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作為一種自由主義宗教,一位神教從歐洲傳到美國,并逐漸美國化,通過反對奴隸制,提倡和平運動等,一位神教積極參與美國的社會活動,對美國的社會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關鍵詞:一位神教;美國;社會實踐
作者簡介:楊天虎(1978-),男,遼寧北票人,曲靖師范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講師,歷史學博士,主要研究方向美國文化史。
[中圖分類號]:B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35--02
一位神教傳到美國后,逐漸的美國本土化。由于自身要求的自由主義和個人主義,一位神論者的信條強調人最初的善良和對更高標準的道德生活的追求,一位神論者們都遵守自由的原則,個人可以坦言思想,毫無畏懼,心甘情愿地守護著自己的領地。每一個人對自己的心靈和良知負責,每一個人都有責任用開放的心靈去尋求真理,并以堅定不移的態度為真理服務。這種思想開放的自由主義精神引導他們沿著平和的個人主義道路快步向前,尋求自由。同時,渴求和平和友善,厭惡戰爭。這些觀念使一位神論者關注社會公平和正義,積極投身美國的社會發展的實踐活動,倡社會改革,如反對奴隸制,提倡和平運動等,通過這些活動,一位神論者將宗教的人文主義帶到社會生活中來,自身得到不斷地發展和更新。
1、反對奴隸制
“在人數比例上,沒有其他的宗教團體比一位神思想在反對奴隸制方面做得更好。沒有一個一位神者通過布道或者新聞、報紙、刊物來為奴隸制辯護。”盡管在廢除奴隸制方法上,一位神教內部存在分歧,許多人并不贊同廢奴主義者的方法,一些人強烈地反對改革者的極端方法,但所有一位神論者的愿望是公平的,理性的,公開的。這也并不代表他們對奴隸制的罪惡漠不關心,也不意味著在人類信條前的怯弱。反奴隸制高漲時期也是人類精神升華時期。他們的不同之處在于對待奴隸制采取何種方法,在 18 世紀 30 年代 E.S.加內特曾說:“我們國家的勞動力的罪惡就是奴隸制的存在,它是我們身體丑陋的部分,他更是一個令人厭惡的陣痛,它必須被公平和有技巧性地對待”,他反對廢奴主義者的暴力行為。在反對奴隸制方面,威廉·埃勒里·錢寧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他從基督教的仁愛出發,結合自然權利道德的準則,來反對奴隸制。他認為“既然人既是理性又是道德的,他就不能讓法律和習慣剝奪人格的基本特征。人不可被剝奪的權力從根本上說,就是人格的權利:實踐其理性的權利,尋求光明良知的權利,享受勞動果實的權利,建立家庭關系的權利,一句話,在一個文明的國度里像人一樣自由生活的權利。把人作為財產是對從本質上不可侵犯、不可剝奪的權利的最嚴重的否認和踐踏”,“奴隸制不僅是不理性、不道德的,而且是對民主的根本否定。它勢必會導致一個正直國家走向邪惡。”另一個譴責廢奴主義者的是牧師約翰·H.莫里森他在布道時采取了一種其他教派不允許的方法反對奴隸制。在 1848 年,他寫道:“我們堅信奴隸制比其他任何事情都危害政府的根基,在道德和宗教方面,它是錯誤的,它違反了基督教的進本原則。”他們的立場就是反對用世俗的方法提高宗教興趣。盡管一位神者與非奴主義者之間存在分歧,但是兩者還是能夠精誠合作,當加里森成立了新英格蘭反奴隸制協會時,他卻得到了反對其廢奴方法的一位神者修厄爾·塞繆爾的支持。同時,也獲得了財政的支持。在對奴隸制進行抨擊的同時,許多反對奴隸制的組織也成立了。1835 年,馬薩諸薩也成立了反奴隸制協會;1834 年,劍橋成立了反奴隸制協會,領導這些協會的大多數是一位神者包括亨利·瓦爾、悉尼·韋拉德、查爾斯·弗勒,通過協會的憲章表明目的:奴隸制的廢除是人類精神和基督精神的體現。