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杰
摘 要:隨著城市的擴展,軌道交通建設已經全面鋪開,科學合理的軌道交通能夠改善我國大城市交通堵塞,促進國民經濟可持續發展,與傳統交通模式不同的是,軌道交通優勢和發展前景更加明顯,這也是軌道交通能夠普遍被接受并日漸成為人們出行首選交通方式的原因。文章通過對軌道交通行業優勢的闡述,重點分析了制約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發展過程中突顯的問題,全面提出促使我國軌道交通事業可持續發展的應對策略。
關鍵詞:城市軌道交通;發展;探討
雖然軌道交通受到重視并得到長足發展,但我們也要清楚的看到目前我國軌道交通發展存在的相關問題和不足,主要表現在沒有完善的管理運營體系、相關標準也不統一、各種管理運營機制存在缺陷、相關軌道技術還較為落后,只有不斷總結經驗,加強創新,才能不斷改善現有條件,通過科學合理的措施,實現我國軌道交通的跨越式可持續發展。
1 軌道交通行業優勢
1.1 速度快
一般城市市區運行的公共汽車,時速僅為10公里左右,如果趕上高峰期,會造成路面更加擁擠,叫人寸步難行,而地下列車不受地面限制,能以最高時速80-120公里的速度快速前進,交通能力可見一斑。
1.2 占地少
地面上有限的土地資源,隨著城市擴充,已經無處開發利用了,而城市軌道交通建設卻是處于地下,不但非常節約土地資源,而且還不占用優質資源,可以說,地下交通建設與地上建設相比,只占地面土地交通方式的1/3-1/8左右,減少了土地資源的浪費。
1.3 運力強
對城市交通而言,公共汽車在普通路面行駛時只能運送5千人次左右,就算是使用了專用道路也僅為1-2萬人次。而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強大的運輸能力,單向每小時最大運輸能力就高達8萬人次,可見其運力強大程度。
1.4 單位能耗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能夠有效帶動相關產業發展,拉動內需,促進城市經濟向綜合性發展。城市軌道交通系統低耗能特征明顯,據統計軌道交通單位能耗比公交車節約30千焦,比小汽車節約2131千焦,極大的節省了能源。
1.5 安全好
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安全、可靠,在其發展中,出現的安全問題幾率極少。據對交通工具死亡安全率的測算顯示:地鐵安全率100%,自行車為1.7%,市內摩托車0.5%,私人小汽車2%,市內公共汽車為8%,軌道交通安全性能對比便知。
2 當前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在發展過程中突顯的問題
國內軌道交通雖然有一定的成績,但依然存在許多不足,這些問題,已嚴重阻礙了我國城市軌道交通的進一步發展。許多城市由于需要投資的項目過多,地方財政較為困難,在資金缺口較大、沒有社會融資的情況下,就進行開發建設造成資金運轉壓力加重,影響了經濟社會發展,軌道交通不能支撐城市跨越發展;大部分城市為了擴充發展,沒有合理進行系統規劃,就倉促進行建設,導致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線路規劃不合理,盲目開發;我國城市軌道交通領域自主能力不強,開發能力不夠,導致許多重要設備不能自主開發研制,造成軌道交通投入增大。比如:直到2010年,國產信號系統才得以推廣;國內安全認證體系不健全,使許多國產技術成果再好也得不到合法推廣,導致國產技術成果競爭中處于劣勢地位。
3 促使我國軌道交通事業可持續發展的策略
3.1 加快制定行業標準,全面推廣技術成果
國家相關部門要加大調研力度,借鑒國外成功經驗,在制度建設上與國際進行無縫接軌,加大推進城規工程和裝備產品安全認證體系建設,把具有市場前景的自主知識產權成套技術和裝備進行互聯共享,使科技成果盡快轉化為生產力。加大對城市軌道交通新興產業企業境外營銷推廣,通過建立網絡、培育科技創新能力、自主核心技術推廣,把有實力的企業推向國際供給市場。
3.2 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增強設備核心競爭力
