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婷
摘 要:反應靈敏度的數學考察的目的,也就是平常說的數學意識,看到一道數學題時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的知識點聯系起來 ,這樣才能解出數學題來。這是數學難學的地原因所在,但又是它的閃光點。學習數學要多做題,遇到新的題型,要拓展思維:那就是這個問題是怎么提出的,出題者的意圖是什么?也可以再做一個類似的問題,或改變它的標題,或提高的問題的難度,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與它類似的就可以很方便的做出。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發散思維訓練方法。
關鍵詞:初中數學 學習方法 學習習慣 思維
中圖分類號:G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155-02
數量結構,概念轉變,以及空間和模型是數學研究的方向。是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物理和化學的基礎。因此數學對每一個學生都很重要。數學是科學性很強的思維學科,需要邏輯推理能力和記憶公式。記憶就是把公式和定理,扎實掌握,這是一塊困擾學生的癥結,最大的問題是如何運用這些理論來解決問題。數學思維需要一個系統的培訓,知識點也需要整合成一個合理的結構,這一點應該根據每個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不同的整合分析。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找一些導師來幫助解決這個難題。下面對初中數學介紹學習策略和技巧。
1 最好學習數學的方法就是熟悉概念
要明白概念的意思和例題相結合然后做練習,要熟悉題型,很多題型都是一樣的所以要熟練掌握概念,很多題也會涉及到初一知識所以有時間也應該復習下初一的題的。注意:最重要的是熟悉的概念,根據目前已知的逐步推理,每一個已知條件都是有用的,必須把連接點的概念推理過程寫清楚,多做題就好了,盡量要自己去嘗試解題不會的盡量自己去想辦法別人告訴的記憶不深。物理化學和數學各個學科的知識點有各自特點,讀一本書都明白,親自做題才能很好利用學過的知識點。每一部分的閱讀教材都是聯系和差異,要做到不用看教材可以了解和知識點之間的關系,這是非常重要的。基本概念需要正確的理解,將最重要的知識點了解透徹,雖然數學的整體知識結構是非常重要的,但最基本的是知識點,只有掌握扎實的知識點,然后你一看到題目就會知道怎么做。在日常的學習之中把課本上的知識點、關鍵點(比如詞語、基本語法概念、定義、邏輯、定理、章法、公式以及具體的運用和計算)盡可能爛熟于心,同時在預習、聽講、復習時抓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并把要點、重點、難點和知識點用自己的形式記熟,達到靈活運用的效果。在用好、學好課本知識的基礎上再做題以進行鞏固,做完題之后要思考總結技巧舉一反三,從而有效地掌握課本知識和提高運用知識的能力。由易到難,由淺入深,由簡單到復雜的順序。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也是從會到熟,從正確到迅速,從簡單到復雜的。我們在教學中必須遵循他們認識事物的這一規律。決不能忽視那些淺顯易懂的基礎知識的教學和簡單易學的基本技能的訓練。這樣,循序漸進才能更好的促進學生掌握數學知識。
2 通常的數學學習
(1)課前認真。預覽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聽老師的話,通過預覽,對新課達到百分之八十。預覽不懂的地方認真聽老師的講解,解決這類問題。預覽也可以使整個課堂效率的提高。預習具體的方法為:書上的題目看完,把知識點找出,整個過程持續約15~20 min。如果時間允許,也可以在練習冊完成在教科書后邊。(2)數學學習與實踐。在數學課上,聽是沒有用的。在黑板上演算時,自己不能閑著也要在草稿紙上練習。當遇到的問題不理解,必須問老師或同學,不能一知半解。否則考試遇到類似的問題可能做不出。聽課必須全神貫注,注意細節,否則“千里之堤,毀于蟻穴”。以教材為主線,以練習冊為輔助工具。閱讀課本時要注意知識點之間的連接,不會什么學習什么,每個章節都有對稱的知識點,不會的知識點在聽課時排除,不清楚的地方多看幾次,形成整體知識網絡。(3)課后及時復習。寫完作業后對當天老師講的內容進行梳理,可以適當地做25 min左右的課外題。可以根據自己的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課外書,其課外題內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課。(4)單元測驗是為了檢測近期的學習情況。其實分數代表的是你的過去,關鍵的是對于每次考試的總結和吸取教訓,是為了讓你在期中、期末考得更好。老師經常會在沒通知的情況下進行考試,所以要及時做到“課后復習”。付諸實踐。“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關終屬楚。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嘗膽,三千越甲可吞吳。”也就是說從現在開始努力。我可以給你介紹幾種方法①提前預習。至少比老師的進度快兩倍,同時搞懂課后習題,切記不懂就問。②向老師咨詢,買一至二套適合自己的卷子,當然如果幸運的話你的老師會把自己出的一些卷子給你。③要有意識地做題,學會舉一反三,嘗試著去舉一反三,聯系幾何與代數知識綜合運用(主要是應用幾何知識解決代數問題)。④學會記筆記,并非數學題每一個步驟都要記,而是要記的越簡略越清晰越好,同時記完一道題后要停下來想想,總結出規律,寫下標注。
