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尕子
【關鍵詞】 課堂教學;寓教于樂;謎語
【中圖分類號】 G633.3 【文獻標識碼】 C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7—0094—01
謎語是一個文化底蘊十分豐富的語文教學資源寶庫,將巧謎佳構引入語文課堂教學,就如在菜肴里加上少許味精,又如向平靜的湖面投進一顆石子,不但可以活躍課堂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同時還能開闊學生的閱讀視野,鍛煉其思維能力,提高其文化素養,陶冶其品德情操。可謂一舉多得。筆者在執教《林黛玉進賈府》一課時,嘗試著將謎語引進課文,收到了極好的教學效果。
一、巧用謎語,導入新課
新課導入是一門藝術,或設疑激趣,或以情動人,方法不一而足,全在教師一個“活”字。而以謎語導入新課,尤為富于情趣。筆者在上《林黛玉進賈府》這一課的時候,先在黑板上板書以下三條謎語:①朱閣枕黃粱 ②金陵地方志 ③碑文(要求各打一古典文學名著)。
學生見一上課就猜謎語,頓時興趣倍增,很快進入課堂角色。在老師的誘導點撥下,聰敏的學生一下子就猜出來了:前一條是《紅樓夢》,后二條都是《石頭記》(金陵古稱“石頭城”,而“碑文”當然是記在石頭上的文章了)。三條謎語殊途同歸,教師不但很自然地導入了新課,還順理成章地給學生講解了《石頭記》和《紅樓夢》這兩個不同名稱的來歷,進而一步步引導學生走進《紅樓夢》博大精深、異彩紛呈的藝術天地。
二、舉辦猜謎會,寓教于樂
《林黛玉進賈府》選自《紅樓夢》第三回。在這一回里,作品中一大批主要人物都先后登場亮相。作者曹雪芹傾其藝術匠心,將這些人物的出場寫得騰挪跌宕,變化多姿,這正是本課教學的重點。既然如此,何不組織一場“《林黛玉進賈府》人物燈謎猜射會”,讓作品中的人物在謎語中來個“群芳會”,使這篇膾炙人口、影響深遠的名篇佳作與構思精巧、引人入勝的佳謎珠聯璧合、添趣增輝呢?為此,筆者在完成本文的教學任務后,專門留出十多分鐘時間來組織這項活動。
當學生聽說又可以猜謎的時候,都表現出濃厚的興趣。我先將下列謎語掛在黑板上:①和氏璧 ②不是真品 ③妃 ④巧娘 ⑤落英拂面 ⑥新年聯歡 ⑦借問酒家何處有 ⑧共君今夜不須睡 (以上打《紅樓夢》人名一) ⑨為有暗香來(打《紅樓夢》人名二) ⑩黛玉幼時即聰穎(打一我國現代女醫學家)
然后,我對學生說:“《紅樓夢》是女性的頌歌,女性的悲劇,在《林黛玉進賈府》一文中,‘金陵十二釵和其他幾個主要女性大都在本課中出場亮相了。今天,我們舉辦‘《林黛玉進賈府》人物燈謎猜射會,讓她們再一次在詩謎的天地里相愛相聚吧。下面請大家開動腦筋,踴躍競猜。”
學生顯然被這些謎語吸引住了,每個同學都在認真思考,苦思冥索,繼而交頭接耳,議論紛紛,課堂氣氛十分活躍。最后,除了少數幾個沒猜中外,其余均被學生猜中。這些謎語的謎底是:①寶玉 ②賈寶玉(“賈”、“假”諧音) ③王夫人(別解為“帝王的夫人”) ④王熙鳳(將“巧娘”別解為“巧姐的娘”,“巧姐的娘”就是王熙鳳了) ⑤花襲人 ⑥迎春 ⑦探春(“借問”扣“探”,“酒家何處有”及下句“牧童遙指杏花村”扣“春”) ⑧賈惜春(謎面為唐代詩人賈島的詩,詩歌表達了詩人賈島的惜春之情) ⑨(迎春、花襲人) ⑩林巧稚(“林”扣黛玉,“巧”扣聰穎、“稚”扣幼時)。
謎語猜完后,我對這些謎語進行了詳細講解。學生聽了,一個個都為這些構思精巧,渾然天成的佳謎嘖嘖稱奇。同時,許多學生第一次認識到,原來猜謎語不但如此生動有趣,可以娛情益智,并且還需要廣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和豐富的聯想能力,語文學習的天地真廣闊。
三、趁熱打鐵,以謎“煽情”
在猜謎會即將結束的時候,趁著學生興味正濃,筆者最后來個以謎“煽情”:“大家還想猜《紅樓夢》謎語嗎?與《紅樓夢》有關的謎語還多著呢。不但如此,《紅樓夢》本身就是一部內容豐富、寓意深刻的謎書。比如,第五回寫賈寶玉夢游太虛幻境,翻看了金陵十二釵又副冊、副冊、正冊及其中的十四首圖詠,但‘看了不甚明白。這些圖與判詞就用謎語的形式展示了大觀園里女兒們的悲慘命運;第二十二回《制燈謎賈政悲讖語》,賈母、賈政、元春等十人制作了十條燈謎,不但體現了各人不同的個性,還預兆著這些人物將來的命運。”由此引發了學生閱讀《紅樓夢》等文學名著的強烈興趣。
編輯:劉於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