科學推進我國城市軌道交通持續發展,就要加快制定相關的行業規范,推廣自主技術成果,我國自實施城市軌道交通設備國產化政策后,明顯推動了城市軌道交通領域自主創新能力,各種新產品、國產化裝備進入國際市場,但國外各種機構技術認證導致了國產裝備很難打入國際市場。因此國家相關部門應與國際接軌,盡快建立、健全城規工程和裝備產品安全認證體系,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成套技術和裝備在全國范圍內進行推廣并建立信息共享機制,同時政府還應扶持實力雄厚的城市軌道交通新興產業的企業在境外建立營銷網絡,培育科技創新能力和自主核心技術較強的跨國公司,進軍國際市場。我國《“十二五”產業技術創新規劃》提出,要加大對交流傳動技術、網絡信息控制技術、轉向架及動力學技術、制動技術、輕量化技術及氣體動力學技術、直流斷路器、大負荷開關、銅合金接觸導線、高可靠數字化軌道電路、ATP無線通訊列車自動防控系統、自動駕駛系統等的全面開發推廣。離自主開發我們還有一定的差距,國內現在研發模式還信賴國外先進技術支撐,只有不斷加強交流、學習、消化、研究,在總結技術經驗基礎上,加大自主創新能力。不斷放大思維模式,靠自主研發的產品,進入世界前列,只有這樣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我國自主研發能力,提高產品國際競爭力。
3.3 合理布局和規劃線路
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關系到國計民生,只有充分做好城市基礎調研,在進行軌道線路規劃考慮到全局性和戰略性,才能把軌道交通與其他交通方式進行合理銜接組合,形成城市交通系統。合理布局軌道交通線路,使各條線路均能夠持續發展,形成一張城市交通網絡格局,真正的方便百姓出行需要,不能不顧自身財力,盲目進行城規交通項目投入。特別是要來歷查辦那些未經國家審批、擅自開工的城規交通項目。
3.4 采取多樣化的融資方式
融資問題是制約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的關鍵問題,我國投資主體的單一情況,造成了外資、設備和技術很難介入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建設,民營資本更是在體制上得不到認同,只在外圍參與一些不重要的建設項目,而主要的依然由政府財政支持,政府財政資金緊張,造成資金鏈斷裂,雖然部分國內建設項目允許國外貸款,但融資狹窄制約了軌道交通發展,各種原因導致了軌道交通融資途徑的不暢通,制約了發展。只有相關部門不斷創新,加大并拓寬融資渠道,采取特許經營、融資租賃、外國政府貸款、發行債券、信托、上市等方式多樣化的融資方式,才能從根本上填補資金缺口,推動國內城市軌道交通建設發展。
3.5 全面加強科技人才和技術人才培訓
不斷強化各交通院校、科研機構和設計院所科研能力,加大對施工企業、運營單位技術提高和培訓,把院所與企業有機整合起來,全面促進我國自主創新能力,通過總結的實踐經驗和最新成果進入院校,科學培養技術人才,在軌道交通開發上,要完善用人制度環境,做到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目前來看,國內城市軌道交通領域最高水平的創新人才依然還是在各交通院校、科研機構和設計院所集中,成熟的技術、豐富的經驗,得不到有效開發利用,只有不斷深化人才體制改革,才能有效把培養、規劃、設計、施工、監理、運營各個環節有機結合起來。
4 結束語
文章高度概括了目前制約國內軌道交通領域所面臨的共性問題,通過五項發展策略,打破行業發展壁壘,在借鑒國內外成功經驗基礎上,結合我國國情,不斷解決問題完善不點頭,全面推動我國城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徐學珍.城市圈軌道交通發展戰略分析方法研究及應用[J].中國科技信息,2012(16).
[2]王慶云.我國軌道交通發展的戰略思考[J].交通運輸系統工程與信息,20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