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幸
摘 要:電網在平衡交流電能的生產、輸送、使用方面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當代社會,隨著經濟的發展,整個社會對電的需求量非常之大,而電力的生產與供應又具有同時性,這就需要對電網進行科學、嚴謹、規范且統一的管理。
關鍵詞:電網調度;現代;現狀;改善
1 現代電網調度的現狀
1.1 管理方面的薄弱
我國電網調度運行管理水平相對來說比較落后,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人員管理的不合理以及管理技術的相對落后。首先,在人員管理方面,存在技術人員嚴重匱乏的現象。隨著電力系統規模的不斷擴大,對電力技術方面的專業人員有很大的需求,但是,當前的電網調度管理人員的數量卻沒有滿足當前的電力調度整體的需求,致使電力系統維護工作滯后,大大降低了電力調動系統的運行效率。
另外,電力調度管理人員的素質也亟待提高,目前電力調動管理人員還存在著一些不足,主要體現在其安全意識、規范意識、法治觀念等方面。在安全方面,往往一些安全事故的發生是由于技術人員沒有充分的安全與責任意識造成的,尤其在檢修的管理、設備的管理、制度的管理及員工的管理等環節。例如在檢修管理方面,如果無法及時發現并解決設備出現的各種問題,極易造成故障的擴大,如果我們的管理人員能夠多一些安全和責任意識,及時排查出問題所在,那么事故率將大大降低,安全的保障度將大大提高。而在制度和員工的管理方面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隱患,例如制度是否科學可行,工作人員在編寫操作單時格式是否規范、字跡是否清晰可辨等。
最后也是尤為重要的是管理技術,要想更好的建設和發展電力調度系統,先進的管理技術是前提和基礎,但是,縱觀我國現階段的電力調度運行系統,我們會發現現階段我國在電力調度方面的管理技術遠遠不能達到實際管理工作的需要,技術匱乏現象十分嚴重。然而,只有擁有和使用先進的管理技術,電力調度系統的管理工作才能日趨完善。
1.2 法制觀念的淡漠
自《電力調度管理條例》頒行以來,我國的電力調度運行工作做到了有法可依,《條例》規定:我國的電力調度實行統一調度,分級管理,并將我國電力調度系統分為國家調度機構,跨省、自治區、直轄市調度機構,省、自治區、直轄市級調度機構,省轄市級調度機構,縣級調度機構五級電網調度系統,《條例》規定下級調度機構必須服從上級調度機構的調度。在法律上規定了各個調度系統的權限。當然,《條例》也規定了值班人員的職責范圍以及在特殊情況下的權限等,也就用電企業及個人的權利、義務做了具體規范。
《條例》的頒行標志著我國的電力調度向法制化、規范化又邁進了一大步。這對于我國現行的電力調度系統來說是可喜的進步。但是,不得不承認,在實行過程中依然存在著很多問題,最大的問題莫過于法制觀念的淡漠。無論在發電者、供電者還是用電者身上都存在著這一問題,違反《條例》的事件時有發生,我國電力調度運行法制化、規范化的道路還是任重而道遠。
1.3 電力調度技術上存在難關
隨著自動化、通信系統的發展,自動化及通信技術越來越多的應用到現代電網調度工作中,電網調度人員已經逐步擺脫了過去那種依靠電話直接詢問的方式了解各個發電廠的現場狀況的日子。
在這種落后的調度方式中,調度員主要是依靠自身的經驗判斷線路和設備是否故障。但是,隨著計算機通信技術、數據庫技術和電力系統分析理論的不斷發展和完善,調度自動化系統從不斷升級,并逐漸升級為能量管理系統(EMS),電網調度運行工作從經驗型階段上升為分析型調度階段,電網調度系統運行的可靠性、穩定性和經濟性得到了顯著的提高。
但是,面對當前電力系統的不斷發展,電網調度的難度大大提高,首先是新能源電源(如風能、水能、太陽能)大量接入電網加大了電網調度控制的難度,因為這些新型能源大都是可再生能源,具有很大的間歇性和不確定性,調度人員并不能夠準確得知這些新型能源發電所得的電量,因而給予調度很大的難度。因而調度系統必須積極引入先進的調度技術,將智能系統應用于實際電網調度中。
2 對電網調度系統運行的改善
2.1 完善管理體制
2.1.1 對管理技術人員的培訓及管理。首先,我們必須正視的是目前電網調度管理人員的缺乏,所以要大力培訓相關管理人員,而對于已在職的電網調度管理人員也要作針對性的定期培訓,尤其在安全與責任意識方面,勢必要保障電力調度管理人員的素質。