3 考試前復習
要將平時的考試卷訂成冊,將錯過的題型重新做一遍。對考得都不理想的卷子重新復印做一遍,另外還可以將平時作業上的錯題、難題、易錯題重做一遍。另外,再做幾份期末模擬卷。多練習,找出你的漏洞,再把相關的知識點整理起來復習一遍,如果有一類題型經常出錯,那就記到糾錯本上,多翻翻。老師上課講的格式一定要記住,格式代表了解題思路,預習也是必要的,要再預習中知道你的聽課重點。反應的靈敏度的數學考察的目的,也就是平常說的數學意識,看到一道數學題時要用最快的速度把所有的知識點聯系起來,這樣才能解出數學題來。這是數學難學的地原因所在,但又是它的閃光點。學習數學要多做題,遇到新的題型,要拓展思維:那就是這個問題是怎么提出的,出題者的意圖是什么?也可以再做一個類似的問題,或改變它的標題,或提高的問題的難度,下次遇到這樣的問題或與它類似的就可以很方便的做出。這也是一個很好的發散思維訓練方法。
4 數學考試技巧
錯題及時的弄懂記清,做題不在于數量,關鍵是做一條就會這一個類型這就要求你認真訂正,找出你沒想到的點在哪里,但不是光簡單的看看,你要嘗試分析你不會的這個點包含的是什么知識點。有時間稍微看看拓展題,大題目不是重點,但是適當拓展是有必要的,有空閑就對答案看看人家的解題思路,在有自己一點頭緒都沒有的情況下就做一遍,以后常拿出來看看如果自己不會總結,可以先找老師一起分析,在老師分析時學會自己總結,當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了生活中實際問題的時候,你就會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比如,在講反比例函數圖像的時候,我給時間學生認真完整地畫一個圖像,一個個檢查,輔導。讓他們明白,為什么反比例函數的圖像是雙曲線,而不是直線。雖然,在課件上可以把圖像放給學生看,學生也能知道,但那樣獲得的知識,可能學生會不太理解或者記得不牢。
5 教學手段很多
且隨著教學改革和科技的發展越來越多,并且已從傳統的教具和學具發展到幻燈、投影、錄像、電子計算機、多媒體計算機、實物投影儀、液晶投影儀等來輔助教學,用這些教學手段輔助教學,有助于教學內容的不斷豐富和深化、幫助學生更好地去理解掌握數學教學內容。教具與學具教具是教師教學演示、操作用的工具的統稱。注意處理好課本和其他教學手段的關系課本主要靠文字符號表達教學內容,較為系統,更重條件與結論。而其他教學手段。如電教素材是用圖像、聲音等形象地表達教學內容,不太系統,但注意展示過程。因此,在初中數學教學中,兩種媒體各有作用,不能互相取代,而只有互相配合。其實數學這樣的科目,只要你掌握了它的規律,就可以保持不敗之地。我覺得總結是必要的,錯題集可寫可不寫吧,因為會浪費時間。怎樣總結呢?例如三角形,你就把它的性質特征寫下來,全等三角形有幾種方法,你也一一歸納起來,舉例說明。還有想學好數學的話,就是多做點題,細心點就行了。
6 從學生的角度思考問題。
好多老師都覺得不理解,那么簡單的問題,學生怎么總是不懂。我想,數學老師應該是讀書的時候學習比較好的學生,而我們的學生,更多的是天分一般的,而我們也有不少的解題經驗,但學生沒有,他們的每一個問題都是第一次遇到,自然覺得迷惘。所以,我講課總是不敢太快。課后,我也會了解一下學生對哪個知識點有什么困惑。再簡單的問題,他們不懂,我也盡量耐心的解釋。記得上學期學因式分解的時候,我有足夠的思想準備,我知道學生對那兩個公式的運用是很難分清的。但如果不學好分解因式,會影響到將來很多知識的學習,比如,這個學期的分式這一章,就一直在運用因式分解的知識。所以上學期末,我在那里花了好多的時間,哪怕后面的復習時間很緊。一次又一次的練習、講解、輔導,讓學生熟悉兩個公式的模式,一看到什么式子就能想到什么公式,最后,絕大多數的學生都弄懂了,所以這個學期在學分式這這一章的時候,我遇到的障礙并不多。課堂教學其次要注意知識的遷移,化難為易,由淺入深。平行班的學生大多數基礎都不太好。所以對每一個知識的講解,我都盡量從他們已有的知識出發,給他們一個鋪墊。比如,分式的通分,學生是覺得比較難的,教材一開始就說了怎么找最簡公分母,但學生會不知道為什么那么做。我就從分數的通分講起,舉個例子,講完一種情況再舉一個例子。這樣就給學生搭了一個臺階,讓他們一步步地上來,逐漸的體會分式是怎么通分的。
7 結語
總而言之,在數學學習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發揮能動主觀性,注意每一個細節的,把數學學習和思考的習慣養好,提高獨立思考,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學習方法指導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初中是中學的初級階段,掌握學習方法對今后的學習將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張志軒.中學數學學習方法指導研究[J].達縣師范高等專科學校學報. 2005(F06):123-124.
[2] 周根龍.試論數學教學反思[J].數學教育學報.2003(1):90-93.
[3] 彭薇.學生學習策略的調查研究[J].中國遠程教育,2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