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通過對中等職業教育特點的分析,提出一種將理論與實踐有機融合的教學模式,即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并就此模式的內涵和構建進行探索與思考。
【關鍵詞】中等職業教育 "理論實踐一體化 "“雙師型”
【中圖分類號】G71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0-0076-02
一 中等職業教育的特點
中等職業教育是職業教育的一個組成部分,是學生完成義務教育后準備進入某一領域或進入職業界的一種就業準備教育。中等職業教育具有專業性、區域性、實用性、開放性等特點。中等職業教育的本質是職業能力本位下的理論與操作技能的教育;中等職業教育的核心內容是對技術人才職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的培養;中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多種技術集于一身且有專一特長的復合型技能人才。一般來說,技能人才的職業技能水平的等級越高,他們的工作和服務范圍就越大,其控制的數字化系統、工具越復雜,對加工精度的要求越高,對技能人才的智商、情商和工作經驗等要求越高。
毛澤東曾說過“教育必須與生產勞動相結合”,這句話涵蓋了職業教育的理論模式。充分的理論知識學習是專業技能養成的前提條件,但理論學習是無法代替技能訓練的,專業技能的養成與知識的學習有很大的區別。知識可以在課上、課下及書本中獲取,而技能只能通過在車間的具體操作或模擬仿真條件下的實際操作訓練獲得,在技能訓練的過程中往往存在很多經驗與竅門。高技能人才的培養需要有意識的實踐和培訓,反復訓練,反復思考,在訓練中獲得經驗,然后鞏固提高,最后形成社會所需的高技能。中等職業教育必須面對新時代職業崗位工作的需要,在做中學、在學中做,邊進行理論學習邊進行實踐,做到學做合一,達到知行合一,做到學習與工作同步,實習與就業一體,在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中培養和鍛煉學生的本領,使學生獲得對職業崗位的適應能力及解決工作中所遇到問題的能力。
二 中等職業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
中等職業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是將理論和實踐有機地融合到一起,從興趣認識入手,加大直觀教學力度,提高學生的認知能力,成為培養應用型復合人才科學有效的教學模式,也是堅持將理論知識教學和操作技能訓練有機結合的一種教學模式。中等職業學校理實一體化教學模式具有以下兩大特點:首先是要突出職業技能訓練的主導地位,其次是理論知識教學與職業技能訓練有機結合。在教學活動中,既可以先講理論知識內容,用以指導實踐操作技能,也可從實踐操作技能開始,先進行感性認識,再從理論層次上加以分析、歸納、總結,提高認識程度,還可以在操作實踐教學中,就現場遇到的技術問題進行實際案例分析,在理論知識上進行輔導,理論實踐相結合,理論實踐融會貫通,使學生遇到問題時能夠分析問題,通過細致分析與解決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
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構建必須做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1.建立理實一體化的教室
理論學習室與操作技能學習室一體化,將教學環境設計為教學與工廠合二為一,一個班級學生需要實訓的技能很多,將所有的設備放到一個大教室也不合適,這就需將一些小型的設備、材料、工具等帶到教室中來,通過教學方法、手段等將教室、實訓、實驗融于一體。理論學習室與操作技能學習室一體化,體現為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融通合一;理論學習室與操作技能學習室一體化,體現專業學習和工作實踐學做合一;理論學習室與操作技能學習室一體化,體現能力培養和工作崗位對接合一。一體化教室用于開展專業基礎課程、專業課程的一體化教學,每個教室可以承擔多門理實一體化課程的教學。學生需要學習哪種技能就去具有該教學條件的教室上課,這樣有利于理論實踐一體化教學,有利于資源的合理利用。
2.培養理實一體化師資
理實一體化師資要求理論教師與實踐教師合二為一,既能進行專業理論課教學,又能勝任實驗、實習指導教師的教學工作。理實一體化師資要求教師掌握、熟悉地方周邊企業生產一線的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培養掌握專業理論與技能的深度和廣度能適應教學目標的教師,理實一體化師資應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基礎,同時具備較高的操作技能水平和演示能力。在理論課上是講師,在實踐課中是技師,既能講授理論課,又能操作演示傳授技藝,還能解決現場技術問題。
理實一體化師資應具備“本科+技師+教師”的條件。
