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曉 馮建國
摘 要 本課題通過對現存研究中提出的構建長效機制各種模式,結合高校自身的特點,研究實現高校創先爭優活動長效化、常態化的有效實施途徑。尋找一條將階段性的成效轉變為長期執行、良性發展的道路,激發廣大黨員的參與和創造熱情。
關鍵詞 高校 創先爭優 有效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2.008
Effective Ways of College Good Activities to Achieve
Normalization and Long-term Oriented
LIU Xiao, FENG Jianguo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Chengdu, Sichuan 610000)
Abstract The issue raised by the existing studies of long-term mechanism to build a variety of modes, with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ies, research universities excel activities to achieve long-term, normalized 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approach. Looking for a phased transition to the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the implementation,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the road, to stimulate the participation of the majority of party members and create enthusiasm.
Key words college; good activities; effective ways
高校擔任著學生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育人的重要職能,高校推動創先爭優常態化、長效化可以對社會起到示范作用,可以加強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加強黨員干部的骨干橋梁作用以及黨員的先鋒模范帶頭作用。研究高校創先爭優活動實現常態化、長效化的有效途徑,是增強高校創先爭優活動實效性的一項制度保障;是增強高校全員參與創先爭優活動的核心支撐;是增強高校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
1 高校創先爭優活動實現常態化、長效化的目的
(1)高校創先爭優實現常態化、長效化,可以增強高校創先爭優活動實效性,為其提供制度保障。只有把活動中的有效經驗,做得好的方法提煉總結好,形成制度,才能推動實踐活動的進一步發展。
(2)高校創先爭優實現常態化、長效化,是增強高校全員參與創先爭優廣泛性的核心支撐。因為,只有實現創先爭優常態化、長效化,才能使更多學生群眾也愿意參與到創先爭優活動中來,能夠更好地實踐科學發展觀,更好地促進校園和諧,促進社會發展。
(3)高校創先爭優實現常態化、長效化,是增強高校科研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因為,創先爭優活動要求我們創造性地開展各項活動,要求各級黨組織都要有創新精神,理論要創新,實踐也要創新,實施長效化、常態化能夠促使高校在科研創新上不斷下功夫、不斷開拓思路,杜絕刻板教條、思想陳舊,樹立高校在社會中創新能力的標桿。
2 高校創先爭優活動實現常態化、長效化面臨的問題
截至2013年底,中共黨員數量總數為8600多萬名,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黨員3600多萬名,占到了黨員總數的40%以上,學生黨員有260多萬。 我校的學生黨員比例也是占到了20%以上。在高校中如何管理好這么高比例的黨員,如何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這是面臨的一個突出的問題。高校黨員如何才能緊跟時代的發展,伴隨著社會的轉型,更好地發揮先進性的作用,情況就變得更紛繁復雜,難度也會更大。
在高校中,知識分子相對集中,具有黨員人數多、分布廣,高學歷、高職稱等優勢特征,但是高校黨員隊伍中也存在有一些在不同程度上與創先爭優要求不相適應、不相符合的地方,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部分高校黨員理想信念不夠堅定,先進性意識淡泊,對自己是否發揮主體作用也抱有無所謂的態度,不僅不能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起到模范帶頭作用,反而還會產生負面的影響。二是部分高校黨員黨性意識淡薄,在處理與群眾的關系中,自我意識強烈,過多計較個人名利及個人得失,團結幫助群眾的意識不強,愿望不充分,存在功利化的傾向。三是部分高校黨員組織紀律觀念淡薄,缺乏求真務實的作風。埋頭忙于科研或者教學業務而經常不參加黨的組織生活;黨的工作與教學科研結合不緊密,作用發揮不明顯。工作和創先爭優活動存在脫鉤現象。四是在創先爭優活動中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做得還不夠。在會上作自我批評多,在其他情況下作自我批評少;批評別人打不開情面,不夠大膽,怕傷害同志間感情,不利于工作的順利開展。認為目前整個大氣候也就如此,認真開展批評與自我批評也不一定就解決問題。主動意識不夠強烈,有些黨支部和黨員習慣于按照上級安排開展工作,缺乏主動性和創造性,對活動抓什么、怎么抓不很明了,缺乏具體有效的措施和辦法去開展活動、指導工作,開展活動的反應不靈,行動不快。在活動開展中存在照搬上級黨組織的主題載體,有的支部黨組織承諾事項與中心工作結合不緊。
3 高校“創先爭優”常態化、長效化的主要途徑
