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敏
摘 要: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在整個小學英語教學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而目前小學英語閱讀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尤其是小學中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很多老師過于注重閱讀的結果,而忽略了對中年級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們課外拓展閱讀的機會也很少。本文針對這一現象提出了自己的解決方法:重視閱讀,放手讓孩子自主閱讀,并通過自己的一些教學嘗試對這些解決方法進行檢驗。
關鍵詞:小學中年級;英語閱讀;方法指導
1 英語閱讀的重要意義
聽、說、讀、寫是學好英語的四個重要組成部分。打開一張學生考卷,聽力占的比重很大,比起從前單純的筆試部分,“聽”的地位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對于“說” ,一系列的口語競賽讓“說”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而“寫”是一直以來英語學習中最重視的部分。那么“讀”呢?在小學閱讀理解題永遠只有5分到10分,尤其是中年級的英語試卷,有時候已經忽略了閱讀理解題目的存在。難道閱讀對于中年級的學生不重要嗎?為此,我問過很多出卷子的老師,他們都認為不出閱讀理解題是怕學生做不好,影響學生的考試成績。我不禁深思:難道怕就要回避嗎?英語作為一種語言它是人們傳遞信息的重要工具。一個人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決定他的綜合英語的水平。因此,英語閱讀的教學從中年級這個起始階段開始就應當受到重視。
2 小學閱讀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
1. 教師注重對單詞、句型的講解,而忽略了讓孩子們自主閱讀;
大多數英語教師將英語閱讀教學與課本的教學區分不開,過分注重對于單詞、句型的講解與操練,而忽略了對學生自主閱讀能力的提高。導致學生只見樹木,不見森林。表面是理解了文本,可是再換一篇,還是不知如何閱讀。這影響了學生對完整語篇的感知和理解,使其閱讀能力得不到系統完整的發展。
2. 教師過于注重閱讀的結果,而忽略了對學生閱讀過程的指導;
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閱讀教學的目的性不強,缺少針對性,更多注意的是閱讀結果的正確性,而忽視對學生在閱讀過程的指導,這樣就會導致學生在進行閱讀時走過程,學生只注重閱讀的結果而并沒有完全理解閱讀的材料,更別提閱讀方法的運用,閱讀習慣的養成。長此以往學生的閱讀效率就會下降,同時也直接影響學生的閱讀興趣,從而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發展。更重要的是教師在閱讀教學中缺少有效的指導和合理的調控更不能有效將閱讀的人文精神有效的滲透到閱讀能力的訓練中,導致學生用英語的思維方式考慮問題的能力較弱,這些都直接影響著學生閱讀能力的發揮。
3. 教師教學大都只局限于英語課本,學生缺少課外閱讀的機會;
在中年級英語教材上或多或少的出現了一些簡單的童謠、兒歌或其他閱讀材料。大部分教師的閱讀教學只局限于教材中的內容,局限于課堂上短短的十幾分鐘,學生的視野就會在這個文本框框中越來越狹窄,其他的閱讀方面的能力也隨之受到制約。更有許多教師忽略了原本就少得可憐的童謠、兒歌的教學,理由是考試考不到,所以孩子們閱讀的機會更是所剩無幾。
3 解決的方法
1. 重視中年級閱讀,設定獨立的閱讀課,讓學生有時間閱讀;
在中年級學生的課程表上,英語一周只有那么三、四節,為了完成課本上的英語教學,教師們根本抽不出時間進行閱讀的教學。而孩子們每天回家應對著繁重的作業,再加上父母不懂英語,更是沒有英語閱讀的時間。
若是在小學中年級的課程表上,設立一節獨立的閱讀課,孩子們在自主閱讀的同時又有老師的指導,我想,那是很完美的一件事情,中年級的閱讀也會受到應有的重視,孩子們的閱讀能力也才有提高的可能。
2. 選取趣味性的各種形式的素材,提高中年級學生閱讀的興趣;
