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桂萍
摘 要:縣級圖書館,是社會公共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服務模式的發展直接關乎資源的共享和利用。在網絡環境日新月異的今天,人們對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適應當今社會的不斷發展,縣級圖書館必須改變傳統的服務理念和服務方法,主動迎合讀者的閱讀需求,倡導個性化、數字化服務。本文簡要分析了網絡環境大背景下縣級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改革和創新,旨在提高縣級圖書館的服務水平和質量,提高圖書館的功能性,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以更好地適應圖書館辦館理念和教育職能的要求,提高縣級圖書館的社會效益。
關鍵詞:網絡環境;縣級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方式
縣級圖書館,是我國精神文明的匯聚地及通往現代文明的窗口,作為城市文明建設的衡量標準之一,在社會信息及網絡環境瞬息萬變的今天,其服務模式直接關乎圖書館的整體服務水平和整體的社會效益。隨著讀者閱讀量的不斷增大和閱讀需求的增多,縣級圖書館的服務范圍和服務功能都有了明顯的改變,不僅僅限于信息的搜集整理,更多地是知識與文明的傳播與創新。在當前的網絡環境下,如何創新縣級圖書館的服務模式和服務水平呢?圖書館的服務創新模式有哪些呢?
1 創新讀者服務
1.1 堅持“以人為本”的圖書館辦館理念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縣級圖書館的服務理念發生了顯著變化,傳統意義上“以書為本”的服務理念已經遠遠不能滿足時代的發展需要,堅持“以人為本”成為了縣級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堅持以人為本,不僅要堅持以讀者為本,還要堅持以館員為本,堅持讀者第一,滿足讀者的需求,方便讀者的閱讀,尊重讀者的閱讀喜好,為讀者提供周全的、細致的、全面的閱讀服務,讓讀者在被尊重與被重視的氛圍中閱讀。
1.2 加強“一切為了讀者”的圖書館服務觀念
加強“一切為了讀者”的圖書館服務觀念,就要從讀者出發,以讀者為中心,以讀者的閱讀需求為中心,從讀者的角度想問題,針對讀者的需求明晰服務的對象、方向、目標,徹底改變傳統意義上的圖書館辦館服務,提高圖書館服務的個性化和針對性。在圖書館的服務模式中,還要考慮到圖書館的設備和閱讀空間的設置,以便為讀者創設一個安靜和諧的閱讀空間和閱讀環境,提高閱讀效果和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1.3 改革“從讀者出發”的圖書館創新規范
現代信息技術特別是網絡通信技術的不斷發展,也極大地便利了縣級圖書館的管理和運營。信息技術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大容量、強時效,并且不受時間、空間的限制。創新圖書館規范,需要充分結合信息技術的力量,方便讀者的文獻搜索,便捷讀者的資源借閱,提高縣級圖書館的功能性和信息性,推動圖書館向更完善、更實用的方向發展。
2 創新服務模式
傳統上的圖書館服務模式,以單一的、被動的、靜態的服務模式為主。但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和現代技術的普及應用,圖書館館藏文獻也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讀者對圖書館的需求增大,對閱讀的質量要求增強,進而對于創新服務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創新圖書館服務模式,勢在必行。
2.1 流動服務模式的創新
所謂流動服務模式,就是經濟發達的地區向經濟欠發達的地區縣級圖書館輸送有意義、有價值的圖書,促進圖書在各個館間的流動,以更好地解決群眾讀書難、讀書不易的問題,提高政府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流動服務模式的創新,是圖書館發展的必然要求,能夠很好地滿足讀者的閱讀需求,提高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推動圖書館的與時俱進。
2.2 服務質量的創新
