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錦榮
【摘要】情感是個體對周圍客體的內心體驗,情感也是影響個體獲取新知的內在動力,幾乎任何活動的發生都與情感的誘發有關。對學生的學習過程而言,積極的情感可以讓學生心情舒暢,思維靈活,記憶持久,想象豐富;而消極的情感則阻礙學生獲取新知,讓學習過程受阻,思維遲滯,興趣索然。小學語文學科是具有豐富人文內涵、承載濃厚情感的學科,對于培養學生高尚的情操和積極的審美情趣、助推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具有重要作用,而這些目標的達成,必須要在語文課堂上傾注情感的投入,如果缺乏情感滲透,那么語文課程就會猶如一潭死水,了無生機。那么面對充滿童真童趣、天真爛漫的小學生,我們在實踐語文教學時,究竟應該怎樣才能滲透情感教學呢?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情感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創設教學情境,以情喚情
情感教育與單純的知識傳授不同,其更具藝術性,尤其是在語文教學中,更猶如一節語文課的靈魂,也是實現師生心靈溝通的橋梁。張志公先生曾經說過:“在教學中,沒有感情就不能提高教學藝術,教學質量更談不上。備課、上課都要有激情,用教師的情感轉化一些問題?!钡拇_,在語文教學中,教師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個期待的眼神、一句激勵的話語、一個溫馨的動作,無不讓學生感受到教師的真情流露,無不在學生的內心深處激起求知的欲望,在此基礎上,如果教師在利用圖片、音樂,將學生置于特定的情境中,為學生創設與課文有關的情境,將學生引入課堂,必然會在學生內心深處蕩起層層波瀾,引發情感的共鳴。如:我在教學《拉薩的天空》這課時,借助手機給學生播放《回到拉薩》這首歌,讓學生在欣賞的過程中初步感受了拉薩之美,然后我讓學生閉上眼睛,我富含深情地誦讀課文,學生在品味的過程中再次去感受拉薩的美。當學生睜開眼睛后,大屏幕上呈現出的一塵不染的天空時,更是深刻體會了拉薩的天空是純凈的,是無瑕的,學生的心靈好像也在這樣充滿美感的境界中得以蕩滌,產生了美好的內心體驗。
二、加強教學互動,以情傳情
工具性是語文的根本特征,口語交際是語文學科的精髓,它不僅關系到學生口語表達能力和思維判斷能力,更可在相互交流中達到取長補短、彼此提高的目的,彼此之間對事物的不同態度也會在相互交流中得以共融,產生觀點的碰撞,深化情感世界的體驗。如:教學《船長》一課時,我首先通過多媒體給學生播放“諾曼底”號遭遇海難的視頻?!爸Z曼底”號被“瑪麗”號巨輪切開了一個大口子,船身立即發生了劇烈的震蕩。此時,恐懼的人們都慌忙奔向了甲板,奔跑聲、喊叫聲、哭泣聲,海水迅速的涌進船艙,而此時我們的哈爾威船長卻猶如一尊雕像,巋然屹立在指揮臺上。此時,有孩子發問:“哈爾威船長他怎么不和其他人一樣去逃命呢?他站在那里干什么呢?難道不想活了?”此時其他學生說:“他是船長,想讓其他的人先逃生,他在堅守崗位。”還有的學生補充說:“他是船長,他想和船共存亡!”當聽到哈爾威船長安排將救生艇放下:“婦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員斷后,必須把60人全都救出去!”但卻忘記了自己時,孩子們不由自主地說:“他太偉大了,真正是舍己救人啊?!庇械暮⒆诱f:“他在災難來臨時能夠這樣的臨危不懼,堅守崗位,真的讓人佩服”。此時,我再讓孩子們分角色誦讀哈爾威與洛克機械師和奧克勒大副之間的對話,大家試著分析該用什么樣的語氣進行朗讀,從而切實體會哈爾威船長的為人。從孩子們相互交流中、從彼此之間的對話中、從大家的爭論中,孩子們體會了船長的偉大,理解了船長的無私,感受了船長與船共存亡的決心。當孩子們讀到“哈爾威船長,他屹立在艦橋上,一個手勢也沒有作,一句話也沒有說,猶如鐵鑄,紋絲不動,隨著輪船一起沉入了深淵。人們透過陰慘慘的薄霧,凝視著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進大海?!币欢螘r,都流下了熱淚,甚至有的孩子不由自主地喊道:“船長你快過來啊,船馬上就要沉了?!币灿械暮⒆诱f:“船長,謝謝您,我們將永遠記住您的?!?/p>
這樣的互動,將學生帶入了難忘的真情氛圍中,他們的內心深處猶如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受到了強烈的震撼,這樣的一種積極情感必然會指引他們學會辨別,學會在是非面前做出正確的決斷。
三、深化感悟體驗,以情誘情
在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借助課文中優美生動的語言,通過師生朗讀、品味,讓學生仔細體驗語言文字中蘊含的意蘊美,感悟語言中的情趣美,從而使學生的情感伴隨文章流露出的深層情感產生共鳴。如:《愛之鏈》一課,描寫了一個嚴寒的冬夜中充滿愛的故事:失業的喬依無償幫老婦人修好了汽車,老婦人在用餐時又受到了喬依的妻子的悉心照顧,老婦人受到了愛的感染,留下了一些錢,然后悄悄地離開……這一故事展示了人與人那種淳樸的關愛之情,呼喚人間構筑愛的鏈條,歌頌了人間真善美、互相關愛、互相幫助的美好感情。教學時,我要求學生結合課文最后一段,體會喬依一家生活的艱辛,進一步體會喬依的善良。從學生的交流中可以感受學生此刻的內心,學生的情感也在對課文的感悟中得以升華,誘發出內心深處的關愛他人的情懷。
四、豐富閱讀延伸,滋養情感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提出:“語文教學中,要逐步培養學生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價值觀,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具有閱讀能力,注重情感體驗”。為此,在平時的教學中,教師要給學生搭建平臺,讓學生接觸更多富含誠摯情感的美文佳作,引導學生去品讀,讓學生去體會,不斷滋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從而真正培養學生成為情感豐富、心理健全的個體,讓他們敢于表達、善于表達。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不能僅停留在書本上,局限在課堂中,我們語文教師,更應引導學生將語文課堂上的情感體驗用于生活之中,讓學生帶著美好的情感去觀察周圍世界,用積極的情感去體會生活。只有這樣,他們才會不斷體會生活的美好,感受幸福的真諦。
(編輯: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