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
摘 要:我國醫學高等教育事業發展速度越來越快,畢業生日益增多,醫學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激烈的就業競爭,畢業實習是本科學習的關鍵階段,對預防醫學本科教育來說尤為重要。如何能增加我院本科畢業生就業機會,唯有足夠重視畢業實習這一關鍵階段的教學,才能培養出基礎扎實、知識面廣、實踐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高級專門醫學人才。本文總結我院對預防醫學本科生畢業實習帶教過程中的經驗和體會,希望對提高預防醫學本科的畢業實習質量和人才培養起到一定的啟示作用。
關鍵詞:預防醫學 畢業實習 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2(a)-0233-02
預防醫學是研究環境因素對人群健康的影響及其規律,提出改善不良環境的衛生要求和保健措施,以達到預防疾病增進健康,延長壽命,提高勞動生產能力的一門綜合性學科。預防醫學是以群體為主要研究對象,預防為主為指導思想。自2003年的“非典”使人類措手不及以來,預防醫學逐漸被重視。生產實習(亦稱畢業實習)是預防醫學生向預防醫學工作者轉變的過渡階段,是醫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學生在生產實習階段,親身參與衛生防病機構的實際工作,(如:參加現場調查、實驗室檢測、衛生監督執法等工作),可增強對衛生防病工作的感性認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畢業前訓練過程,為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因此應當重視本科生的畢業實習,完善整個制度,真正培養學生的發現與分析問題的能力、信息獲取與交流能力、政策與項目執行、實施與評估的能力、文化技能、公衛基礎技能、經費預算與管理的能力。這六大能力是《公共衛生學院/機構論壇》(The Public Health Faculty/Agency Forum)報告中所提出。以下將結合該院預防醫學本科生畢業實習,探討一下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 畢業實習設計簡介
與中國大部分高校畢業生生產實習模式相同,該專業生產實習分為兩個部分,畢業論文撰寫及疾控中心實習。畢業論文設計順序:確定指導教師-選題-開題報告-生產實習-撰寫論文-論文答辯;最后一個月的時間用于在疾控中心實習,也有一部分學生留在學校各科室進行實踐。
學生在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要完成查閱文獻、課題設計、實驗(調查)研究、數據收集、統計分析、論文撰寫以及論文答辯的全過程。通過畢業論文的撰寫過程,綜合、溫習在學校所學過的所有基礎課、專業基礎課和專業課的理論內容,同時,在數據收集和案例總結中又經歷較深入的工作實踐。這樣寫出的論文就可以看出學生的基礎理論是否扎實、在畢業實習中是否用心、刻苦。
疾病控制中心實習是實踐性教學的另一重要環節,學生在走向工作崗位前,到疾病控制中心實習,使學生了解現場工作實際,增強學生對衛生防病工作的感性認識,積累實踐經驗,并親身參與衛生防病機構的實際工作,如現場調查、實驗室檢測、衛生監督執法等,這對學生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畢業前訓練過程,是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教學不可缺少的一個重要環節,為學生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國內有多個單位對預防醫學本科專業實習的質量評價指標及體系進行了探索,對科研寫作以及疾控實習都提出了許多建設性的意見,但結合該專業畢業實習狀況,仍有很多不足需要有針對性的提出并予以解決。
2 畢業論文撰寫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2.1 學生在選擇科室之前沒有系統、詳細的了解
該校預防醫學專業畢業生實習時,科室以及帶教老師均由學生自主選擇,旨在尊重學生的興趣,從而更利于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獲得。然而由于畢業實習與考研以及就業沖突,許多學生在選擇實習科室的時候唯一的標準就是該科室該帶教老師的嚴格程度,若管理較寬松,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準備考研或者找工作,學生往往趨之若鶩。
因此建議在畢業實習工作開展之前,學校應當組織一次動員大會,將畢業實習的重要性以及必要性向學生解釋清楚,提高其重視程度,同時各科室選派一位發言人詳細介紹本科室各個帶教老師的研究方向以及工作重點,在此基礎上讓學生進行自主選擇。
2.2 帶教老師對本科畢業生的帶教經驗不足
由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處于主導地位,帶教老師的教學素質直接影響學生畢業實習的質量。然而就該專業學生來說,畢業實習過程中多數表現出知識能力不足,主要表現在文獻檢索技巧、專業外語應用、資料整理中統計圖表應用、統計指標選擇、論文撰寫中的討論、外文摘要、結論部分規范書寫等方面,同時學生出勤率參差不齊。
針對上述問題,解決方法有三。一是應當加大對帶教老師的培訓,使帶教老師能夠科學、合理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熟練地把握各類教學方法的特性,綜合地考慮各種教學方法的各種要素,合理地選擇適宜的教學方法并能進行優化組合;二是帶教老師應在學生畢業論文撰寫技巧方面多下功夫,如怎樣查找中英文文獻、怎樣管理文獻、定期匯報課題進展、統計處理(包括軟件和方法的應用)、Word以及Exel等的應用等等;三是帶教老師在帶教過程中應當結合社會熱點、結合社會需要、結合群眾需求、結合專業知識的鞏固和提高,使課題實習有豐富的素材、創新的源泉和不竭的動力。
