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傳統的“五步”教學法忽視了學生的潛能、差異和主體性,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利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性學習。因此新時期的教師應大膽挑戰傳統、戰勝自我、追求卓越,積極將“五導”導學法策略引入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來,追求“教是為了不教”的最高教學境界。
【關鍵詞】導學法 "引導 "創新思維 "有效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0-0102-02
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說過,教學的最高境界是“教是為了不教”。這句話預示著課堂教學不是靜止的,而是動態發展的,每一位教師都應追求教學的這種最高境界。
一 由傳統的“五步”教學法轉向“五導”導學法的必要性
長期以來受“五步”教學法,即“復習舊知——導入新課——講授新課——鞏固練習——布置作業”的影響,我們忽視了學生的潛能、差異和主體性,既不利于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也不利于學生學會自主探究性學習。因此新時期的教師應大膽挑戰傳統、戰勝自我、追求卓越,積極將“導學”引入到我們的課堂教學中來。
“導學”顧名思義就是引導學生學習。此教法的核心是“導”,學生是在教師的引導指點下學習知識、發展能力、形成能力。“導”的目的在“學”,使學生成為學習活動中實踐的主體,讓學生成為學習真正的主人。因此,“導”貫穿于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之中。“導學”是培養學生自主學習和建構知識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在英語教學中有“導聽、導認、導思、導讀、導做”的“五導”模式。
二 “五導”導學法在英語課堂中的有效策略
1.“導聽”法的有效運用
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聽是非常重要的輸入部分。聽力的訓練在整個英語教學過程中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那么如何引導學生有效地去聽就是擺在教師面前的一個關鍵性問題。
例如:我區優秀英語教師雷俊仙在新授七年級 Unit 9 What does he look like?一課時,熱身部分選用了迪士尼神奇英語中有關面孔的視頻來導入,學生觀看后她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Which words did you hear?學生回答:two ears,one nose,funny face,big mouth…當時聽到雷老師在問這個問題時我就在想:為什么雷老師要問七年級學生這樣一個簡單的問題?如果是我,我也許會問學生:What did you hear?同樣的視頻,我和她的問題有什么不同,會收到什么不一樣的效果呢?帶著這個問題,我繼續聽雷老師的講授,原來雷老師這課的主要內容就是形容人物的五官,如果我問學生What did you hear?學生的回答會是一個長句,不能直接命中本課的重點,并且為學生的回答增加了難度和不必要的障礙而影響教學目標的達成,同時也不能體現由易到難的活動設計原則。就這么一個小小的問句,為學生聽力目標的達成起到了關鍵的作用??梢娭腔鄣摹皩牎笔嵌嗝吹闹匾?!因此在英語教學中,我們在設計聽力練習時,要多思,善用、巧用針對性問題為學生“導聽”。
2.“導認”法的有效運用
英語聽音和認讀屬于輸入性技能,而說和寫則屬于輸出性技能。沒有一定量的語言輸入,就不可能實現語言輸出。并且單詞認讀能力是閱讀能力的基礎,因此學生的單詞認讀能力就顯得尤為重要。我們可以通過以下幾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單詞認讀能力。
第一,通過音、形、義相結合開展單詞“導認”教學。例如:bed,eye,elephant等單詞可以通過單詞與實物圖聯想的方式來記憶。bed的b和d分別代表床頭和床尾,中間的e代表床墊,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床(bed);eye中的兩個e分別代表兩只眼睛,而y則代表鼻子。
第二,通過編寫英語兒歌或順口溜“導認”單詞。例如:I’m a cat,cat,cat. /In a hat,hat,hat. / catch a rat,rat,rat. 這樣多引導孩子們學唱這樣有一定發音規律的兒歌一定會積累更多的單詞,認讀能力自然會提高。
