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學文
組建一個新的班集體,班主任的工作至關重要。班主任是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的骨干,是溝通家庭教育的橋梁,是協調任課教師的紐帶,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一個新集體,如果頭開得好,以后的各項工作會順利展開。要組建一個良好的新集體,應注意以下幾點:
一、確立前行目標
班集體的奮斗目標,是班集體前行的方向,這個目標既可以是近期目標,也可以是遠期目標,逐步實現目標的過程會產生梯次激勵效應,形成強大的凝聚力。班主任應結合學生的具體情況制定本班的奮斗目標,在實現目標的這一過程中,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積極性,使這一過程成為教育與自我教育的過程,每一個集體目標的實現,都是全體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
比如,奮斗目標可以是人心齊、班風正、紀律好、學習優。
人心齊: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團結就是力量。
班風正:優良的班風像熔爐一樣,對全班學生起著熏陶、感染的作用,是一種巨大的教育力量。
紀律好:紀律是成功的保證,只有良好的課堂秩序,才能促進教師的教、學生的學。
學習優: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習自覺性,取得優良的成績。
二、樹立正確輿論
正確的輿論和良好的班風,對每個學生都有約束、感染、熏陶、激勵的作用。班主任要根據具體的事,利用恰當的時機,對班內的事務進行點評,引導學生對生活中一些現象進行議論、評價,形成“好人好事有人夸,不良現象有人抓”的良好氛圍。
1.班會育人:班會是班級教育活動的主要形式之一,通過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班會,使學生明辨是非,提高認識,增強自我教育,對良好班風的形成和學生的健康成長,都起著重要的作用。例如,班里有一個學生,通過倒賣舊手機、游戲機等掙零花錢,后來,被高年級的學生給坑了,針對這件事,就可以召開論“如何看待金錢”的主題班會。在熱烈的討論之中,學生明確了如何看待錢,樹立了正確的金錢觀。在總結的時候,還可以提到要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艱苦樸素,勤儉節約。
2.活動育人:組織學生積極參加學校的各項教育活動,在活動中達到育人的目的。如,校運動會、環壇賽、新年聯歡會、校“十佳”中學生的評選、紅五月歌詠比賽、隊列表演、跳蚤市場、參觀校史展、“我是光榮的育才人”征文及主題演講等教育活動。在活動中,學生感受到在自己班里不可替代的作用,達成“個人影響集體,集體帶動個人”的共識,逐漸形成“班興我榮,班衰我恥”的觀念。于是,在任何時候,只要遇到有關集體的事,大家都會積極響應,所以班里的各項工作都會順利展開。
3.和諧育人:構建良好的師生關系尤為重要。在2008年奧運會上,中國向全世界就展示了漢字中的一個“和”字,可見和諧、和睦的重要性。和諧的師生關系,有助于促進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更有助于發揮班集體的整體效應。在日常工作中通過幽默的語言、嚴謹的教學、生活的關心、真誠的付出,使班主任不僅走近了學生,更走進了學生的心里。
三、規范日常行為
有句話說:“抓在細微處,落在實效中。”班主任工作只有細致入微,才能使班級管理見成效,現在,學生的學習、生活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學校里度過的,班集體就是一個溫馨的大家庭。不要以統一的尺度衡量學生,但要以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依托學校的規章制度,結合本班的特點,制定切實可行的“一日班集體常規管理制度”,使之成為全班學生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班內實行記分制,違反班規要扣分,好人好事要加分,每周進行評比,發獎,增強競爭意識,逐漸形成了班風正、學風濃、凝聚力強、和諧向上的集體。
在育人的過程中,班主任要做到“在學習上認真負責、在紀律上嚴格要求、在生活上關心照顧”。新集體的組建,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一個逐漸形成的過程,而且往往不會一帆風順。因此,在這一過程中,一方面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另一方面要持之以恒,反復抓,抓反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