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海宇


摘 要 電子閱覽室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平臺。目前,高校電子閱覽室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沒能得到充分利用,本文通過利用電子閱覽室的匯文系統、諾亞星教師管理系統,對在電子閱覽室上網學生的上網行為的隨即抽樣調查,并對大學生群體進行了問卷調查,通過調查結果介紹了電子閱覽室的利用狀況,總結大學生上網行為的具體表現,從引導和教育大學生養成正確的上網觀念入手,提高電子閱覽室的服務水平和管理者的思想政治教育水平,充分發揮電子閱覽室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關鍵詞 電子閱覽室 大學生 上網行為 思想政治教育
中圖分類號:G41?文獻標識碼:A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2.036
Analysis of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Function
ZHANG Haiyu
(Inner Mongolia Normal University, Hohhot, Inner Mongolia 010010)
Abstract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is a platform f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urrently, the university's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ould not be fully utilized, the paper through the use of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Huiwen system, Noah star teacher management system,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Internet access student behavior immediately sample survey and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the findings presented by the utilization of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summarizes the online behavior of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guidance and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to develop the right idea to start the Internet to improve the level of service and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level education managers,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full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Key words electronic reading room; college students; Internet behavior;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2014年1月16日,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在京發布第3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截至2013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6.18億,互聯網普及率為45.8%。龐大的網絡群體中,青年人特別是大學生網民的比重不容忽視。他們很多時候是通過網絡接觸外界事物,對于正處在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和穩定的關鍵時期的大學生來說,學校對這一時期的網絡行為習慣的引導和教育是十分關鍵而且必要的。據筆者統計,有76.09%的學生認為網絡對他們大學期間“三觀”的養成產生影響。本文針對大學生群體的上網行為的調查和研究,試圖從主客觀兩方面了解大學生的上網行為習慣,提出引導和教育大學生如何理性健康地利用網絡,以及如何充分發揮電子閱覽室功能,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提出一些切實可行的對策。
1 調查對象和方法
本次調查方式有兩種,一種是采用調查問卷的方式,調查對象是某所高職院校的學生,內容以調查上網行為習慣為主,發放問卷300份,收回有效問卷292份,有效率為97.33%。另一種方法是抽樣調查法,筆者利用電子閱覽室管理系統對電子閱覽室125臺電腦的使用讀者進行了為期40天的網絡追蹤調查,采樣的時間分別為每天9:00~11:00,11:00~13:00,13:00~15:00,15:00~17:00,本次調查隨機采集了11792人次的上網記錄,在抽樣調查期間根據系統統計,登錄上網人次數為62842人次。
