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舒亞
摘 ?要:近年來,特別是隨著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體育新聞工作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新態勢,已逐漸成為我國各種媒體報道的重點,成為各大媒體激烈競爭的領域。這也標志著我國新聞事業發展到了一個嶄新的高度。體育新聞作為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精神文明建設工作中一項重要和緊迫任務,在體育新聞的報道實踐中,應當將"人文"作為一種重要人文現象的文化活動和文化現象,貫徹始終。本文從體育傳播特質分析入手,對體育新聞報道中人文關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以及設置人文關懷系統等方面進行研究,以期更好的實施人文關懷做一理論闡述,為體育傳媒實施體育人文關懷提供借鑒。
關鍵詞:體育新聞報道;人文關懷;體育媒體
[中圖分類號]:G2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2139(2015)-20--01
一、人文關懷在體育新聞報道中的重要性
1.體育新聞媒體自身發展的需要
當前,在信息傳遞領域無論是廣播、電視還是報紙都從傳統依靠財政撥款轉為以經營創收為主。新聞媒體沒有了政府補貼,就必須著力把握發展規律、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走向市場,通過與國際接軌,創新品牌經營模式等各種手段創造經濟效益。隨著全民健身運動的推廣,體育與人的關系越來越密切,體育新聞的重要性隨之彰顯出來,這使得一些體育媒體對發行量、收視率、點擊率、可讀性、趣味性看得比真實性更重要,從而導致體育新聞媒體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各媒體要在日趨開放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獲得優勢,贏得顧客并與其保持長久的合作關系,必然積極倡導受眾本位,使新聞報道真正做到“以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因而,人文關懷已成為各類體育媒體占領主流地位,爭取受眾,加強影響的一項利器。各新聞媒體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實現快速、健康、協調發展,在報道過程中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社會和諧勢在必行。
2.現代社會健康發展的需要
體育新聞作為社會主義社會的重要特征和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重要表現,擔負著為廣大群眾提供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產品,為青少年源源不斷地提供精神食糧的歷史責任。人文關懷是建設現代化和諧中國,建設民主法治、 公平正義、誠信友愛的需要。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再次重申和諧社會離不開人文關懷,要求宣傳思想路線要“充滿活力、安定有序、尊重群眾”,這也從側而反映出注重人文關懷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內在要求以及在新聞宣傳上的重要性所在。因此,如何從當前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和科學運用法律武器來維護受眾的基本權利,對體育新聞媒體而言,傳播和推進人文關懷也是新聞實現社會的必然追求。
二、體育新聞報道中人文關懷的特征
1.對報道對象體現情感關懷
體育新聞報道的主體是體育比賽。而體育比賽又是以人為核心能力的載體,因此體育報道是客觀事物的反映,新聞反映客觀事物的主體是人,無論是傳遞最快、最清、最全的體育賽事,還是對體育問題進行系列專訪,根本之處都關注的是身體的各部分互相協調、配合成一體,對報道對象體現情感關懷這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2.對體育受眾的人文關懷
體育受眾作為作為自然人和社會人對自己的權力有一定行使權限的需求,同時作為社會人還享有一定社會范圍的權利,其中知情權作為公眾的一項社會權利和政治權利,是信息化社會發展的一種必然。體育受眾作為受眾的一個群體,就意味著要求其他主體有尊重并不得侵犯這項權利的義務。滿足體育受眾的知情權是充分體現出對人的自由和人文關懷的重視和追求。
三、在體育新聞報道中加強人文關懷措施
1.體育新聞工作者要努力提高人文文化,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
以人為本,是科學發展觀的核心,以人為本就是讓人們自主、自信、自強,不斷地開發自身資源,讓自己發揮無限的潛能。體育新聞工作者要牢固樹立和認真落實以人為本的服務理念,不斷提高人文素養。體育新聞工作者要深刻理解以人為本的豐富內涵,并做到以下三個方面:一是體育將是為每一位參與者提供實踐與鍛煉機會的舞臺,應加強對所有體育運動參與者的關注;二是體育運動中所體現的價值觀念,公平競爭等,促進人的個性的全面和諧發展;三是要突出“受眾本位”, 最大限度滿足受眾(讀者、聽眾、觀眾)的知曉權為出發點。
2.新聞媒體要做好把關,避免或減少新聞報道炒作
媒體運行質量保證就是把關人的把關行為。只有讓把關人在網絡媒體當中重新發揮作 用才能保證良好的網絡傳播秩序。因此,在實際操作中,新聞媒體首先堅持黨性原則,形成正確的新聞性與媒體價值導向的獨立性,擔負起“把關人”的職責,力求使受眾終保持樂觀向上的人生觀,保持積極的學習態度營,避免低俗化傾向;其次,新聞媒體要加強自我建設、自我教育,建立自我約束、持續改進的長效機制提高體育新聞工作者的專業知識水平。
3.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做到自律與他律相結合
體育新聞工作者要按照胡主席有關重要指示要求,要認真學習《中國廣播電視編輯記者職業道德準則》及相關法律法規,在管理制度、精神層面體現人文關懷,更是新聞工作者起碼的責任。在法律規定的范圍內,體育新聞報道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也要突出社會效益,同時也決定了體育新聞必然要突出競技報道,以滿足目標受眾群體的需求。體育新聞工作者要帶頭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顧全大局,維護團結,自覺接受監督,并落實到實踐中去。
參考文獻:
[1]陳寶國.體育新聞報道的人文關懷[J].新聞前哨,2009(5)
[2]樊洪.提升新聞報道的人文關懷品質[J].新聞采編,2008(2)
[3]管文娟.對體育新聞人文關懷缺失的分析與思考[J].襄樊學院學報,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