提高孩子的閱讀水平,閱讀興趣是關鍵。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學生對閱讀有了興趣,才愿意去讀。尤其是中年級的孩子,剛接觸英語,耐心又不足,遇到枯燥的閱讀素材,一定不愿意讀。在選擇素材時,除了考慮趣味性,還應當考慮到形式的多樣化,短文、短劇、詩歌、故事、童謠等都可以作為閱讀的素材。
3. 中年級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
古人云:“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 。意思是,直接告訴孩子結果不如告訴孩子自己解決的方法,這樣再遇到類似問題時,孩子就可以單獨解決問題,不需依賴老師了。在講解閱讀題目時,以下幾種方法值得借鑒:
(1)層層推進,逐步操練;
在小學中年級階段,我們強調教師抓住小學中年級英語教學的三個要點:興趣+情景+活動,采用諸如Look and Say這一類的方法,借助圖片、錄像或假設的情景,讓學生對語言的的感知,對課文內容的感知,使他們產生閱讀的欲望。
(2)視聽著手,解決問題;
以問題推動學習,通過解決問題來感知整體的閱讀材料。教師根據中年級學生的認知規律,借助課文圖片,通過多媒體的方式呈現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錄音。就這樣,通過設計問題的方式來幫助學生理解、鑒賞文章的切入點。即教師設計問題, 要遵循循序漸近的原則, 要把問題建筑在學生的注意力和興趣之上,服務于全面提高學生素質水平的目標需要。
但是在循序漸進的原則下要盡量做到:a.提問要誘發學生興趣,設計問題應該在學生現有的知識積累基礎上,在現有的邏輯思維水準下,換不同的角度提問。b.提問設計須有“度”,從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實際出發,利用有關提示引導,發展學生的求異思維。c.提問設計應“巧”,教師所提的問題應能巧妙地幫助學生梳理文章的重難點。
(3)過程指導,適當調控;
閱讀習慣的好壞直接影響著閱讀的效率。小學生剛剛接觸英語,并不知道如何很好地去閱讀,大部分學生要靠老師正確的指導,而閱讀習慣也不是一朝一夕能養成的。為此,閱讀教學過程中注意學生閱讀習慣的培養,具體有:a.培養學生默讀的習慣; b.培養學生根據意群認讀的習慣c.培養學生猜詞的習慣,最終鼓勵學生積極地進行閱讀。
(4)滲透異國文化,拓展閱讀空間;
語言具有豐富的文化內涵,英語學習中有許多跨文化交際的因素,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對英語的學習和使用,因此通過文化背景的滲透來培養文化意識有助于學生真正學好、用好英語,并將英語“流”向課外。
4. 該放手時就放手,不要讓你的擔心束縛了孩子閱讀的空間;
教師不應當由于擔心孩子不會讀,而不給孩子們自己讀的機會。許多教師在講解閱讀題目時,講一句翻譯一句,生怕孩子不懂文本的意思影響做題。殊不知,這樣手把手的教學,讓孩子們沒有了磨練的機會。真的想要提高閱讀水平,孩子們一定要有自己閱讀的空間。老師只是起到適當的引導作用,真正的讀還是在孩子自己。在孩子自己選取閱讀材料時,老師不必擔心孩子選取的書籍或文本會不會太簡單或者太難,閱讀本身就是一件沒有局限的事情,只要是讀,無論讀什么,都是一種提高。
4 教學中的嘗試
在我所教的班級,為了體現對于小學中年級閱讀課的重視,每周我都設立了一節英語閱讀課,在教學過程中,我嘗試過上面的方法,都有了或多或少的收獲。前不久我執教的一堂閱讀課《Xi Yangyang and Hui Tailang》就有著不錯的效果。
《Xi Yangyang and Hui Tailang》是一節四年級的英語閱讀教學課。由于中年級學生的詞匯量有限,再加上閱讀教學本身比較枯燥,所以在選材方面尤其要注意它的趣味性,因此我自己編了一個孩子們比較熟悉的卡通片《Xi Yangyang and Hui Tailang》引出的小短文。短文內容是這樣的:
Hello! My name is Xi Yangyang. Im seven. Im a student of Da Fei Yang Primary School. Im brave. I like running. Lan Yangyang and Mei Yangyang are my friends. Theyre six. Lan Yangyang is lazy. He likes sleeping. Mei Yangyang is pretty. She likes dancing. Hui Tailang is not our friend. Hes stupid. Hes thirty-nine. He likes catching sheep. We all hate him.