2 調查的結果與分析
2.1 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
該高職學院生源分為高職學生和中職學生兩類,學生總數為7795。電子閱覽室上網人次統計結果如表1:
表1
從表1中可以看出,所抽取的樣本里男生上網人次大于女生,2012級和2013級的比例相差不多,2011級的比例減少,根據該所學院的政策,應屆畢業生允許離校實習或工作,所以在校畢業生人數相對較少,畢業生利用電子閱覽室上網的人數比例較低。而中職生的比例僅為7.49%。
2.2 上網時間的調查
在“你選擇什么時間上網?”的問題上,大部分學生選擇的時間段為課余時間、或周末休息時間以及節假日,大部分學生的日平均上網時間能夠控制在比較合理的范圍內,這說明大部分的學生能夠控制上網時間,利用課余時間上網,能夠處理好學習時間和上網時間的合理分配。但是還有17.39%的學生認為上網不受時間限制,想什么時間上都可以。問卷統計結果顯示有17.39%的學生偶爾逃課上網,有8.7%的學生經常逃課上網,由此可以得出,大學生思想意識還不夠成熟,“三觀”的可塑性很強,容易受外界環境尤其是網絡文化的影響,這就需要高校教育者不僅要積極引導和教育學生的上網行為,更要倡導健康上網,有節制地上網。
2.3 上網內容的調查
有關這方面的調查是根據筆者對所在電子閱覽室的學生上網行為進行抽查所得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職學生上網做什么,或者花更多的時間做什么。具體結果如圖1:
圖1 學生上網的內容圖
根據調查結果顯示,越來越多的學生為了追求心理上的放松,將感興趣的內容大都放在休閑娛樂方面上,而與他們學習息息相關的新聞、求職、查資料往往被忽略,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
由此我們知道,電子閱覽室作為服務學生的宗旨沒有明顯發揮出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也沒有得到良好的實施,這樣應從管理和服務模式以及教育者自身上找到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實效的方法。
3 提高電子閱覽室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對策
3.1 明確電子閱覽室服務內容
在電子閱覽室電腦桌面上設置明顯的數據庫快捷方式,或者將數據庫作為搜索引擎的首頁出現,提高數據庫使用率。或者通過開展各個年級的文獻檢索課幫助學生合理有效地利用數據資源;可以在圖書館的領導下開展新生入館教育講座,教育他們如何在網絡環境中去偽存真、明辨是非。利用學生們經常使用的校園網平臺、微信和微博平臺向學生宣傳電子閱覽室里有關思想政治方面的電子圖書、文獻或影視資料,交流使用心得和收獲,或者利用電子閱覽室教師窗口向學生們提供有針對性的健康網站,比如人民網、中國大學生在線等網站,對讀者的閱讀和查找信息起到引導作用,還可以在圖書館網頁上設置“思想政治”專欄,每天更新最新信息,從而營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氛圍。
3.2 充分發揮技術優勢,創新、優質的服務大學生
目前有很多大學生擁有自己的電腦,但是受到學校網絡使用、電的使用的控制,以及資源下載量的限制,不少學生選擇在電子閱覽室上網,因為沒有收費限制,很多時候閱覽室人數過多導致電腦利用率不高,部分查資料的學生不能及時獲得資源。所以,可以在電子閱覽室的賬號管理上可以采用限時的方法,每天每個賬號的使用權為兩小時,這樣既滿足了學生每天的上網需求,又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住部分學生過度上網,讓更多的讀者到圖書館來查資料、瀏覽信息,提高了電子閱覽室的利用效率。另外,還可以在電子閱覽室以外的其他閱覽室設置電腦,能夠查閱圖書的同時還能下載電子資源,學生可以隨時隨地享受到電子閱覽室的資源,感受服務的方便快捷。
3.3 提高管理者的服務和教育水平
當前網絡大環境下,電子閱覽室的“網吧化”現象日趨嚴重,如何優化電子閱覽室的整體服務環境,是擺在管理者面前的問題。電子閱覽室工作人員作為服務主體應該積極宣傳數據庫資源及時解決讀者疑問,引導讀者合理利用數字資源。定期加強電子閱覽室管理人員的技能培訓,提高他們的網絡素質,對業務學習進行理論和實踐的績效考核,提高他們解決軟硬件問題的能力和工作積極性,從而提升服務效率。同時積極組織圖書館系統管理人員,自主開發相關軟件或采用先進的網絡新技術,對網絡信息資源進行技術篩選和過濾,摒棄不健康的、低俗的網站。
在工作環境方面,管理者應該保持電子閱覽室的衛生,及時清理垃圾,通過宣傳標語的張貼倡導每名學生愛護電子閱覽室環境,從而營造一種優雅舒適積極向上的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的環境中文明上網,學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了思想政治教育。
參考文獻
[1] 陳申寶,朱曉鳴.高職生網絡使用現狀調查分析與應對策略[J].職教通訊,2012(8):48-50.
[2] 王立珍,李彤彤,董清爽.大學生上網行為現狀調查分析——基于山東省日照市大學城大學生的調查[J].圖書館學研究,2011(2):75-80.
[3] 褚曉東.電子閱覽室讀者上網行為調查與分析[J].大學圖書情報學刊,2010.28(3):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