創先爭優是作為保持黨長期執政地位的必然要求,蘊含了對黨的建設模式進行創新的指向,作為長期執政條件下加強黨的建設的特有舉措,意在使創先爭優從周期性活動走向常態化。
(1)構建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創先爭優活動要不斷取得實效,好成效、新成效,需要建立一套科學的創先爭優管理機制,做到創先爭優活動有人領導,有人部署,有人落實,有人反饋,有人監督的“五有”機制。一是要建立常設機構,強化組織領導。高校創先爭優活動的深度與廣度、質量與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于各級黨委對活動的重視程度,通過建立領導小組,切實加強對創先爭優活動的領導和指導,為活動提供組織保障。二是要夯實創先爭優的組織基礎。要堅持和完善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和院(系)黨政聯席會議制度,制定相應的工作制度,對各項活動的開展進行認真部署和落實,實行責任到人,確保黨的建設各項任務落地見效。三是要建立群眾監督評判機制。高校創先爭優常態化長效化,師生群眾監督是保障,依靠師生群眾是根本,活動開展的好壞的準繩把握在廣大的師生群眾手中,要把“創先爭優”活動置于師生群眾的監督之下,實現每次活動有信息反饋,要采取靈活多樣的形式聽取師生意見和建議,對活動開展過程的可取之處在以后推進的活動中繼續發揚,及時反饋調整不足之處并做出調整, 形成黨內黨外共協同參與的良好氛圍。
(2)要進一步鞏固創先爭優的理念。高校在進行創先爭優長效機制建設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積極開發和運用高校教育資源,有效建立創先爭優長效機制。要把創先爭優融入中心任務、融入崗位職責、融入制度建設,成為推動科學發展、促進校園和諧、服務師生員工的強大精神力量。
(3)高校廣大黨員在“創先爭優”活動中要自覺地把黨的宗旨貫徹到實際工作中去。我們黨的最高價值取向就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對高校而言就是如何利用高校教育和科學研究這兩大主要職能為社會進行服務,使社會資源效用發揮最大化作用。建立高校“創先爭優”常態化機制,必須秉承這一核心觀念,緊緊圍繞“落實教育規劃綱要、服務學生健康成長”這一主題,提高高校共產黨員的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廣大高校黨員要強化工作責任心,做到一切工作與實際相結合,一方面教師黨員以提升教學服務質量為中心,圍繞“三個一切”,即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對學生做好教學工作;另一方面要以科技就是生產力為中心,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將科研成果積極轉化為先進生產力,促進社會資源有效配置,服務于廣大人民群眾。同時,高校學生黨員也要以自身擔負的責任和使命作為學習的動力,做好榜樣示范,引導廣大青年同學積極參與服務人民群眾中去。
(4)以創先爭優為活動載體,把“創先爭優”與黨的其他工作緊密結合起來,建設學習型黨組織,增強黨組織的創新力、凝聚力和戰斗力。
創先爭優既是以促進黨的先進性建設為主旨的活動,又是黨的自身建設的一種常態化要求。在組織建設方面,學校各級黨組織要始終堅持圍繞創先爭優與學習型黨組織建設緊密結合開展工作,堅持“瞄準目標抓黨建,抓好黨建領發展,創先爭優促發展”。一是要狠抓干部隊伍,把創先爭優納入干部和班子考核。要實現創先爭優走向常態化長效化,各級領導干部扮演著極其重要的角色,要求黨員和群眾做到的,領導干部首先要做好表率,這需要組織部門把創先爭優納入到學校的干部考核和班子考核當中,完善組織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二是要狠抓基層組織建設。基層組織充當著群眾和黨之間重要的橋梁,解決好基層組織建設中的突出問題,發揮基層組織戰斗堡壘的作用,需要基層組織和黨員把科學發展觀貫徹到高校建設的每個環節、每個方面,不斷加強理論知識、業務知識、實際工作本領等方面的學習,使黨的基層組織成為學習型黨組織,探索黨的基層組織在新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下保持先進性的新途徑、廣大共產黨員在新的社會環境和歷史條件下發揮模范帶頭作用所必須具備的主觀條件,通過“結對子”、“互助組”等方式鼓勵、引導和歡迎師生群眾加入到基層黨組織的“創先爭優”活動中來;三是要進一步健全黨的組織體系。要教學、科研、管理等為主黨組織基礎上,積極探索以實驗室、項目組等新興學術組織設置黨支部;在以班級、年級為主設置學生黨支部基礎上,積極探索黨組織進社區、進公寓、進社團等有效形式,著力構建全方位、廣覆蓋的高校基層黨組織體系。
在作風建設方面,要增強高校黨風廉政建設水平,不斷地加強黨的作風建設。廉潔力也是一種戰斗力,牢固的廉潔防線,能夠保障創先爭優活動的良好開展。一方面通過反腐倡廉宣傳工作,在教師中深入開展師德、師風建設,提高高校黨員干部的廉潔意識,增強拒腐防變能力,筑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底線和黨紀國法防線。另一方面進一步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著力構建反腐倡廉責任體系,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領導干部按照“一崗雙責”和“誰主管誰負責”的要求,嚴肅責任追究制,切實落實責任制。同時,也要注重二級單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的落實,嚴把招生錄取、基本建設、物資采購、財務管理、科研經費、校辦企業、學術誠信等“七個關口”。第三,增強監督的實效,建立健全權力運行的監控機制。要建立并且健全決策權、執行權、監督權相互制約又相互協調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突出監督重點、前移監督關口,確實增強監督的有效性,制定反腐倡廉責任制,構建反腐倡廉責任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