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凱
【關鍵詞】 課堂氛圍;和諧;微笑;空間;贊賞;傾聽;演繹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5)05—0047—01
創造民主、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煥發課堂活力的前提條件。新課標強調,教師要摒棄“師道尊嚴”的舊觀念,設身處地為學生創造輕松、和諧的學習氛圍,建立一個接納性、寬容性的課堂氣氛,形成一個互教互學的“學習共同體”,尊重學生的個性特征和學習體驗,使學生毫無拘束地大膽質疑、發表意見、與教師激烈爭論。只有這樣,學生才會樂于鉆研問題、開動腦筋、展開豐富的想象。
一、面帶微笑營造和諧氛圍
教師應該精神飽滿、面帶微笑地走進課堂。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期待是通過微笑來傳遞的,而學生會在這種愛的感召下受到鼓舞,感到輕松,從而親其師,信其道。比如,當教師看見幾個學生急急忙忙趕進教室,個個神情慌張、手忙腳亂時,教師不應立即發火,而應面帶微笑地教導學生:在老師進教室之前,學生應做好上課的準備。長此以往,學生會更加自覺和認真,精神煥發地靜候老師來上課。反之,不但起不了好的效果,還會使學生難于安靜下來,注意力無法集中,難以收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二、提供空間營造和諧氛圍
輕松和諧的課堂氣氛有利于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并在師生溝通時起到重要作用。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明確指出:“創造力最能發揮的條件是民主。”只有在民主、平等、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創造力才能得到更好的開發,學生才能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中。語文題的答案是豐富多樣的,語文的魅力在于此,語文課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同一個問題,由于學生的生活經歷、個人素養、心理狀況等方面的不同,得出的答案可是千差萬別、異彩紛呈,這就是創造力的表現,也正是教師要悉心呵護和著重培養的。因此,教師要多給學生展開想象的時間和空間,多給學生發表意見的機會和自由,重視營造輕松和諧的課堂氛圍。
三、注重贊賞營造和諧氛圍
每個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肯定和賞識,學生更是如此。所以教師要關注學生成長的每一點進步,幫助學生發現自己、肯定自己。有了贊賞這一催化劑,學生在學習中才能常常感受到成功的喜悅、學習的樂趣。可以說,贊賞能迸發創造力,贊賞能激發學習興趣,贊賞能贊出進步的學生,贊賞能突出有特點的學生。通過贊賞能融洽師生關系,活躍課堂氛圍,激發創造熱情,對學生學習質量和能力的提高起著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既要重視學生對知識的掌握及能力的提高,又要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及方法上的優良行為,還要賞識學生在情感態度、價值觀等方面的積極表現。
四、認真傾聽營造和諧氛圍
我們常常教導學生要認真傾聽,傾聽老師講課,傾聽同學發言,有了傾聽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看法、想法。記得葉瀾教授曾說過:“要學會傾聽孩子們的每一個問題,每一句話語,善于捕捉每一個孩子的思維火花?!眱A聽是一種尊重、一種責任、一種引導,更是一種智慧的表現。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傾聽,他們常常習慣于努力讓學生按照自己的預設前行,按照自己設計好的環節前進,更有甚者打斷學生的回答,對于學生在前進路上的風景根本無暇顧及,從而錯過了許多意外的驚喜與收獲。如果教師在課堂上能多關注學生,多認真傾聽、思考,我們的課堂一定會更加有色彩與活力。
五、“演繹”激趣營造和諧氛圍
語文教材中不乏情節生動、形象鮮明的句子和段落,特別是記敘文。以前在教學這些句段時總是一讀了事,然后再讓學生展開想象,去體會該句段語言的精彩之處。其實,僅靠學生想象是遠遠不夠的,學生難以體會到其中的奧秘之處,只會隔靴搔癢,還會使一些懶惰的學生有可乘之機,長此以往,他們會失去學習語文的興趣。對此,教師可以采用“演繹”的方法,讓學生根據文中的內容、情節扮演其中的角色,再現課文情境。這樣能夠使學生覺得語文知識可以在表演中體會、感悟,能夠使學生在寬松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學習相關知識,從而提高對語文學科的興趣。
總之,教師在教學中應樹立民主平等的觀念,要尊重學生、信任學生、贊賞學生,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在課堂上多用鼓勵的方式激勵學生學習,使學生充分參與學習活動。
編輯:馬德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