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危險性。當前大學生普遍存在安全意識薄弱的問題,對自身的人身安全造成隱患。因此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視,加強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本文主要從當前我國高校在大學生安全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的措施兩個方面進行簡要的分析。
【關鍵詞】新形勢 "大學生 "安全教育 "問題 "對策
【中圖分類號】G647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文章編號】1674-4810(2015)30-0146-02
近年來,大學生被害的新聞經常被報道,造成一個個家庭的不幸。人們在惋惜的同時,也認識到大學生安全意識的薄弱性,為此,高校需要順應時代發展的趨勢,加強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提升大學生的安全意識,提高大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避免悲劇的發生。但當前我國一些高校在大學生的安全教育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問題,需要引起高校的重視,并采取適當的方式加以解決。
一 當前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存在的問題
1.重視程度不夠
當前一些高校在大學生的安全教育上,缺乏必要的重視,致使很多教師在上安全教育課時,只是走形式,并沒有起到增強學生安全意識的作用,大學生在生活中仍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因此,需要高校提高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從而加強高校的安全教育建設。
2.缺乏健全的安全管理制度
高校由于工作量大,涉及的范圍廣等因素,在建設中不能及時對自身的安全制度進行更新和完善,使高校在管理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管理較為寬松,在增加管理難度的同時,也給大學生的安全留下了潛在的危險。為此,需要高校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結合自身的實際發展狀況,對自身的安全管理制度不斷進行改進和完善。
3.教學模式落后
一些高校在進行安全教育時,仍沿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枯燥乏味,不能有效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造成課堂教學質量低下。此外,高校的安全教育教材不能及時得到更新,內容上不能體現時代的特點,與學生生活存在較大的距離,不能引起學生的重視。
4.校園文化建設不全面
由于缺乏對安全教育的重視,高校在建設校園文化的過程中,不能有效地體現安全教育的相關內容。因此,需要高校引起足夠的重視,通過積極宣傳安全教育等方式,豐富校園文化,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使校園文化更加具有時代性。
二 提高高校大學生安全教育效果的措施
1.加強對安全教育的重視
當前高校安全教育效果不明顯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缺少對安全教育的重視,這其中包含校領導、教師以及學生三個方面。為此,高校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加強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第一,引起校領導的重視。校領導是高校的決策者,對高校各項活動的開展有重要的影響,并且引起高校領導的重視以后,可以獲得資金、場地等各方面的支持,對高校安全教育的開展有重要的作用和影響。為此,安全教育教師可以通過遞交書面報告的方式,引起校領導的注意,并將其作為高校的日常活動,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第二,引起教師的注意。在獲得領導的支持以后,高校可以通過開會議等方式,引起教師的注意,從而增強教師對安全教育課程的重視,提升安全教育課程的教學質量。第三,引起學生的注意。學生是教育的主體,因此要使其明確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其重視程度。為此,高校可以通過分發宣傳冊等方式,增強大學生的重視程度。
2.建立健全安全教育機制
安全教育機制是教師開展安全教育活動的基礎與依據,機制的健全程度對于教師的教學質量、學生的學習效率都有重要的影響。為此,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安全教育機制進行完善:第一,完善高校內部的管理條例。高校需要遵循國家相關法律條例,并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對高校的消防、住宿、交通、巡邏等方面進行全面的完善,并制定符合當前時代發展的規范和要求。第二,加強崗位責任制。高校為保證學生的安全,加強對學生的安全教育,需要制定明確的崗位制度,并通過崗位責任制,增強在職人員的工作責任心,進而盡職盡責,提升工作效率。此外,高校還可以通過簽訂責任書的方式,將在職人員的安全教育情況作為年度考核的參考依據,從而激勵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第三,加強落實的力度。高校需要加強教師以及工作人員安全教育制度落實的程度,通過建立監督機制等方式,對教師以及工作人員的行為進行約束,從而督促其加強高校安全教育工作的開展。
3.豐富安全教育的內容
