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沖
【內容摘要】生物學是新世紀的前沿科學,也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學科。在初中生物課堂教學中,存在實驗課教學照本宣科的情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能有效激發,學習的有效性也不能實現。初中生物教師要注重實驗教學,通過各個環節的設計來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初中生物 實驗教學 興趣 有效性
引論
初中生物教學中,實驗教學的有效性還不能完全實現。由于初中生活潑好動,動手能力強的特點在生物學實驗課教學中沒有凸顯出來,其生物學習的積極性自然不高,課堂參與意識也不強。很多生物教師因為實驗場所、實驗材料以及實驗周期的因素,而在課堂教學中只是進行照本宣科,甚至是放棄實驗教學活動,而是把實驗結果或是知識性的結論進行明確。這樣的實驗教學是失效的,對學生的思維也沒有做好引導,學生的動手能力不強,學科素養不能實現。所以,生物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通過各個教學環節的設計來優化實驗教學過程,以此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一、培養實驗興趣,激發創新動力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學生活潑好動和求知欲強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來引導學生參與實驗教學活動。教師在這一過程中要注重實驗內容和學生生活的聯系性,要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能夠激發學生的生活體驗,引導學生的課堂參與等。這樣才能實驗教學中發揮和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和作用,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新動力,提升學生的動手操作的能力,最終也能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教師在選擇實驗的過程中一定要依據教材內容,要能和學生的生活實際有聯系。如,初一植物教材中有關于根的向水性、向肥性的知識。依據這一教學內容,我為學習小組增加了一個實驗:小組選材并設計操作步驟,把植物的根培養成各種幾何圖形。這樣的課下實驗作業的布置極大地激發了各個小組的學習積極性。課下,各個小組通過網絡來查詢資料,一起探討和設計實驗方案,開展了實驗活動,對實驗材料和過程極為重視,對種子精心護理等。一段時間過后,各個小組都培養出了各式各樣的根,在課堂上進行展示。老師和大家一起進行評定,頒發最佳設計獎、最佳創意獎等。這樣的實驗教學設計,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在實驗活動中的參與,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創新能力,最終自然也能夠實現教學的有效性。
二、巧妙設計教學活動,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
初中生物教師要積極、充分備課,設計教學活動,這樣才能激發和調動學生的課堂參與。教師可以依據教師內容和學生的認知水平來設計一些新穎獨特的活動,并有針對性地提出有思考性的問題,這樣能活躍學生的思維,引導學生的課堂參與,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如,我和學生進行的“適于蚯蚓生存的環境”的實驗中,因為個別女生有點害怕蚯蚓而不敢親自動手進行實驗。我把這個探究活動進行了設計,對大家說:“今天我們要給蚯蚓打造一個愛的小屋,請各個小組動手盡快幫助蚯蚓,完成它的心愿”。這樣,各個學習小組馬上就活躍起來,走出課堂,在校園環境中為蚯蚓尋找適合生存的環境和條件等,學生們積極討論,設計出很多方案,他們利用課本上的知識來尋找可樂瓶、花盆等,尋找蚯蚓和適合生存的土壤、樹葉等,最終給蚯蚓建造了一個溫馨的小“家”。學生們精心照顧蚯蚓這個“寵物”,在瓶子底部挖出小孔,方便通氣,總是翻挖土壤,適度澆水等。兩個星期后,在課堂上進行成果展示,師生共同評選最溫馨的“蚯蚓之家”。
在這樣的實驗教學中,學生們掌握了適于蚯蚓生存的生態環境的知識,也能夠觀察到蚯蚓的形態結構特征等。更為主要的是,學生的生物實驗參與積極性高漲,教學的有效性自然也就實現了。
三、課內外結合,拓展創新空間
初中生物實驗教學要從課內走向課外。教師要結合學校和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開展校外、課外觀察實踐活動。如,教師可以在聯系課堂教學內容的基礎上,和學校共同組織學生到野外或是田間接觸自然,擴大視野等,這樣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把課堂所學知識運用于實踐和生活中,做到學以致用。如:可以帶領學生走進校園,指導學生辨識校內的動植物等,也可以讓組長指導學生認識每種植物的葉脈類型,葉的類型,葉序類型。教師還可以給學生布置家庭生活實驗,指導學生進行植物栽培或是花卉的嫁接等,讓學生練習植物的繁殖技術。再如,可以在春天,和學生一起去河邊捉回一些小蝌蚪,并在教室進行照顧和觀察,看小蝌蚪是如何長成青蛙的,從而了解青蛙的成長和發育史。
結論
總之,初中生物教師要轉變教學思維,積極備課,精心設計實驗教學活動,依據學生的特點和教學內容來優化實驗教學過程,這樣能激發學生學習生物的興趣,引導學生進入學習情境,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最終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馮莉琴. 三維一體理念在生物學實驗準備中的應用,《生物學教學》,2006(6)37-38.
[2] 孫洪敏. 優化實驗教學,培養創新能力,《生物學教學》,2006(10)42-43.
[3] 梁晶.“問題解決”與生物教學[D]. 東北師范大學,2002年.
[4] 高淑賢、李紅、崔明宇. 改革生物化學實驗教學,《數理醫藥學雜志》,2005年.
(作者單位:江西省玉山縣樟村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