將一個人是另一個人的財產的信條中除去法律的神圣性,在 1845 年,一周年紀念會上,奴隸制問題又被討論,盡管有些人在會上宣講譴責廢奴主義者,然而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對奴隸制表達了強烈的反對,由選舉產生的委員會提出了一份抗議聲明,最終由123位牧師簽字,通過其中的內容,我們可以理解其精神和目的:“在基督教的神圣和仁愛方面來說,反對奴隸制是重要的,個人的自由,完美的權力,人類的手足情都被奴隸制打斷了。”當我們將反對奴隸制的一位神者的名字列出時,它顯示了一位神教的影響是如此的巨大,在早期,努克·伍斯特對奴隸制表示抗議,查爾斯·弗勒牧師加入了馬薩諸薩反奴隸制協會,還有一些人如帕克·梭羅、威廉·弗內斯、威廉·H.·錢寧等。由于反對奴隸制,在福音教會受過訓練的許多人成了一位神者,如威廉·洛依德,哥瑞特·史密斯等。
2、倡導和平運動
一位神論者的信仰使他們的活動由思想領域轉向了社會領域。其信條在社會實踐中演變成了人道主義。可以說,戰爭是人道主義的最大威脅,不僅在肉體上而且在精神上給人們帶來了傷害。這促使一位神者對戰爭進行了抨擊。一位神者伍斯特在 1812 年的一篇布道詞中,宣講到:“戰爭沒有任何公平和公正,戰爭總是一場罪惡。在 1814 年,他繼續研究這個話題,其實結果是他寫了一本名為《戰爭習慣評論》”的書。這本書被廣泛傳播,被翻譯成多種語言,給人們留下了深刻而又持久的印象,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在他的努力下,馬薩諸薩和平協會在 1815 年成立,在當時,是世界上最早的和平主義組織之一。威廉·錢寧作為主席,伍斯特是執行委員會的成員之一參加這個組織的另一個一位神者是詹姆士·弗里曼,納撒內爾L.福興海姆等。在1819年,伍斯特開始出版期刊《和平之友》,該雜志先后在幾個國家被重印發行。他投身于和平事業直到1829年,他的書揭示了戰爭的罪惡,和平信條的美好和有效性,他與錢寧精誠合作,后者一度成為馬薩諸薩和平協會的“靈魂人物”。 加內特也是一位神思想中和平主義的倡導者,他的一個兒子曾說過“他認為理性,宗教和整個精神世界是與廢止戰爭聯系在一起的”。在1826年,塞謬爾J.梅組織了國家和平協會,他的第一本出版物是倡導這種改革的。 因與政治生活相關聯,查爾斯W.薩莫是和平主義者的最真誠和最有影響力朋友,在1845年,他發表了一篇致辭“偉大的國家”,是關于和平最著名的和最有影響的致辭之一,他揭露了戰爭的罪惡,譴責戰爭的殘酷和不必要性。盡管社會各界對他的致辭褒貶不一,但他仍然沒有放棄對和平事業的追求,在參議院,它是仲裁委員會的官員,在防止美國卷入與外國的戰爭中,個人對其施加了重大的影響。上述一位神論者的言行體現了一位神教對美國社會和平運動的巨大影響。
3、小結
源自歐洲的一位神教,受美國特殊的政治、思想、文化的影響,迅速美國化,在美國獲得了長足的發展,并通過參與美國的各種社會實踐活動來發展壯大豐富自己,一方面,汲取美國文化土壤養分,不斷充實自身;另一方面,通過參與社會活動,推動美國社會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參考文獻:
[1]George Willis Cooke,Unitarianism in America[M].Boston: American Unitarian Association,1902.
[2]Charles H. Lyttle, Freedom Moves West: A History of the Western Unitarian Conference, 1856-1952[M].Boston:The Beacon Press,1952.
[3]Daniel Walker Howe, The Unitarian Conscience:Harvard Moral Philosophy,1805-1861 [M].Cambridge,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70.
[4]Ann Lee Bressler, The Universalist Movement in America,1770-1880[M].Englan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