在文中,我通過對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以及灰太狼這幾個具代表性的人物的介紹,講解了單詞brave, lazy, sleeping, dancing, stupid, hate,詞組primary school, catching sheep, 以及與自我介紹相關的幾個句型。
首先,我以圖片的展示,和學生們一起復習句型What do you like? I like… 這是學生在3B學習的句型,也是本課自我介紹中需要用到的句型,大部分同學掌握得不錯,但個別同學容易將其與4B學習的What would you like?混淆。接著,我通過陳述自己的愛好I like watching cartoons, 與大家分享自己所喜歡的卡通歌曲,并讓孩子們猜出歌曲出自哪部卡通片,孩子們通過熟悉的旋律,自然的猜出《喜羊羊與灰太狼》,此時,我導入課題《Xi Yangyang and Hui Tailang》。
接著,我帶領孩子們一起進行閱讀。第一步,我讓孩子們自己先瀏覽短文(scan the short text),并讓孩子們通過閱讀,圈出自己不認識的單詞。第二步,我讓孩子們聽錄音,嘗試讀出自己圈出的單詞,并猜猜它們的意思,這樣就讓聽錄音起到一定的示范效果。這兩個部分的設計是讓孩子們大體地閱讀課文,并了解文章的大概意思。緊接著,我帶領孩子們一起學習剛剛大家所圈出的幾個不熟悉的新單詞,以及詞組。對于primary school, 我運用Da Fei Yang Primary School的圖片引出,學生們很容易的理解出它的意思。我還通過出示我們學校的圖片,讓孩子們用Im a student of Zhao Ji Primary School.來造句,并通過問答Do you love our school? Yes, I do. I love our school, too.來小小地渲染一下大家的愛校精神。在學習brave這個單詞時,我利用四川地震小英雄林浩、玉樹地震時應用救人的解放軍,讓大家領會brave的真正含義。并再次進行情感教育:We should try our best to help Yushu People. lazy 這個單詞孩子們通過句子就可以理解。懶羊羊,自然是懶惰的,所以大家很快猜出lazy是懶惰的意思。Sleeping, dancing這兩個單詞,我也同樣是通過圖片引導出來的。講stupid時,我通過舉例,If somebody doesnt know one plus two is three, I think he is stupid. 孩子們通過這個簡單的句型,立即能領會它的意思。Catching sheep是一個詞組,在講解時,我先通過一群羊,讓大家明白sheep的意思,并強調sheep 單復數是一樣的,不能加s. 接著通過動作catching,以及文中的Hui Tailang likes catching sheep,讓孩子輕易就明白了它的含義。Hate 是帶有一定感情色彩的單詞,在講這個單詞時,我用I love good people, but I hate bad eggs.的對比以及夸張的語氣,讓大家明白這是個與love 愛相反的單詞。講解完單詞后,我編了一個chant 對之前所學的一些單詞以及文中一些句型進行鞏固,孩子們邊說邊做,活躍了課堂氣氛。
然后,我引導孩子們繼續閱讀。如果說剛剛的讀是浮于表面的泛讀,那么接下來的讀就是實實在在的精讀。我將文章分為三小段一小段一小段的讀,并通過讀完成一定的練習題。我設計了三種不同的閱讀方法。第一段大聲地讀,第二段默讀,第三段快速閱讀,這樣的設計既將三段的閱讀方法區分得很清楚,又增添了一定的趣味性,避免單調重復。大部分孩子完成得還不錯。為了檢驗大家對整篇文章的掌握程度,我又設計了孩子到黑板上貼板書的環節。由于比較簡單,所以許多孩子都舉手要求參加,我特意選了班上一些后進生,他們完成得很好,我給了他們充分的表揚與肯定。這時,我又讓孩子們通過板書來復述課文,復述得好的同學可以得到我做的喜羊羊、美羊羊、懶羊羊以及灰太狼的頭像卡片。孩子們的積極性更高了。但是,個別學生后來就出現了沒禮物就不回答問題的現象。
最后,為了對整篇短文有更好的鞏固,我加入了拓展環節,幫助另外一個大家熟悉的慢羊羊進行自我介紹,學生們將所學的句型用得很好。達到了不錯的效果。我還設計了讓大家自我介紹的環節,孩子們也都能積極參與。
孩子們在這節英語閱讀課中,充分的展開閱讀,用不同的方法閱讀自己感興趣的素材,并在操練、練習中檢驗閱讀結果,學生在課堂中不但掌握了許多閱讀方法,還提高了自己閱讀的興趣。
總結:總之,閱讀能力的提高不是一天兩天的事,而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只有在平時找孩子們感興趣的素材,教孩子們閱讀的方法,帶領孩子們多閱讀,才能真正提到孩子們的閱讀水平。
參考文獻
[1]《小學中年級英語閱讀教學的初探》北京市海淀區西苑中心小學 李潤利
[2]《激活小學英語閱讀教學 釋放生命活力》浙江寧波市鎮海區外語實驗學校 盧文娟
[3]《小學英語閱讀教學勢在必行》賀紅霞 英語教育周刊 第98期
[4]《小學英語閱讀教學策略初探》諸暨市店口一小 袁滿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