高校在對大學生進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需要結合時代的發展,對教育的內容進行豐富和完善,對安全教育的內容進行拓展,從而讓大學生對安全教育有更加深刻且明確的認識。為此,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豐富教學的內容:第一,更新教材。當前高校在進行安全教育時,使用的仍是較為傳統的教材,不具有時代性,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造成教學效率的低下。為此,高校需要根據時代發展的變化,及時對教材進行調整,使其更加具有教學意義。第二,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一些高校在進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只是講解國家層面的內容,給學生一定的距離感,致使學生不能深刻地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與意義。因此,高校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需要將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調整,使其更加貼近學生的生活,得到學生的認同,從而讓學生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實現高校教育的目的。第三,適當拓展教學內容。高校教師在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可以將當前社會發生的一些事件融入安全教育當中,從而激起學生的討論,加強學生對安全教育深層認識的同時,對當前社會有全面的了解。
4.使用高效的教學方法
教學方法的使用,對于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以及學習興趣有重要的影響,因此需要高校教師在進行安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采取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對安全教育課的興趣,從而提升學生對安全教育的重視程度,提升自身的安全意識。為此,教師可以參考以下幾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
第一,聯系社會熱門事件。安全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大學生安全意識,增強大學生的自我保護能力。因此,教師可以將當前社會發生的各種新奇事件、與大學生有關聯的事件進行聯系,從而讓大學生感覺到學習安全知識的必要性。例如,教師在進行安全教育時,可以聯系前段時間女大學生失蹤、死亡等事件,讓大學生討論遇到該種情況時需要怎樣做,怎樣預防,然后教師再對其進行補充,從而讓大學生對安全教育有深刻的認識。第二,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當前高校幾乎每間教室都有多媒體設備,為教師進行教學帶來了諸多的便利,為此,教師應積極加以利用,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質量,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例如,教師在為學生講解如何防身時,就可以從網絡上搜索幾種易學又有效的招式,為學生進行展示,從而幫助學生學習。第三,進行模擬訓練。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時,還可以通過課堂模擬的方式,為學生講解遇到危險時需要采取的措施,然后進行分組練習,讓學生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識,增強其保護自己的能力,降低危險發生的概率。
5.加強校園安全文化建設
校園文化不僅是一所學校教學理念的體現,而且對學生也有重要的影響。因此,加強高校的安全文化建設,對于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也有重要影響。為此,高校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加強文化建設:第一,加強校園安全建設的宣傳。高校需要積極加強對學生安全教育的宣傳,通過拉橫幅、貼安全提示等方式,讓學生在潛意識中增強安全意識。第二,開設安全教育講座。高校可以聘請專家為學生開設安全講座,從而豐富學生的安全知識,提升自我保護的意識,增強自我保護的能力。第三,開設相關課程。高校還可以通過開設相關選修課的方式,讓學生認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增強自身的安全意識,并通過課程的學習掌握必要的技能與方法。
綜上所述,大學生正處于由學校走向社會的轉型期,缺少自我保護的意識。為讓大學生更好地適應社會,需要高校加強對大學生的安全教育,通過豐富教育內容、建立完善安全體制、建設良好的校園文化等方式,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增強自我保護能力,使其更好地貢獻社會。
參考文獻
[1]吳春梅、劉曉杰、石紹成.大學生公共安全教育中的自身安全與社會安全[J].華中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109~113
[2]葛冬冬.公共安全風險防控視域下大學生安全教育探究——基于對上海外灘擁擠踩踏事件的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15(4):77~80
[3]謝興偉、孫亞慧、欒國翠.大學生食品安全認知影響因素和食品安全教育對策研究[J].中國健康教育,2014(12):1094~1097
[4]鄧麗昕.大學生安全事故發生率如何降到最低——評《大學生安全教育》[J].當代教育科學,2015(14)
〔責任編輯:林勁、李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