強調體現學生的教學主體性,以學生為教學中心,但這并不意味著削弱了教師的作用,反而更是強調教師的主導性,因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自身的作用,引導學生進行有效的語文學習。在課前教師要做好備課工作,多搜集一些與學生生活相關、與課文內容相符合的資料,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語文課堂上,教師要承認學生的差異性,與學生保持平等的地位,尊重學生的人格,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教師在設計教學方案的時候,要以學生的學習狀況和個性特點為依據,鼓勵學生大膽地發表言論;在課后,教師可以為學生設定教學任務,或是以作文等形式來讓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從而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例如,教師在講解《少年閏土》這一課的時候,教師在課前可以進行課前導入,讓學生自己來講述記憶中的兒時伙伴,并描繪其樣貌、性格及其之間的故事等,通過學生的回憶,教師可以引出所要學習的內容,讓學生快速閱讀課文,從課文中尋找蛛絲馬跡來探究作者與閏土的關系,并進一步了解作者對閏土的感情;在上課的時候,教師應當針對教材內容提出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探究,然后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可以讓學生尋找文中的句子以描述閏土的外貌特征和性格特點,并可讓學生進行討論,以此活躍課堂氣氛。也可以讓學生從文章中尋找所描寫的閏土和作者發生的事情,并從中體會課文的思想感情;在下課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以讀后感的形式來分析這篇課文,敘述自己對這篇課文的感受,從而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二)應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情景教學
在小學語文互動探究性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多媒體教學技術,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教學情景,加深學生的理解,從而更好地進行學習。例如,在學習《雪地里的小畫家》時,教師可以先利用多媒體設備來向學生展示雪地的景象,以此吸引學生的眼球,之后可讓學生細讀課文,讓學生以仿寫或是擴寫的形式來描述文中的雪景,以發散學生的思維,使其更好地感受作者的喜悅之情。在此之后,教師還可以利用投影儀將學生的仿寫展現出來,讓學生進行評論,以促使學生自行發現自己仿寫過程中的問題,并對產生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而加以改善,對于仿寫效果好的學生則可以讓其表達自己的感受,以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從而更好地理解這篇課文。
語文課程是小學階段教育中的重點課程,是其他課程學習的基礎,占有重要的地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施互動探究性學習,具有重要的作用,其能夠轉變學生被動的學習狀態,使其自主投入到學習過程中,積極配合教師,以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通過小學語文互動探究性學習,可實現素質教育的目標,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充分發揮語文課堂的作用,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展現教師的主導作用,從而能夠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
參考文獻:
[1]王靜.小學語文互動探究性學習探析[J].新課程:小學,2012,(5)
[2]高強.淺析小學語文互動探究性學習[J].大觀周刊,2012,(35)
[3]胥春霞.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的組織策略[J].廣西教育A(小教版),2014,(4)
[4]楊雅紅.小學語文探究性學習初探[J].教育教學論壇,201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