第三,通過phonics教學法“導認”單詞,提高學生單詞的認讀能力。Phonics教學法,也稱為原音拼合法,來源于英國等英語母語國家兒童的學習方法。在掌握了phonics后,孩子的認字能力會大大提高,能夠進行自由閱讀。它的核心是建立字母(letter)與語音(sound)之間的對應關系,不用借助音標,看著字母就可以直接讀出該詞的發音,解決單詞不會讀、無法拼的問題。
當學生們插上了認讀單詞的翅膀,單詞認讀能力自然會大大提高。
3.“導思”法的有效運用
教育家第斯多惠說:“教學的藝術不在于傳授本領,而在于激勵喚醒和鼓舞?!睂W生作為一個有思想的獨立個體,應時刻受到教師的關注與尊重。這就需要教師以學生為中心來組織教學活動,多以學生的視角來看世界,以學生的思維來思考問題,以學生的終身發展為最終目的。
例如:在講授新標準英語第十冊Module 10 What did you put in your bag?一課時,我沒有按照常規課的方式講課,而是先在黑板的中間畫了一個圓,上面寫了一個單詞trip,然后請學生發散思維,進行頭腦風暴,想一想都有哪些與trip相關的單詞。這下可打開了孩子們的話匣子,有的說bag,有的說hamburger,有的說umbrella,還有的說iphone。不一會,老師就在孩子們的發言中寫了一黑板,還有些單詞都沒處寫了。看著這一黑板的單詞和簡筆畫,孩子們自己都不敢相信會說這么多的單詞,其中就有我們本課的一些新授單詞。通過這個頭腦風暴活動,既激活了孩子的發散思維,又復習了舊知,還引入了新知。然后我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選擇十種物品作為野餐的裝備進行小組討論。匯報階段我不但請匯報人匯報物品名單,還要匯報選擇它們的理由。最終哪組的物品選擇最科學,哪組就能獲勝。在這個開放性的活動中,孩子們的思維得到了徹底的激勵、喚醒和鼓舞,并且小組比賽也提高了孩子們的團隊合作精神。在這一環節老師只說了一個詞trip,進行了過程性評價,剩下時間完全由學生來掌握,老師真正扮演了一個引導者和幫助者的角色,學生才是課堂真正的主人。
因此“導思”法就要求教師在課堂活動中多引導學生進行創造性和開放性的思維。因為思廣則能活,思活則能深,思深則能透,思透則能明。
4.“導讀”法的有效運用
小學英語教師在語篇教學中由于學生認知能力的有限,往往教學方法單一、枯燥。把閱讀教學當成一般課文教學,講解生詞、補充詞組、羅列搭配、逐句逐段分析、不厭其煩地分析語法等,過分地重視詞匯和語法教學,忽略閱讀訓練,提高閱讀能力也就成了一句空話。
“導讀法”可以通過“導聽”“導問”“導選”“導判”“導讀”“導填”“導連”“導述”“導演”“導寫”等方法來引導學生進行閱讀訓練。
例如:PEP教材五年級上冊Unit 3 What’s your favorite food? 一課中老師通過第一步:聽音回答問題;第二步:聽音選擇;第三步:聽音判斷;第四步:自讀填空;第五步:聽音跟讀檢查填空準確性;第六步:復述課文;第七步:分角色表演來完成“先學后教”的閱讀導學過程。通過科學的導學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學習,既充分調動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又培養和提高了學生的閱讀能力。
5.“導做”法的有效運用
孔子云:吾聽吾忘,吾看吾記,吾做吾明。
在學習服裝類單詞時,大量的單詞讓孩子們苦惱不堪,我也焦頭爛額。于是我設計了一個服裝表演秀,在教授完衣服類詞匯后,請一個學生走到講臺前伴隨音樂進行服裝表演,但我的要求是下面的觀眾要在模特擺姿勢時手摸到哪件衣服就說出衣服的名稱。老師將事先準備好的幾件衣服讓一位學生穿好,隨著他不停地走動,孩子們為他的精彩表演所吸引,但卻一點也沒有忘記隨時說出衣服的名稱,因為誰說得又快又好,誰就是下一輪的時裝表演者,在孩子們興奮的表情與躍躍欲試的姿態中我順利地完成了本課的教學內容。這個活動利用了學生的興趣點,學生在動口、動手、動腦等多種富有動態的語言活動中感受到濃濃的趣味,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這個課例體現了Learning by doing(實踐出真知)這個道理。
新課標要求教師要在終身教育思想指導下,在工作中不斷學習和實踐,努力提高自身的綜合能力和整體素質。因此教師只有通過實踐把智慧提升成策略,才能夠真正地實現專業成長。“五導”導學法是從課堂教學實踐中摸索和總結出來的,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做思考的實踐者,做實踐的思考者。
參考文獻
[1]韓立福主編.教師教學行為深度轉型:由勤奮講授走向智慧導學[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2
[2]陳大偉編著.建設理想課堂[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7
[3]項家慶主編.品國學,悟師德[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3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