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移動終端的普及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現提供了設備的保障。本文以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為例,探討翻轉課堂模式在高校羽毛球選項課中實施的可行性,以及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模式的設計思路和方法,為優化高校體育教學模式提供參考。
【關鍵詞】羽毛球 "選項課 "翻轉課堂
【中圖分類號】G642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0-0121-02
所謂的翻轉課堂模式,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翻轉”。學生課前帶著教師提出的問題觀看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學生帶著問題到課堂上,同學之間可以通過討論解決問題。學生解決不了的困難,老師才進行指導。這區別于“課堂聽課—課后復習—完成作業—考核”的傳統教學模式。翻轉課堂并不是通常所說的在線課程,它是一種視頻加建議的引導式的教學方式,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進度自主地學習,課堂上教師只提供必要的指導;翻轉課堂促進了師生之間及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互動,為學生提供了開放的學習環境,讓教育更具個性特征。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的對比
傳統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模式
時間和空間 受時空限制 不受時空限制,釋放的課堂時間用于實踐
師生交流 被動交流 及時、互動交流
學生學習方式 被動接受 主動、自我、個性地學習
教學效果 課堂氣氛相對沉悶,易造成學生思維定式 課堂氣氛活躍,易開拓創新思維
從上表的對比可以看出翻轉課堂模式具有明顯的優越性。
一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教學中的可行性
第一,羽毛球選項課的學生大部分是羽毛球愛好者,對羽毛球有著濃厚的興趣。翻轉課堂讓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更能激發學生對羽毛球技術的學習熱情,能夠有思想地自主完成教師布置的在課前觀看教學視頻的任務。
第二,現在高校的大學生人手一部智能手機已經成為現實,這為翻轉課堂提供了硬件條件。免費為智能終端提供服務的即時通訊軟件“微信”為翻轉課堂搭建了信息交流平臺,教師的教學視頻可以發布到微信群讓學生觀看,使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的交流更加便捷。
第三,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講解和示范羽毛球技術動作,羽毛球的愛好者既要去理解羽毛球技術動作的要點,模仿技術動作,同時又必須通過大量的羽毛球專項輔助練習去掌握和鞏固技術動作,最終形成羽毛球技術動作的動力定型。高校羽毛球選項課,每周2節課的時間遠遠不能滿足身體練習的需要,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不用再去進行詳細的講解了,節約的時間可以讓學生進行技術動作的練習,增加了練習的時間,提高了練習的密度,有利于羽毛球技術動作自動化的形成。
第四,在翻轉課堂的羽毛球教學中,基本上是根據學生技術水平的高低進行分組、分層教學,高質量有針對性的課堂互動,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個性化學習真正做到適合每個人,可以讓學生形成區別于他人的獨特技術風格,有利于學生在羽毛球比賽中取得好成績。
第五,可以利用慕課或者微課教學視頻資源,以及互聯網上著名羽毛球運動員的教學視頻,資源共享,讓學生學習到更為專業的羽毛球技術動作。
二 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教學設計
1.教學準備
在使用翻轉課堂教學前,教師要了解學生技術水平和認知的差異;學生移動終端設備(智能手機)的擁有率及設備使用的熟練度;準備豐富的羽毛球視頻和素材及制作視頻的軟件、硬件、協作人員等;建立信息交流平臺——微信群。
2.教學設計
以羽毛球網前搓球技術動作的教學為例,簡述翻轉課堂的教學設計:
課前,學生觀看教師自制的羽毛球搓球教學視頻——搓球輔助練習——問題反饋;課中,小組討論解決問題——師生雙向交流——教學分組(同質分組)——小組協作完成搓球練習——各小組搓球技術展示——反饋評價;課后,成果展示視頻上傳、觀看并在線討論。
第一,制作羽毛球教學視頻。制作羽毛球網前搓球技術動作的教學微視頻,視頻要短、小、精,時間控制在5~10分鐘。首先教師在視頻中對學生提出觀看視頻的要求:仔細觀察搓球的手指、手腕動作和球的旋轉。選用著名羽毛球運動員林丹在比賽中的正、反手網前搓球的完整動作,讓學生對網前搓球技術形成初步認識,緊接著進行搓球技術的慢動作回放,學生可以仔細觀察技術動作的細節。其后是教師本人對羽毛球網前搓球的動作分解及講解視頻。視頻制作完成后,上傳至微信群。
第二,學生課前的學習。學生自主地使用手機通過微信觀看微視頻課程,根據自身對搓球技術動作掌握程度進行學習進度的自我調節,掌握動作能力強的學生可以提前進入搓球輔助練習階段。學生如有疑問可以利用微信群作為交流討論的平臺。教師對課前學習提出要求,視頻中不做收搓和展搓的講解,讓學生通過對球的旋轉方向去自己發現。讓學生去觀察搓球時球拍的擊球點。布置學生觀看完教學微視頻后,在腦海中回顧搓球動作,動作完全清晰后,手持羽毛球拍快速做手腕展收動作。
第三,課堂活動設計。學生通過課前觀看教學微視頻,并按教師的要求完成搓球的輔助練習,就會帶著老師的提問及自己發現的問題來到課堂上。教師對所有反饋的問題進行分類,同時把學生分成若干組,每一組都是基礎好、進度快的帶進度慢的。針對具體問題展開分組討論,培養學生協作解決問題的能力,課前帶來的問題盡可能由學生自己解決,解決不了的困難才由教師出面解決。小組討論完成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習者不同的練習水平進行分層教學,將進度相同的學生分成一組,進行搓球練習。進度快的可以結合腳步,進行兩個角的搓球練習,要求擊球點高,搓擊球托后,使球翻轉過網,并根據羽毛球過網角度的不同選擇收搓或展搓的技術動作,搓球后球貼近球網下落。進度慢的同學可以站在網前進行正手或者反手單個動作的搓球練習,慢慢地體會搓球的感覺,找準搓球的擊球點及搓球手法。教師在指導學生進行搓球動作練習時,針對學生容易出現的錯誤動作,及時提醒指正。分析錯誤動作產生的原因,培養學生發現錯誤和糾正錯誤的能力。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上進行搓球技術動作的展示,進度快的小組內部進行教學比賽,考查學生在實戰中對技術動作的運用。教師對學生的練習和展示進行錄像。
第四,教學效果評價。根據課前的學習和解決問題的情況、課堂練習進展以及對技術動作的成果展示,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小組內部評價,課后把成果展示的視頻上傳到微信群,再進行小組之間的評價。教師根據學生的自評及同學間的評價,進行綜合評價,指出學生的優缺點和應加強或改進的地方。依據存在的問題制定整改方案,修改完善教學視頻,必要的情況下利用課堂錄制的搓球技術動作視頻用運動分析軟件進行分析比較。還可以把學生練習的視頻上傳到微信群,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學生也可利用微信群與教師進行及時的交流。借助微信群這一信息平臺,增強了學習的互動性,擴展了學習的空間,師生之間的教和學相互促進,教學相長的教學理念得以實現。
三 結論
高校羽毛球選項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構建實現了對傳統羽毛球教學模式的“翻轉”。移動終端的普及和信息平臺的輕松搭建,為翻轉課堂提供了軟硬件的技術保障,讓師生之間的溝通和交流更加輕松和便捷,師生之間的教與學得到自由的空間和時間。學生的學習活動因此變得更加自然,學生成為學習的主體,碎片式的學習方式為羽毛球技術動作練習贏得了更多的時間。教學資源的共享,讓我們可以選擇羽毛球運動員的示范動作作為制作微視頻的源視頻,保證了示范動作的標準化、規范化。制作視頻及對學生的教學過程,同時也是教師學習提高的過程。不僅提高了教學質量,有效地保證了教學的經濟性和實效性,還提高了教師的業務水平。
參考文獻
[1]葉青、李明.高校傳統教學與翻轉課堂對比的實證分析[J].現代教育技術,2015(1):60~65
[2]史敏.翻轉課堂在大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15(2):100~103
[3]劉海軍.高校體育教學“翻轉課堂”模式構建研究[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2015(3):72~76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