條件一:理實一體化師資要求教師必須具備大學本科以上學歷。
條件二:理實一體化師資要求教師應具備技師操作水平,同時還應具有技師以上的職業資格證書。
條件三:理實一體化師資要求教師具有教師資格證書。
3.整合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資源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資源要求將工作崗位、工作過程中的知識、技能、職業素養同類項進行合并或優化,形成以學習領域為主體的課程體系和課程標準。建設以任務為中心的配套資源,融教學任務、教學方式、教學方法、教學課件、微課視頻、課后習題等資源于一體,具有高、新、特的特點。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資源凸顯形象教學思維,要求教材理論簡而精,突出新技術、新知識的實用性。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資源結合教學實際,理論與實踐結合,便于一體化教學工作的開展。要求各中職院校聯合建設數字化資源庫,實現中職院校之間資源共享,同時兼顧編寫一體化校本教材,以適應地方企業用工需求。
4.制訂合理的理實一體化教學計劃與大綱
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計劃與大綱要求教學大綱應根據中等專業學校人才培養計劃的要求,明確學生需要掌握的理論、知識和技能,教學大綱要以素質教育為依據,能力培養為主導,構建理論實踐一體化的知識結構體系,注重一體化教與學的功能。教學大綱要充分體現改革精神,貫穿理論實踐相結合的原則。尊重科學,但不固守學科的單一性,既要注重實踐性、實用性,又不削弱基礎知識的教學。教學大綱要與教學計劃緊密相連,以能力要素為依據,將實驗、校辦工廠實習、仿真室模擬等分別融入相應課程中。采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法,教學大綱和計劃中明確采用模塊化教學的程序,即:給學生明確任務→讓學生獲取信息和實踐工具→經過學生討論分析后做出方案決策→制訂計劃→實施計劃→檢查控制→反饋評價→結束→整理。理實一體化的教學計劃與大綱要求明確理論與實踐在教學過程中所占的比例為:理論教學課時占總課時量的1/3,實踐教學課時占總課時量的2/3。
5.教學與管理相輔相成
學生的教學與管理工作是中職學校的首要工作,在抓教學的同時,也要加強學生的管理工作與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教學與管理共同建設。教學管理一體化有利于加強班主任與任課教師的溝通,使教學促進管理,管理輔助教學,兩者相輔相成,從而提高中職學生的綜合技能。教學與管理的一體化使任課教師、班主任與管理者更好地接觸交流,及時反饋教學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及時發現、及時解決處理問題,能更好地促進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建設,提高中職學校在社會中的地位。
6.完善考核一體化模式
考核一體化是一種新的適應社會發展的考核模式,是以學生為主體進行的一種多元化、開放性的考核模式。中職院校對學生培養的過程中應注意考核評價的重要性,知識考核與能力考核都應多元化,實行評價考核,要采用等級考核評價機制。考核方法要靈活多變,學生能夠獨立完成多項操作或故障診斷等,同時能夠解答與技能考核相關的理論問題,對考核中出現的簡單的技術問題進行獨立分析與解決,還可以制定加工方法、加工工藝等。多年經驗表明,理論考核與實踐考核各占50%是較為合理的,既能夠檢驗中職學生的理論知識水平,同時又可體現學生的動手實踐操作能力。
三 一體化教學模式的總結與思考
第一,一體化教學對中等職業專業教師提出了更高標準的要求,各高等職業師范院校必須加快“本科+技師+教師”人才的培養。第二,一體化教學對中等職業學校的軟硬件設施提出了更高的標準,一體化教學實施后,教學所用軟硬件設施必須跟進,資金投入必然加大,生均實習費用必然增加,教學投入成本就會提高,但短時間內取得的效果不一定很好,必然會使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第三,一體化教學需要與時俱進的辦學理念,校內外教學資源進行模塊化整合,同時改變授課方式方法。一體化教學模式最大的收獲就是教育教學手段的改革,提高了學生的主動性、積極性。課堂教學變成以學生為主的探討模式,更多的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中,實現了學中做、做中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課堂氣氛變得活躍了。
以上是我在全國首批中等師范院校建設中獲得的心得體會。在一體化教學過程中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需要今后在教學管理中不斷探索、不斷修正、不斷改進,給學生做好榜樣,和學生一起成長。
〔責任編輯:龐遠燕、汪二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