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玉巖 郭彥彥
【摘要】新課改下,對于教師的授課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法都提出了更高和更加人性化的要求。閱讀教學作為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要改變既有的教條模式,探索新的途徑去激發學生興趣,教師只有給予學生恰當有效的閱讀方法,才能使學生建立起濃厚的語文興趣,拓展知識面,消除語文障礙。
【關鍵詞】新課改 小學語文 閱讀教學 閱讀氛圍
【中圖分類號】G62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5)01-0078-02
新課改是我國教育與時俱進的具體表現,充分反映了我國教育工作者以一種積極主動的態度去探索我國教育發展道路,它的目的就是要在新世紀構建教育新藍圖,為廣大學子營造良好學習氛圍,構建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體系。新課改下的小學語文融入了許多新的元素,需要教師對此做足功課,在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上充分發揮以人為本的思想,語文學習離不開閱讀,閱讀教學的改進與創新對中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起到關鍵性的作用。閱讀教學也不是片面的,結合中年級小學生的自身特點,主要包含兩個大的方面,一方面是直觀意義上的閱讀理解,與學生的應試能力密不可分,需要學生在分值比重較大的閱讀理解環節獲取得分方法,從而對語文考試中的閱讀理解做到游刃有余;另一方面是廣義上的閱讀,包括語文知識的積累,閱讀擴展的知識面,課外閱讀對課內學習的補充等。只有正確把握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涵蓋的這兩個方面,教師才能全面細致的展開工作,中年級小學生也能在語文教學中收獲頗豐。對此,從中年級小學生的學習特性和認知規律出發,對適用于他們的語文閱讀進行研究,關于閱讀教學具體策略如下:
一、閱讀習慣是前提
語文課堂時間是非常有限的,也不可能開辟出許多課堂時間給他們閱讀,這樣既完成不了教學任務,也保證不了他們的閱讀有效率。閱讀習慣是建立閱讀興趣和延伸閱讀興趣的重要前提,同樣也因為它固有的柔和性不至于使中年級小學生產生心理上的抵觸,中年級的小學生由于已經在學校接受了兩三年正規的基礎義務教育,在認知上漸漸有了一些模糊的認識,開始變得有主見和有選擇,所以教師首先要定向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這一點是可以在課堂上實現的。關于閱讀習慣的培養,結合中年級小學生的認知規律和需求,在眾多讀物中為他們選取和推薦讀物,要匹配趣味性、實用性和知識性,逐漸打開他們對于閱讀的排斥心理,在趣味中建立起閱讀習慣,然后借由習慣的作用再拓展讀物的取向,最后將讀物與課本聯系起來,做到舉一反三,對于課文理解深刻的同時又間接促進了語文知識的增長,語文學習的重點就是厚基礎,只有夯實基礎,語文學習才會輕松,也會更加有效,許多知識在日后更會經歷時間洗禮和生活相互印證,得到許多附加價值,這對于中年級小學生的語文素養提升是根本性的。
二、閱讀時間是保證
“語文大廈是靠一塊塊的時間堆積起來的”這句話是非常正確的,語文學習不是一日之功,只有付出了足夠多的時間才能收到回報。其實我們的教師經常可以發現,往往語文成績好的同學,不是只在課堂上認真學的同學,而是在課后也花費大量時間去積累閱讀,喜歡閱讀的同學,語文素養的成長是一個漫長的過程,要學好語文,雖然興趣是關鍵,但是時間才是保證。課文只是一種精華的濃縮,課堂學習本質上是一種專項培養,通過老師的引導,學會學習方法,而課后花費時間去閱讀課本也好,閱讀課外讀物也好,既做到了溫故而知新,又學到了許多課堂上學不到的東西,學習技巧和方法都得到了加強和穩固。因為中年級小學生自控力還是比較差的,所以我們的教師也應該借助晨讀、晚讀等手段保證學生的閱讀時間。
三、閱讀筆記是能力
無論是培養閱讀習慣,還是保證閱讀時間,都是為了增進閱讀,但是閱讀不能只下眼工夫,心工夫才是根本,要將閱讀中收獲的“原材料”轉化為自己可以運用的“工具”,使學生“腹有詩書氣自華”。那么,學會做閱讀筆記,做好閱讀筆記就是聯系閱讀與個人之間重要的紐帶,對于中年級小學生的語文學習來說,做閱讀筆記有許多好處,比如:增進理解,積累素材,掌握方法,甚至有助于他們的練字。那么怎樣做好閱讀筆記呢?閱讀筆記有很多種類型,針對于不同的閱讀材料應該選取適當的筆記類型,教師要向學生教授這些方法。當閱讀材料屬于歷史類、詞句類的,就應該選“摘抄型”,只需要對一些關鍵的知識點和好詞好句進行記錄;當閱讀材料屬于散文類、文學類,就應該選“感悟型”,要重視學生的自我感悟,通過筆記來抒發自己的情感;當閱讀材料屬于輔導類、方法類,就應該選“總結型”,對于材料中一些方式方法還有建議,學生應該提綱挈領,注重積累。
總之,小學語文屬于語文教學的啟蒙階段,中年級小學生也是一種特定的群體,教師應著重致力于啟發學生,緊密圍繞新課改要求,結合中年級小學生群體實際,綜合語文教學特點,將鮮明生動的策略融入到閱讀教學中去,為學生開啟智慧的大門,感悟閱讀在語文中的非凡魅力,從小處做起,從興趣出發,逐漸培養起獨立自主的語文學習習慣,中年級小學生求知欲旺盛,應充分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閱讀教學環節做好了,以點帶面,中年級小學生的語文課堂才能形成良好氛圍,新課改才能在老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下成為現實。
參考文獻:
[1]王榮生.《語文課程標準》的“對話理論”[J].語文學習.2002(11)
[2]張艷.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三個誤區及對策探究[J].雅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4)
[3]薛昌定.注重閱讀方法指導,提高學生語文素養[J].華章. 20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