服務質量的創新也是服務模式創新的重要方面,服務質量的創新要求圖書館不斷拓寬信息流通領域,加強圖書館與社會的互動,提高信息服務的市場份額。創新服務質量,需要充分結合網絡環境和網絡信息的作用,精確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提高讀者搜索和借閱的便捷性,拓寬讀者的閱讀范疇,滿足讀者的閱讀享受,提高圖書館服務的便捷性、高效性、節時性,進而推動圖書館在新的網絡環境下的不斷發展。
2.3 延伸服務和社會效益的創新
拓寬延伸服務,共享文件資源,是縣級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發展趨勢,有助于提高公共文化效益,促進圖書館服務的實際性、生活化、群眾性,最大限度地實現便民、利民、為民,增進圖書館與讀者之間的感情,拉近彼此間的距離,提高服務的整體質量,擴大整體的社會效益。在當今網絡環境不斷發展的時代,創新延伸服務,提升社會效益,是縣級圖書館發展的趨勢和方向。
3 創新教育職能
3.1 定期開展主題講座
縣級圖書館,是重要的文化機構,是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機組成部分,擁有強大的教育職能。隨著信息化的不斷發展,創新圖書館的教育職能,是大勢所趨。定期開展主題講座,是一種有效的服務方法,提高了讀者的閱讀興趣,創新了讀者的閱讀方法,彰顯了讀者的閱讀魅力。
3.2 挖掘特色資源,關愛青少年成長
青少年,是極為重要的一個群體。我們在創新縣級圖書館服務模式的時候,一定要充分考慮青少年的興趣和愛好,挖掘圖書館的特色資源,提高青少年的閱讀素質,促進青少年的更好更快地發展。此外,對于沒有養成自主學習習慣的青少年,一定要充分挖掘他們的潛力,讓他們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提高自身的創造力。
3.3 遵循并踐行實踐育人的要求
縣級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要遵循實踐育人的要求,根據教育發展的整體走向和需求,提高縣級圖書館服務的學習性和娛樂性,寓教于樂,兼容并包,提高縣級圖書館的教育性,推動社會的不斷發展,提高縣級圖書館的社會效益。
4 創新資源共享
創新資源共享,提高縣級圖書館的服務質量和社會效益,是當今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和整體走向。創新資源共享,提高采購、編目、配送、通借通還的結構性和完整性,能夠有效解決讀者看書難的問題,為良好的社會效益奠定堅實的基礎。創新資源共享,要充分發揮知識的原創性和變化性,豐富文化內涵,促進文化與經濟的融合。此外,復合型人才也是實現資源共享,提高圖書館社會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還需要考慮復合型人才的引進和培訓,營造良好的圖書館氛圍,提高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創新能力和服務水平,進而提高縣級圖書館的社會效益。需要注意的是,信息時代的縣級圖書館與傳統的圖書館服務有很大差別,其中所蘊含的知識性和技術性都更強,對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圖書館人才不僅要有傳統的圖書館學理論知識,還需要具備適宜的計算機技術、網絡信息技術、通訊技術等相關知識,對于網絡安全維護及知識產權保護也要有所了解,因此要在人才的引進和培養方面加大力度,實現縣級圖書館文獻的資源貢獻,提高縣級圖書館的社會效益。
總之,隨著社會網絡環境的不斷發展,創新縣級圖書館服務模式極為必要。縣級圖書館的發展,不僅是管理的競爭,更是服務的競爭,創新縣級圖書館服務模式,加強縣級圖書館的創新模式,滿足讀者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感受,提高縣級圖書館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是大勢所趨。縣級圖書館的服務模式的創新,要根據網絡環境的整體變化和整個社會的發展需求,從讀者服務、服務模式、教育職能、資源共享方面入手,變革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改變縣級圖書館的服務規范,推動圖書館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進步。
參考文獻
[1]吳培華.優化公共圖書館討論服務的若干要求[J].圖書館雜志,2010(5).
[2]黃琪.網絡環境下圖書館創新問題淺議[J].圖書館論壇,2001(6).
[3]束漫.城市發展中的圖書館服務創新[J].現代情報,2006,(02).