2.3 論文撰寫過程中抄襲的現象嚴重
很多學生的在論文寫作過程中大量粘貼復制文獻或者博碩論文上面的內容,然后加以修改,變成自己的論文。抄襲是科研的大忌,這不僅使自己無法提升科研能力,同時也是對他人知識成果的竊取。雖然在畢業論文上交后學校會有一次論文查重,但學生往往能找到該方法的漏洞,故而論文抄襲的問題屢禁不止。
首先,帶教老師應當充分重視這個問題,必須擺正學生的觀點,強調論文寫作的重要性,然后對學生的論文寫作給予相應的指導,要求學生定期匯報課題進展,不可馬虎應付。
2.4 學生的出勤問題
上面提到,由于生產實習與考研和就業的時間沖突,加上學生對畢業實習重視程度不夠,帶教老師松懈等原因的共同作用下,許多學生很少甚至不與帶教老師進行交流,導致課題沒有進展或者進展緩慢,直到論文即將上交答辯之時學生和帶教老師手忙腳亂,從而使抄襲的現象更加普遍,同時也無法給學生的實踐技能以及科研知識以提升。
在這種情況下,學校應當配合畢業實習合理安排招聘會,同時加強帶教老師和學生對生產實習的重視程度,帶教老師也應當制定一系列的出勤考核或者獎懲制度,對學生進行統一管理和規范。
3 實習單位實習過程中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3.1 生產實習管理過程中委托單位與學校脫節
學生在疾控實習階段,親身參與衛生防病機構的實際工作,在專業人員的帶領下參加現場調查、實驗室檢測、衛生監督執法等工作,可增強對衛生防病工作的感性認識,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畢業前訓練過程,也為預防醫學本科生日后走向工作崗位打下基礎。
本校預防醫學畢業生在完成畢業論文撰寫和答辯之后,可以離校進入各疾控中心進行這樣一個有意義的實習,但結果不盡如人意。由于學校與委托單位即疾控中心的管理嚴重脫節,實習單位對實習教學重視不夠、部分帶教老師教學意識淡薄,學校對學生實習表現、實習能力的跟蹤考核不到位,加之畢業季的來臨等因素,導致學生懶散甚至整個疾控實習階段都沒有參與任何現場工作。這對畢業生來說是一件非常惋惜的事情。
在這方面,學校同疾控中心應當建立密切聯系,對學生的紀律進行約束,輪科實習、下現場等要求學生必須參加,也可建立現場記錄的完整制度等。
3.2 疾控實習時間過短
該校的疾控實習時間維持僅一個月,疾控中心的各個科室輪一遍以后,學生無法對每一個科室有深入的了解,也無法真正參與到現場的處理之中。因此應當調整課程設置,讓學生盡早地、牢固地掌握專業和專業基礎知識,適當延長疾控實習的時間,同時可以取消輪科這一制度,使得學生僅在固定的一個科室進行實習,便于學生深入了解和開展工作。
3.3 與學生考研以及尋求工作相沖突,學生積極性不高
這是目前為止幾乎所有高校均存在的問題。如今的就業壓力大,學生畢業即將面臨失業的窘境,因此提前考慮到就業不置可否,但這嚴重威脅到了畢業生生產實習的質量。
學校針對這一問題,應當提供解決的優化方案。例如學校可以與疾控中心商討,擬定一個關于優秀實習生有機會在實習單位錄用的制度,從而大大增加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既解決了學生就業的問題,也從根本上提高了學生的生產實習質量。
4 考核制度的探討
該專業對本科生畢業實習并無考核這一項,但可以嘗試對考核制度進行探討和完善并運用于本科生畢業實習。
由于要綜合評價本科生的實習效果,可利用口試、筆試相結合的方法。考察內容可包括衛生監督檢測、疾病預防與控制、科研素質三大部分。其中衛生監督檢測可以根據畢業生所選科室進行選擇,如環境衛生對大氣污染(霧霾)或者水質等的監測、營養與食品對各種食品的衛生或營養素的檢測、職衛對工作環境有害氣體含量或者工作環境的監測以及該專業對學校衛生等的檢測等;疾病預防與控制環節可以借鑒本科生畢業實踐考試,通常可以設置為口試,可以設置一些實際工作過程中常見的技能或者問題要求畢業生進行操作或應對;而科研素質考核可應用筆試的方法,考題充分把本專業與其他相關專業知識有機結合,且知識面全、范圍廣,主要針對科研能力和論文寫作進行考核,科研能力可包括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統計軟件應用、案例的統計分析等,論文寫作可包括摘要、關鍵詞的選取、怎樣表述結果以及如何討論、引用文獻、撰寫過程中的格式問題等。
另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問題就是在考核結束后要針對每個畢業生的考核進行一定的指導,因為檢驗畢業生畢業實習效果并不是考核的唯一目的,同時也應當重視培養畢業生在以后的工作或者研究生期間的科研及實踐能力。
5 結語
預防醫學是國家建設的基礎,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而畢業實習作為預防醫學人才從學生走向專業人士的橋梁,應當受到足夠的重視。
參考文獻
[1] 楊克敵,楊世秀,歐陽寧慧.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3(3):24-25.
[2] 王茂清,王帆,杜曉燕.預防醫學本科畢業實習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J].基礎醫學教育,2013,15(12):1087-1089.
[3] 龍斌,讓蔚清,袁國保,等.新時期預防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09(17):148-149.
[4] 何艷.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畢業實習模式初探[J].探索與實踐,2013.
[5]李麗,李愛玲,楊艷.預防醫學本科專業實習考核指標體系研究[J].醫學教育探索,2010,9(10):1326-1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