對于調度管理中存在的安全問題,除了要對管理人員進行定期的培訓外,也需要通過責任制的方式,將安全責任落實到人,減小每個技術人員造成安全事故的風險性。同時,調度中要注意實施相應的應急措施,同時也要定期實施事故模擬演練,這樣,事故一旦發生,也可將安全風險降到最低。當然,安全最重要的是防患于未然,因而管理人員日常工作過程中一定要有很強的責任感,及時將小故障、小問題排查掉,以免釀成大事故。
2.1.2 管理制度的完善。完善電網調度管理制度,首先將電網調度系統制度化、規范化,由于倒閘方面存在的事故較多,所以文章就這一點提出解決方案,倒閘方面之所以容易出問題,追根究底是由于值班人員操作票書寫不規范所致。由于技術人員存在專業素質等方面的差異,所以在書寫操作票時存在很大的差異,這樣會給工作人員的工作造成很大的不便,嚴重者會造成事故。因而對操作票的編制提出規范的書寫方式是至關重要的。也可見電網調度系統規范化的合理及必要性。
2.2 強化法制觀念
雖然《電網調度管理條例》已經出臺多年,我國在電網調度法制化與規范化上也已經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是目前電力調度系統人員對于依法調度的觀念還是不夠,以及其他人員(如普通的用電者或用電企業)對《條例》缺乏最基本的認識。因而面對這樣的現狀,必須加強對普通人進行相關的法律宣傳,讓他們了解電網調度的相關法律,明確自身所要承擔的義務與責任。對調度人員,必須保障他們能夠依法進行電力的調度,面對特殊情況,懂得如何運用《條例》所賦予的相關權利進行解決。對各級電網調度機構,也必須明確《條例》賦予自身的權限,絕對不能夠越過權限,做到服從上級調度機構,完成全國電力的統一調度。
2.3 解決技術難題
上文已經就目前電網調度中存在的技術難題進行了簡單的分析,面對這些問題,我國電力科技工作這也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即應用智能技術對電力的統一調度、預警等進行改善。目前,國內外主流的大型智能調度系統主要有六種,包括國家電網智能調度系統、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大停電防御框架、南方電網智能調度協調防御框架、清華大學三維協調的電網EMS、美國PJM調度控制中心AC2、美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智能調度控制中心。
這幾種智能調度系統各自有自身的優勢,但是也具有一定的共性。其利用的關鍵技術是相同的。(1)數據資源的獲取與利用。數據資源獲取的及時性對電網調度十分關鍵,所有高效的智能電網調度系統必須能高效地獲取數據并對其進行利用。(2)計算機通信技術。智能調度中數據的傳輸與處理是依靠計算機進行的,通信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分配任務和協調調度,計算機通信系統的完善是智能調度系統成功的關鍵。(3)網絡分析處理與應用。這一技術主要應用于數據的綜合分析處理,如穩態分析、故障處理、智能操作票系統和模擬培訓等,調度員可以依據這些分析結果做出判斷,作出相應的反應及措施從而更好地調度和控制電網,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經濟運行。
3 結束語
中國當前的電網調度系統不斷發展,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文章從管理、法制、技術三方面分析了當前我國電網調度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一定的解決和改善的方法,希望能夠對電網調度的改善提高有所幫助。
參考文獻
[1]杜鑫知.對現代電網調度運行方式應用的探討[J].科技創新與應用,2013(21):153.
[2]廖凡芳.淺談現代電網調度運行方式[J].電工研究,2013.
[3]栗向鑫,羅亞洲,趙冬雯.現代電網智能調度系統的比較分析與研究[J].華北電力技術,2012(3):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